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9精品在线视频,手机成人午夜在线视频,久久不卡国产精品无码,中日无码在线观看,成人av手机在线观看,日韩精品亚洲一区中文字幕,亚洲av无码人妻,四虎国产在线观看 ?

錢謙益瞿式耜師弟關系考辯

2012-04-29 03:53:54趙會娟
貴州文史叢刊 2012年1期

趙會娟

內容提要:錢謙益與瞿式耜這兩位人物,一位是大節有虧的文壇盟主,一位是節義薄天的孤忠大臣。然而,就是這樣在明末清初出處抉擇迥異的兩個人,卻是情意深厚的師弟。他們四十多年間憂戚與共,是師弟,亦是摯友。乙酉之后兩人在政治上雖然選擇殊異,但并沒有影響到他們的互通聲氣與彼此間的思慕。雖然瞿式耜在想到自己的這位恩師時也產生過矛盾痛苦的情懷,但他還是以“到頭終不負門墻”自勵,義無反顧地走向了自己生命的終點。

關鍵詞:錢謙益瞿式耜師弟初學集永歷

中圖分類號:I206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000-8705(2012)01-60-64

錢謙益(1582--1664)字受之,號牧齋,晚號蒙叟,東澗老人。學者稱虞山先生。清初詩壇的盟主之一,常熟人。明萬歷三十八年(1610)一甲三名進士,他是東林黨的領袖之一,官至禮部侍郎,因與溫體仁爭權失敗而被革職。馬士英、阮大鋮在南京擁立福王,錢謙益依附之,為禮部尚書。后降清,為禮部侍郎。但很快他就告病歸,與反清勢力保持聯系。其詩作于明者收入《初學集》,人清以后的收入《有學集》;另有《投筆集》。瞿式耜(1590~1650),字起田,號稼軒、耘野,又號伯略,江蘇常熟人,崇禎一朝官至戶科給事中。晚年參加抗清活動,擁立桂王朱由榔。順治四年,城破被捕,與張同敞在桂林風洞山仙鶴嶺下英勇就義。這兩位人物,一位是大節有虧的文壇盟主,一位是節義薄天的孤忠大臣。然而,就是這樣在明末清初出處抉擇迥異的兩個人,卻是情意深厚的師弟。據《瞿式耜年譜》載:“乙巳,受業于宗伯錢公謙益,讀書拂水山房,與摯友顧公云鴻、邵公濂及族叔祖純仁互相鏃礪,學業大進。”10從萬歷己巳年(1605)稼軒人拂水山莊從牧齋讀書,至永歷四年(順治七年,1650)稼軒就義,前后共45年時間,兩人之間的師弟之誼從未稍懈。

一、初入師門

如上所述,稼軒人牧齋門下為萬歷己巳(1605)年,這一年稼軒16歲,牧齋24歲,兩人年齡僅相差8歲,俱為英氣風發的青春少年。兩人讀書的地點為拂水山房,此拂水山房非牧齋日后所自筑之拂水山房。據《初學集》內《瞿元初墓志銘》載:“虞山之西麓,有精舍數楹,直拂水巖之下,予友瞿元初君之別墅也。”,《瞿太公墓版文》謂:“余年逾壯,與瞿子元初讀書拂水山房”。由此可見,此拂水山房為稼軒族叔祖瞿純仁的別墅。而牧齋自筑的拂水山房,則屬牧齋中年以后所筑。《初學集》之《重修素心堂記》云:“而余方營先墓于拂水,筑丙舍墓之西偏。美是堂之制,命工圖以來,視其棟宇而構焉。他日堂成,亦將屬異度為之記。崇禎九年正月記。”由此可知牧齋自筑拂水之居為拂水丙舍,此丙舍在《初學集》、《有學集》內反復提及,和青年時讀書之拂水山房分明為不同之建筑。《初學集》卷45內提及的耦耕堂、朝陽榭、秋水閣、明發堂、花信樓俱在牧齋先墓附近。其中花信樓是“撤耦耕堂而徙焉,招孟陽也。堂之前隙地,與秋水閣相直,庀山居之余材,為樓五間”。《有學集》卷九《題孟陽仿大癡仙山圖》載:“萬歷丁已(1617)夏五月,余與孟陽棲拂水山莊。”此處所拂水山莊應亦指拂水丙舍之花信樓、秋水閣等,而非瞿純仁的拂水山房。之所以都以“拂水”命名,是因為常熟內有拂水巖,現在仍為常熟的旅游景點之一。稼軒16歲即追隨牧齋讀書,據本人看來,很大的原因是牧齋與稼軒的父祖輩來往密切。《牧齋雜著》內所收《題瞿氏家乘》云:“余為兒時,與星卿、元初兩先生友善,……憶余與星卿、元初交時,歷歷在目。一彈指間耳,為元初志其祖,志其父,復為星卿傳其兄洞觀先生,未幾哭星卿、元初,而茲又哭我稼軒。”稼軒的父親為瞿汝說,字星卿,牧齋在寫給他的挽詞《瞿五丈星卿挽詞四首》第四首內有句“月白東皋頻命酒,花深北郭共巾車”,瞿汝說之《皇明臣略》即由牧齋作序,可見牧齋與稼軒父親往來之密。而稼軒伯父瞿汝稷,牧齋曾為其立傳,存《初學集》卷72中。上文提及的瞿純仁即為稼軒之族叔祖。由此看來,稼軒受其父祖輩人熏陶,仰慕牧齋的人品文章,所以以16歲之青春少年,追隨24歲之牧齋,應是情理中事。自此四十多年,師弟兩人甘苦與共,從未相負。

