馬青竹
從2009年全球三大評級機構下調希臘主權債務評級,歐債危機始發;到2010年歐元下跌,股市受挫,主權債務危機向歐洲其他國家蔓延;直至2011年國際評級機構開始了新一輪下調危機國家的主權債務評級,歐債危機愈演愈烈。
對于早已遠離高速發展期,且尚未從金融危機中徹底緩過勁來的歐洲車市來說,更是雪上加霜,2012前景不容樂觀。
站在2011年末展望歐洲車市的未來,部分行業人士已然不再爭議2012新車銷量是否會下跌,而直接開始預測下跌多少。美國汽車研究中心CAR預測2012年西歐新車銷量將同比下探5.3%。原J.D. Power汽車預測部門下調了之前對西歐2012車市的預期,認為跌幅會在5.1%左右。英國著名預測機構LMC的一名預測員甚至預測,歐洲新車銷量未來會出現明顯下滑,回歸到1100萬輛,即大概在雷曼破產之后、德國出臺“舊車換現金”刺激政策之前的水平。持明確下跌觀點的還有雷諾日產的CEO戈恩,他表示雷諾日產會采取各種措施嚴陣以待,公司可能從消減投資、裁員、減薪等各方面削減成本來防范巨大損失。
雖然西歐車市的主要下降壓力來自意大利、西班牙等非核心國家,但是由于歐洲國家間的密切經濟聯動,車市的不景氣已經蔓延到核心國家。據西歐各國汽車工業協會的統計口徑,11月法國、英國、意大利、西班牙等國汽車銷量分別下降7.6%、4.2%、9.3%和6.4%,核心國家中只有排名第一的德國車市還保持著3%的正增長。從整體來看,11月西歐汽車銷量同比下降3.5%,累計銷售1216萬輛,同比下降1.4%。
在2012年不甚樂觀的前景預期下,各大汽車公司紛紛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尋找過冬策略,以規避在市場下行期間的各項損失。這些減損招數不外乎:削減產能、裁員減薪、打折促銷和征戰海外。
削減產能
在預期到銷量下降的時候,通過減產來降低庫存風險和成本壓力是汽車制造商最常規的處理方式。
據意大利媒體報道,菲亞特集團2012年在歐洲的汽車產量或將比原計劃少30萬輛,菲亞特預期2012年在歐洲生產100萬輛乘用車,而其今年年初預期的產量是130萬輛,該消息未得到官方證實。可以確定的是,菲亞特首席執行官Sergio Marchionne說過,由于歐洲經濟的不確定性,在市場恢復景氣之前,菲亞特會減緩常規的投資和擴展產能計劃。目前,菲亞特在意大利的五個工廠都處于虧損狀態,為了彌補歐債危機帶來的損失,不得不依靠克萊斯勒來支撐盈利,這與兩年前的情況正好相反。因此近段時間業內頻傳菲亞特可能會撤出意大利,以降低成本,提高經濟效率。不過話說回來,危機時間裁撤工廠極具敏感性,可能會引發罷工,進一步打擊消費者信心,形成惡性循環。
法國
菲亞特和通用領跌
根據法國汽車行業協會CCFA的統計,11月法國新車銷量17.92萬輛,同比下跌7.6%,菲亞特和通用領跌,小型車需求疲軟。據悉,去年同期正是“舊車換現金”市場刺激政策退出前的末班車時期,造就了高達19.39萬輛的同比基數。CCFA的發言人稱,沒有了以舊換新的鼓勵政策,法國車市回歸傳統表現,那些依賴小型車的制造商銷量下滑最嚴重。菲亞特和通用在法國的銷量降幅都在20%左右,標致在法國本土的銷量也下滑了15%,而其競爭對手雷諾則下降了7.2%。
德國
明年德國車市可能會停止正增長
作為歐洲最大的汽車市場,德國11月新車注冊量為26.93萬輛,同比增長3%,過去11個月的累計同比增長為9.0%,汽車出口量為42.68萬輛,同比增長7%。盡管2011年的德國國內市場和出口量都取得了不錯的成績,但是業界對2012年的德國車市也不是很樂觀,考慮到歐債危機對消費者信心的打擊,明年德國車市可能會停止正增長。戴姆勒表示,要保持產能的靈活性以應對市場變化。
意大利
失去了相當于15年的市場增長