牧齋于萬歷庚戌(1610)年“廷試,以第三人授翰林院編修”,而稼軒亦于萬歷丁巳(1617)年應禮部試,并中進士,于次年四月授江西吉安府永豐縣令。稼軒赴任時,牧齋正家居,有《送瞿起田令永豐序》一文。牧齋在序文中對稼軒的謙恭態度非常贊賞:“其游吾門,奉手摳衣,視僮子時,慊慊不改,可謂吉士矣。”并對稼軒提出殷切希望:“誠欲作而任大臣之事,則問學鏃礪之道,烏可茍焉而已乎?又烏可以時之迂而迂,以人之簡而簡乎?起田交同年進士,必選擇其賢者。”

二、從枚卜罷歸到丁丑之獄

崇禎元年(1628),“枚卜事起,溫體仁攻訐錢謙益‘神奸結黨”,稼軒上《奉旨回話疏》、《邪謀不可不破疏》。稼軒在《邪謀不可不破疏》內為牧齋和自己辯誣:“體仁謂舉朝皆謙益之黨,多當有數百人,少亦不下百余人。何不枚數其人,一一為皇上陳之,而乃為此翕張吞吐之語,以疑皇上之心,箝舉朝之口乎?枚卜不公,當先有言路糾舉,不當獨發于會推不與之尚書;謙益果不肖,當直糾謙益一人,不當倡造舉朝結黨之邪說。今體仁既以結黨為打盡之網,復以求退為護身之符,如此奸邪,能逃于皇上如神之鑒乎?體仁之恨謙益,而牽連遷怒于臣,又不足與辨者矣。伏乞皇上洞察邪謀,大彰神斷,無使諂說殄行,忠良失氣,則社稷幸甚。臣新列班行,狂直取咎,前疏剖辨已明,蒙皇上不加斧锧。但臣惟知報塞朝廷,身名且不自顧惜,豈敢一毫私見,蹈謙益結黨之嫌,然終不敢一毫瞻徇,畏體仁結黨之議。”然最終稼軒于崇禎二年被貶謫還鄉,牧齋有《送瞿稼軒給事南還三疊前韻》一詩相送,其中有句云:“門外天涯未易談,江南路在潞河南。同時放逐君先去,異地羈留我不堪。”而牧齋本人亦于同年坐杖論贖,于“六月,出都門南歸”。牧齋因此事而與稼軒結為姻親,牧齋子孫愛娶稼軒之孫女,“謙益三舉子不育,歸田之歲,舉一子,太淑人歿之七月,又舉一子,故名長子日孫愛,次日孫娠,所以志也。孫愛之議婚于瞿給事之女孫也,太淑人實命之,曰:‘人以汝故去官,結昏姻以敦世好,不亦善乎?”

崇禎丁丑(1637)年,已經人閣的溫體仁唆使常熟衙門師爺張漢儒上疏,羅織牧齋與稼軒五十六條罪狀,稱錢、瞿二人“結為死友,侵國帑,謗朝廷,危社稷”,牧齋在《丁丑獄志》內記載了這次蒙冤入獄的始末:“烏程以閣訟逐余,既大拜,未嘗頃刻忘殺余也。邑子陳履謙,負罪逃入長安,召奸人張漢儒、王藩與謀日:‘殺錢以應烏程之募,富貴可立致也。漢儒遂上書告余,并及瞿給事式耜。”同年二月,“先生與瞿公赴逮。顧大韶等具呈于撫按衙門,請為賢紳昭雪。而巡撫張國維、巡按路振飛合詞以白其冤。”師弟二人同時入獄,即使在獄室之內,也讀書不輟,吟詩不廢。《答山陰徐伯調書》內曾提及師弟二人在獄內讀書光景:“五十馀,系請室為稼軒讀《史記》、《漢書》,深悉其異同曲折,前此皆茫如也。”稼軒《次牧齋師韻》載當時在獄的感受:“風鈴月柝慘黃昏,咫尺真成萬里門。黑獄偶然如夢幻,青山何日再收魂?哦詩永夜渾忘

寢,點易寒窗若共論。消盡平生煩惱思,身心調伏即殊恩。”至崇禎戊寅年(1638)十月溫體仁倒臺后,師弟兩人才獲釋還鄉。從丁丑之獄直至甲申崇禎甲申(1644)年六年間,師弟兩人一直賦閑在家,度過了一段雖政治上不太得意、卻也平淡閑雅的安居生活。在此期間,師弟兩人詩酒唱和,好像遠離了朝堂上的是是非非,精神上已經得到超脫。在崇禎己卯(1639)春節時,稼軒有奉和牧齋詩三首:

“生來弧矢寄桑蓬,荏苒流光半百中。何事投林反觸網?敢思破浪會乘風?良辰勝侶掙浮綠,小院閑庭數落紅。從此漁樵生計穩,不勞歧路問西東。

浮生空白嘆飄蓬,眨眼都拋役夢中。攬鏡漸看梳里雪,閉門一任耳邊風。春來硐草添新碧,雨后林花發舊紅。竹屋紙窗清事足,閑攜菊種向籬東。

勞勞回首總飛蓬,萬事全輸高臥中。莫計歷頭長短日,試看旗腳往來風。家醅已報浮新綠,溪萼時將放小紅。差喜白頭云臥穩,更無飛夢日華東。”三首詩展現的是一種隱逸的心態,看看身邊的綠草紅花,品嘗品嘗自釀的新酒,閑適的生活讓稼軒暫時得到了放松,丁丑之獄仿佛一場噩夢,已經成為過去的記憶了,。

稼軒過五十歲生日時,牧齋賦詩相贈:“去年瑯珰燕山頭,天荒地老神鬼愁。今年燕喜虞山陽,風恬云暖化日長。眼中陵谷有如此,何異揚塵看海水。花深西墅列長筵,瓜熟東皋會鄰里。高堂擊鼓吹笙竽,觥籌交錯絲肉俱。蓬山瀛海掛四壁,就中忽見《滄桑圖》。君不見仙家日月非歲年,滄海倏忽成桑田。洞中之樂比橘里,兩翁對弈知誰先?一翁斂手欲卻顧,沉吟猶恐一著誤。一翁超然似晏處,目無棋枰手不舉。斜飛殘角未為促,自古英雄少全局。局里滄桑人不知,推枰一笑何榮辱?與君酌酒莫逡巡,紛紛朝市又生塵。夜露未唏賓既醉,人間已有爛柯人。”這一年稼軒五十歲,牧齋五十八歲,本該是大有作為的年齡,卻賦閑在家,在享受音樂和美酒的同時,牧齋對于滄桑變化有著敏銳的體會,貌似已經超脫,但從后來的選擇來看,師弟兩人對于田園生活的沉溺只是暫時的,如果有東山再起的機會,他們都還會去施展一番他們的政治抱負的。