11月份意大利新車銷量為13.26萬輛,同比下降9.25%,累計新車銷量163.62萬輛,同比下降10.6%。其中,菲亞特在意大利11月的新車銷量為26853輛,同比下降14.39%,大眾意大利11月新車銷量為10482輛,同比增長12.29%。 菲亞特CEO馬爾喬內表示:“目前歐洲市場持續不景氣,意大利市場遭遇1996年來最大的損失,我們已經失去了相當于15年的市場增長。”
裁員減薪
在消費疲軟的危機時期,裁員計劃與撤廠計劃同樣是把雙刃劍,對于很多發達國家的實業來說,昂貴的人力等成本使他們已經積重難返,維護潛在購買力和企業利潤之間的博弈愈加沉重。
標致雪鐵龍法國工廠的一位工人代表透露,標致2012年擬從生產制造工人中裁員1900人,銷售、信息科技以及技術研發等方面的工作崗位裁員3100人,共計5000人。其實標致雪鐵龍的裁員計劃已經不是新的消息,早在2011年10月就引起社會廣泛爭議,近期更是引起法國總統薩科齊的出面干涉。對于企業來講,利潤是第一要素,可是政府要顧及更廣的層面、更深的影響和更長遠的波及。
除了標致雪鐵龍,其他車企也有類似計劃。來自美國的福特汽車宣布2012年將臨時解雇其西班牙巴倫西亞工廠4000名員工,而該工廠一共雇傭了6200名員工。福特歐洲區發言人Adrian Schmitz表示,因預測到明年歐洲的汽車需求量將保持低迷,所以公司決定,明年給予西班牙工廠4千名員工39天的休假。Adrian Schmitz還表示,西班牙及歐洲車市銷量的下滑正影響到整個汽車行業,明年福特的巴倫西亞工廠將停止生產嘉年華,轉而生產緊湊型SUV Kuga和Transit Connect 車型。
西班牙
全年銷量或是1993年以來最低值
據西班牙汽車工業協會ANFAC的統計數據,11月份西班牙的新車銷量為6.04萬輛,同比下降6.4%。截止11月,西班牙的新車累計銷量共計74.16萬輛,同比下降19%。大眾11月份在西班牙的銷量為5385輛,雷諾和西班牙西亞特的銷量均為5149輛。從累計銷量看,西亞特銷量最高,達到67255輛。
ANFAC預測,今年全年西班牙的新車銷量可能不會高于81萬輛,將成為1993年以來西班牙新車銷量的最低谷。
英國
消費者信心指數空前低迷
英國汽車制造商和貿易協會宣布,11月英國新車銷量為13.40萬輛,同比下降4.2%,今年英國累計新車銷量為182.21萬輛,同比下降4.5%,其中私人購車需求下降了16%。LMC認為雖然西歐車市的主要下降壓力來自意大利、西班牙等非核心國家,但是由于歐洲國家間的密切經濟聯動,車市的不景氣會蔓延到核心國家。最近幾個月,英國車市已經開始下滑,消費者信心指數空前低迷。失業率、歐元區的債務危機是影響英國消費者信心的重要因素。
打折促銷
由于汽車消費疲軟,很多車企選擇降價促銷來吸引消費者。歐洲部分地區的折扣已經達到10%~20%,有的折扣甚至高于2008年經濟危機時。折扣可能隨著經濟惡化而進一步提升,而且逐漸從中低端車蔓延至高端車。甚至出現一種更高折扣的“零千米汽車”,所謂的“零千米汽車”也是新車,只是為了能夠以更低的折扣進入市場而登記為二手車。
對于汽車企業來說,降價從來都是迫不得已的選擇,如果可以選擇,誰也不愿意降價。不光是折扣對利潤的侵蝕,而且會使得市場和消費者養成優惠依賴癥,使得整個歐洲汽車產業進入自我傷害的惡性循環。
征戰海外
當各大車企在西歐這塊日趨貧瘠的市場上苦苦掙扎時,那些之前在中國等新興市場大力耕耘的企業卻依靠向這些市場出口,得以明哲保身。
雖然目前全球車市都處于一個聯動的低落期,但是新興市場,尤其是新興國家的豪華車市場卻一直處于良好的勢頭。以2011年10月份的中國進口市場為例,來自德國的奧迪、寶馬和奔馳分別增長69%、9.8%和24%。這使得目前中國市場德系豪華進口車庫存嚴重不足。因此寶馬、戴姆勒和奧迪縮短了歐洲工廠的圣誕和新年假期,以加緊供應,抓住時機彌補歐洲市場萎縮給整體盈利帶來的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