三、瞿式耜助刻《初學集》

崇禎癸未(1643)年秋九月,即明朝滅亡的前夕,稼軒刻《初學集》告成。在《牧齋先生初學集目錄后序》中,稼軒對于牧齋道德、學問、詩文成就做出了崇高評價:“吾師牧齋先生,以命世異才,早登上第,入承明著作之庭,高文典冊,照耀四裔,小言長語,殘膏勝馥,猶足以衣被海內,沾丐作者。年及強仕,道明德立,閱天人之變,通性命之理,鉆研經史,沈浸載籍,古今學術之降生,文章之流別,皆一一究其源委,擊其蒙部。”至于自己刻《初學集》的原因,則是“一旦摒擋箱篋,胥二十余年之詩文,舉而付之一炬。自時厥后,凡有撰述,師友千古,舉世抹殺,不復以嘩耳目、膏唇舌為能事。久之聲光鷲郁,學者望走歙集,若百川之赴海,相率購求其全集,以為師資,先生每引歐陽公譏和凝之言以拒之。先生為文,每削稿式耜輒手鈔而藏之,先生不能禁也。乃固請于先生,出其所繕寫,釐為一百卷,鍥梓以公之當世。先生力禁之不得,復手削其十之四五,命其名曰《初學集》,而俾式耜敘其后。”牧齋所引歐陽公譏和凝之言出自宋歐陽修《歸田錄》卷一:“故老能言五代時事者云:馮相道、和相凝同在中書,一日,和問馮曰:‘公靴新買,其直幾何?馮舉左足示和日:‘九百。和性褊急,遽回顧小吏云:‘吾靴何得用一千八百?因詬責久之。馮徐舉其右足曰:‘此亦九百。于是哄堂大笑。時謂宰相如此,何以鎮服百僚。”牧齋不欲刊其文集,恐非真心之語,只不過聊做姿態而已。但其早期詩文多有散失則是事實。若非稼軒細心收集,恐怕我們今天也不一定能看看煌煌110卷之《初學集》。《初學集》所收牧齋最早存詩為泰昌元年九月之作,此時的牧齋已經37歲,此前不可能沒有詩作,但是因未能妥善保留,遂致流散殆盡。稼軒存牧齋詩文之功,實在是不可小視。稼軒能刻《初學集》,其家資富饒當是一重要原因。乙酉年閏六月,稼軒在赴任梧州途中,猶念念不忘《初學集》書版之事:“初學集文章自堪不朽,后一段原不入集中,集何可廢?況吾捐七百余金,此板吾不收,其誰當收者?”稼軒為刻《初學集》,共花費七百余金,也就是七百多兩銀子。這不是一個小數目。要知道,明朝一個七品知縣一年的俸祿也只有45兩銀子。可見稼軒在《初學集》出版上投入之巨。在《初學集》出版之前,牧齋已經大享文名,但是能看到他大部分作品的人畢竟有限。而《初學集》之出版,使更多的人讀到了牧齋的詩文,而牧齋之文名更是廣為流布。總之,稼軒為牧齋助刻《初學集》,使牧齋在明時的詩文相對完整地保存下來,并得到廣泛傳播,其功績實在不小。與其他明清時的文人存世文集相比就可發現,牧齋的作品因有稼軒以及后來的錢曾悉心整理,以《初學集》110卷、《有學集》50卷之規模,在文人別集內首屈一指,不能不說是牧齋的幸運。

四、乙酉之后師弟出處抉擇之不同

乙酉弘光元年五月,此時的稼軒已經赴廣西蒞梧州任,而在南京任禮部尚書的牧齋隨忻城伯趙之龍、大學士王鐸等一起降清。“諸臣致禮幣有至萬金者,先生獨致禮甚薄。豫王命先生入清宮禁,引北官二員,騎五百,自洪武門入。先生忽向闕四拜下淚,眾怪問之,先生曰:‘太祖高皇帝三百年王業,一旦廢墜能無痛心!及北兵劫上至南京,司禮監韓贊周令諸臣上謁。是日,獨先生見故主,伏地痛哭不能起。諸暨曾王佐為扶之出。”對于牧齋的降清,學界眾說紛紜:有譴責其叛國投敵、大節有虧者;有考量其時情境之迫不得已,而諒其心者;有以牧齋入清后又不忘故國,積極參與抗清活動而為之辯護者。三百余年之后之今日尚如此議論紛紜,而處當時環境中牧齋之心境,可以大略想像一二。牧齋降清,貪生畏死之念必定有之,但其眷念故國故主之情,應該不是偽飾出來的。牧齋另一聲名甚巨之弟子歸莊是這樣來評價乃師的降清之舉的:“窺先生之意,亦悔中道之委蛇,思欲以晚蓋,何天之待先生之酷,競使之資志以終”。牧齋有《與邑中鄉紳書》一文,對同鄉之人對于己身降清的非議有詳切的敘述:

“天南地北,關河渺然。回首暮云,能無感戀?風聞吾邑物議,大以不肖為射的。標榜士論者,與挾持宿怨者,交口彈駁,體無完膚。此固薄德所招,亦是宿業所積。齊心持戒,朝夕向如來前發愿懺悔。亦有情理違背,不甘任受著,輒舉平生意氣,略陳本末,以正告于桑梓之賢者。

諸公果以剃頭責我,以臣服誚我乎?諸公仗節舉義,頂天立地,個個是張睢陽,人人是文信國。仆之愚劣,玷辱鄉黨,俯仰慚愧,更復何言?若謂大兵人虞,出自不肖主張,此大冤也,此大誣也。大兵達京城外才一日,仆挺身入營,創招撫四郡之議。此時營壘初定,兵勢洶洶,風鶴驚危,死生呼吸。仆真見大事已去,殺運方興。拚身舍命,為保全萬姓之計,觸冒不測,開此大口。上天眷佑,慨然允從。便分派差官,要王玄沖一面往郡,周子靜一面到縣,惟恐招撫少后,本縣不得保全也。今都謂不肖主意,要殺害常熟,有是理乎?吳中變后,面啟豫王,懇求禁戢搶殺,別名逆順。抗論往復數四,王頗變色動容,眾皆縮舌栗股。南都文武大臣,嘆息相告。以故豫王令旨,有‘志救生靈之語。欲殘害鄉里者,固如是乎?服則舍之,叛則逃之,此大兵律

令。不獨吳中也。謂吾邑之兵,由我力請,則江陰、昆山、嘉定之兵,又何人請之乎?”

由此可見,當時牧齋對于剃頭降清而遭受眾人唾罵是甘心受之的,但他不能忍受的,是別人誣陷他故意引清兵入常熟,對于這種誣陷,牧齋覺得是天大的冤枉。而他極力主張招撫,是出于保護生靈的需要。對于這一點,從清廷的角度考慮,是幫助他們更順利地南下,牧齋無疑是助紂為虐;但若從另外一個角度考慮,若勉強抵抗無濟于事,納款投誠反而可以使廣大民眾免于江陰十日、嘉定三屠那樣的悲劇,未嘗不是一種選擇。從稼軒的《報中興機會疏》可以確切得知,降清后的牧齋與在桂林堅守的稼軒聲氣相通:“忽臣子壬午舉人玄錫,因臣孫于去臘離家,未知其到粵消息,遣家僮胡科探視。于七月十五日自家起程,今月十六日抵臣桂林公署,賚帶臣同邑舊禮臣錢謙益寄臣手書一通,累數百言,絕不道及寒溫家常字句,惟有忠驅義感,溢于楮墨之間。蓋謙益身在虜中,未嘗須臾不念本朝,而規畫形勢,了如指掌,綽有成算。”關于牧齋給稼軒寫的這封陳說其全著、要著、急著之策的書信,在現已經整理出版的《錢牧齋全集》內并無收錄,但我們可以從稼軒的奏疏內了解到其詳細內容。牧齋在信內這樣向南明永歷王朝表白:“若謙益視息余生,奄奄垂斃,惟忍死盼望鑾輿與拜見孝陵之后,柴水加劍,席藁自裁”,“槃水加劍,席藁自裁”恐非牧齋所能辦,但其盼望恢復之情當是肺腑之語。稼軒對于已經歸降清廷的恩師能有這樣的想法非常感動,在奏疏內說:“臣反覆披閱,雖謙益遠隔萬里,其言豈果當于中興之廟算?而彼身為異域之臣,猶知眷戀本朝,早夜籌維,思一得以圖報效,豈非上蒼悔禍,默牖其衷?亦以見天下人心未盡澌滅,真祖宗三百年恩養之報,臣敢不據實奏聞?伏祈皇上留意詳閱,特賜鑒裁。”他之所以反復批閱,我覺得他還在思考另外一個問題,作為文壇、政界之重要人物之牧齋,降清是不可回避的事實,但降清之后能心念故國,便可諒其苦衷。所以在奏疏的結尾,稼軒并未對牧齋之降清經歷避而不談,而是主動向朝廷說明:“謙益系神宗朝庚戌科一甲第三名進士,由翰苑洊歷宮詹,圣安皇帝朝任禮部尚書,晉階太子太保。虜破南京,降順北去,授偽秘書學士,今已告病回籍。理合一并奏明。臣不勝悚息候命之至。”而永歷朝對于牧齋侃侃而談的全著、要著、急著之策并未作理會,朝廷的批文謂:“永歷三年九月□□日具奏。奉圣旨:覽卿奏各路蠟書情形,朕心嘉悅,佇卿早還,佐理商榷機宜,即日專官再賚文淵閣印付卿開用,敦趨還朝、歷文慶著魯可藻送赴行在詳詢,另侯旨行。該部知道。”

永歷四年(1650)十一月初五日,“清孔有德陷桂林。瞿式耜危坐署中不去,張同敞自江東至。次日,被執,不屈,被囚系。”被囚禁后,瞿、張二人互相唱和、賦詩明志,稼軒留下蕩氣回腸的《浩氣吟》40首,從詩名即可以看出稼軒是引文天祥為同志的。《浩氣吟》內有一首《自艾》:“書生原不任封疆,堪笑當年漫主張。共道北門留鎖鑰,寧知西土失金湯?一籌未展防邊計,四載空貽喪國殃。七尺不隨城共殉,羞顏何以見中湘?何公騰蛟長沙殉難,封中湘王。”被捕后的稼軒是抱了必死之志,這一點是談忠說孝但卻不能以死報國的牧齋所做不到的。在囚室之中的稼軒,對于自己的恩師牧齋,感情也是頗為復雜的。據《瞿式耜年譜》記載:“按:原刻本《浩氣吟》所載《自入囚中,頻夢牧師周旋繾綣異于平時,詩以志感》詩,僅七律一首,而以后瞿氏所刊東日堂版《桂林遺詩》亦七律一首,同《浩氣吟》。而《虞山集》(清稿本)載該詩共有二首,以上兩書僅錄第二首。其第一首云:‘何事虞山入夢頻,是余仇也是余親。當年道義稱師弟,豈料華夷易主臣。三局緘書明大勢,千秋逸史恨完人。君來昵就余滋懼,莫是將歸告我神?估計當時此詩未為牧齋所見,故刻《浩氣吟》時未列入;刻《桂林遺詩》時,玄錫也未敢列入;李刻《瞿忠宣公集》時,錢已列入《貳臣傳》;《瞿式耜集》亦未錄入,因補錄。”。為眾人所有意或無意刊落的稼軒懷牧齋的第一首詩,頗堪令人玩味,兩人師弟情深是不爭的事實,因此自知死期將至的稼軒頻頻夢見牧齋。對于這些夢境,稼軒在情感上頗為困惑,對于曾經的恩師、降敵的叛臣,自己該如何去認同呢?是師長還是仇敵?雖然牧齋曾經投書稼軒指陳時局,但畢竟大節有虧。這讓稼軒非常矛盾痛苦。而所謂的“千秋逸史恨完人”之“完人”,則是明清之際對于人臣的一種極高評價標準。像牧齋這樣的人肯定是不能人“完人”之列的。而眾本皆收的稼軒懷牧齋的第二首詩,表達的感情則比較純粹:“君言胡運不靈長,佇看中原我武揚。頗羨南荒留日月,寧知(誰)西土變冠裳?天心莫問何時轉,臣節堅持詎改常?自分此生無見日,到頭終不負門墻。”稼軒非常留戀師弟二人賦閑在家、詩酒唱和的歲月,并且以必死的決心,堅信自己不辜負牧齋平時的教導。人之將死,其言也善,此在稼軒當可如此誠摯,恐牧齋覽詩后還是承受不起此種誠摯吧!獲悉稼軒殉城后,牧齋作有《哭稼軒一百韻》長詩:“師弟恩三紀,君臣誼百年。哀音騰粵地,老淚灑吳天。”對于翟式耜與錢謙益間的情誼,是被吳偉業引為佳話的。吳氏說:“……稼軒在囚中,亦有《頻夢牧師》之作。蓋其師弟氣誼,出入患難十余年,雖末路頓殊,而初心不異……”

五、結語

清初著名學者閻若璩有一段很有名的話:“明之士夫積習,師弟重于父子;得罪于父母者有之,得罪于座主者未之有也。門戶重于師弟;以師之門戶為門戶者固多,不以師之門戶為門戶者亦不少也。”牧齋與稼軒不是座主與門生的關系,而是更為密切的業師與弟子的關系,牧齋在《題瞿氏家乘》內稱稼軒為“我稼軒”,稼軒稱牧齋必為“牧齋師”或簡稱為“牧師”,從兩人稱謂之親密即可看出兩人情感之深厚。他們四十多年間憂戚與共,是師弟,亦是摯友。乙酉之后兩人在政治上雖然選擇殊異,但并沒有影響到他們的互通聲氣與彼此間的思慕。稼軒在想到自己的這位恩師時也產生過矛盾痛苦的情懷,但還是以“到頭終不負門墻”自勵,義無反顧地走向了自己生命的終點。

責任編輯林建曾

主站蜘蛛池模板: 日韩欧美一区在线观看| 精品在线免费播放| 国产香蕉97碰碰视频VA碰碰看| 黄色国产在线| 在线观看国产精美视频| 欧美综合在线观看| 午夜少妇精品视频小电影| 精品国产中文一级毛片在线看| 全裸无码专区| 黄色网页在线观看| 欧美激情一区二区三区成人| 欧美成人h精品网站| 免费看a级毛片| 亚洲av片在线免费观看| 91久久国产热精品免费| 岛国精品一区免费视频在线观看| 欧美视频在线播放观看免费福利资源| 色婷婷综合在线| 国产你懂得| 91无码人妻精品一区二区蜜桃| 99热亚洲精品6码| 亚洲精品国产成人7777| 91娇喘视频| 亚洲国产欧美目韩成人综合| 高清欧美性猛交XXXX黑人猛交| 久久91精品牛牛| 国产日韩精品一区在线不卡| 国产婬乱a一级毛片多女| 国产乱子精品一区二区在线观看| 999国产精品| 欧美午夜视频在线| 99精品在线看| 丰满的熟女一区二区三区l| 日本在线免费网站| 国产成人久久综合一区| 久久伊人久久亚洲综合| 尤物视频一区| 亚洲a免费| 亚洲综合色吧| 国产精品伦视频观看免费| 国产精品美女免费视频大全| 国产av一码二码三码无码| 亚洲日韩在线满18点击进入| 婷婷综合缴情亚洲五月伊| 97在线国产视频| 国产高清不卡| 亚洲日韩久久综合中文字幕| 无码有码中文字幕| 欧美一级在线播放| 一级毛片免费不卡在线视频| 青青草原国产av福利网站| 人妻21p大胆| 国产精品美女网站| 中文字幕永久视频| 国产办公室秘书无码精品| 国产日韩欧美视频| 亚洲一区精品视频在线| 亚洲AV无码一区二区三区牲色| 亚洲永久色| 国产永久在线观看| 免费可以看的无遮挡av无码| 日韩视频精品在线| 国产亚洲欧美在线视频| 国产精品一区不卡| 成人国产精品网站在线看| 国产精品手机在线观看你懂的 | 国产精品尤物在线| 国产情精品嫩草影院88av| 手机在线免费毛片| 四虎精品黑人视频| 欧美成人精品欧美一级乱黄| 精品人妻无码区在线视频| 无码高潮喷水在线观看| 四虎永久免费地址| 香蕉国产精品视频| 日本手机在线视频| 国产一在线| 黑色丝袜高跟国产在线91| 国产女人在线视频| 国产日韩丝袜一二三区| 亚洲性日韩精品一区二区| 国产在线精彩视频二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