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以“秒殺”為代表的“秒X”族詞語是最近幾年一直流行的網絡新詞語。從單音節的“秒”到雙音節的“秒表”“秒針”再到“秒殺”,從“秒殺”到“秒進”“秒退”“秒秒”等,“秒”和“秒殺”在語音、語法和語義等各個方面都發生了很大的變化。本文試圖從語音、語法和語義三個方面探討從“秒”到“秒X”詞族的發展演變過程、演變規律及其相關特點。
關鍵詞:秒秒殺演變過程演變規律
語言隨著社會的發展而不斷發展變化,語言的發展變化主要表現在新詞語的產生、舊詞語的消亡以及詞義的轉變三個方面。近年來,隨著網絡的普及,網絡對語言的發展變化有著越來越重要的影響,這種影響主要表現在新詞語的產生上。“2007年8月16日,教育部在其官方網站發布了《中國語言生活狀況報告(2006)》,列出了171條漢語新詞語。”[1](P52)據不完全統計,在這些詞語中,與IT、科技、網絡相關的詞語有28條,約占16%,其中就包括在網絡語言中出現和使用的“秒殺”一詞。
“秒殺”作為網絡新詞,其產生、發展、演變的過程是復雜多樣的,有合乎語言發展演變規律的一面,又有超規律性的一面。下面我們就分階段對其在語音、語義和語法三個方面的演變過程、演變規律及其有關特點展開分析。
一、由“秒”到前“秒X”(“秒殺”產生之前)階段
由“秒”到“秒殺”,“秒”在詞性和意義方面發生了很大的變化。
“秒:禾芒也,從禾少聲。”[2]這是“秒”字的本義。“秒”字的基本語法性質和語義性質包括:①<名>谷物種子殼上的芒;末端。②<量>計量單位的名稱;時間的計算單位;弧和角的計算單位;經緯度的計算單位;古代長度單位;古代容量單位。
(一)演變過程
從百度詞典中的釋義來看,“秒”在產生之初只作為名詞和量詞而存在,語法屬性較為固定,語言應用領域也比較狹窄,詞匯意義范疇較為單一。很重要的一點在于,“秒”字取“末端”義時可以獨立使用,如“癸巳七月之秒,余從西俗避暑白雷登海口”。(清· 薛福成文)
“現代漢語詞匯是古代、近代漢語詞匯的繼續和發展。隨著社會的不斷發展與進步,隨著人們實踐領域的不斷擴展,詞匯在不斷發展變化,主要表現在新詞不斷地產生,舊詞逐漸的消亡;同時,詞的語義內容和詞的語音形式也不斷地發生變化。”[3](P323)隨著漢語詞匯的雙音化發展趨勢,“秒”字作為構詞語素,與其他語素組合構成“秒擺”“秒表”“秒針”等復合詞,這些復合詞的意義范疇都與“秒”作為量詞時的基本意義直接相關,在這類復合詞中,“秒”的意義實在、具體,相對完整,屬于實語素;而“秒忽”一詞的意義運用的是“秒”字作為名詞時的基本意義的引申義,即“細微,微小”。“秒”是禾芒,“忽”是細絲,兩者合起來比喻細微。其他如“秒末”也是如此。
隨著社會生活的發展變化,“秒”字的語義內容發生了變化,最顯著的就是其本義“谷物種子殼上的芒”消失,取而代之的是“時間的計算單位”。此外,“秒”字的其它義項都消失了。隨著部分語義的消失,其語法屬性也發生了變化,即“秒”字只保留了它量詞的語法屬性,而名詞的語法屬性徹底消失了,“秒”字獨立使用的屬性也隨之消亡。此時的“秒”由有條件的成詞語素變為徹底的不成詞語素。
語義的改變還影響到了詞匯的消長。依托于“谷物種子殼上的芒;末端;弧和角的計算單位,一分的六十分之一;經緯度的計算單位,一分的六十分之一;古代長度單位,一寸的萬分之一;古代容量單位,十撮為一秒”這些義素而形成的復合詞也隨著這些義素的消失而退出歷史的舞臺,成為舊詞語,如“秒忽”“秒末”“秒擺”等。
(二)演變規律
1.語音演變規律:最初以單音節的形式存在→主要以雙音節的形式存在,單音節消失。這一階段的演變基本符合漢語詞匯雙音化的發展趨勢。
2.語法演變規律:最初同時具有名詞和量詞兩種語法性質→名詞的語法性質消失,只保留量詞的語法性質;作為名詞時可以獨立使用,是有條件的成詞語素→獨立使用的性質消亡,成為不成詞語素。
3.語義演變規律:最初具有多個義項→具有單一義項;既有本義又有引申義→本義被取代,引申義消失。
在語言的發展過程中,語音系統、語義系統和語法系統是不能分隔的三個層面,三者相互依存,相互影響,一個層面發生變化,必然會影響另外兩個層面,只是變化的程度不同,因此這三個方面的演變規律也具有一定程度的交叉性和同步性。
二、“秒殺”產生階段
“‘秒殺出身于網絡游戲,最早出現在網絡游戲‘金庸群俠傳ONLINE(簡稱‘金網)里,是根據里面打斗招式的特別計算方式而命名的。”[1](P52)
“秒殺”一詞首次在網絡語言中出現時,無論從外部構形上,還是從深層的語義層面來看都是全新的,陌生得超乎我們已有的認知結構,但是造詞過程中使用的材料是語言系統中已有的為我們熟悉的語言成分。因此,“秒殺”一詞的產生既有對已有語言規則的繼承,又有打破常規的大膽創新。
(一)繼承要素
1.造詞材料的使用方面
“造詞活動既是個人行為,也是社會行為。一個新詞從無到有,其創制過程常表現為個人行為或集團行為。”[4](P33)當一種新的事物、現象或認識產生時,必須創造新詞才能適應交際需要,個人或團體就會在認識和聯想的基礎上,從語言系統中選取合適的造詞材料,并按照一定的造詞方法創造一個新詞。“秒殺”一詞的產生所使用的造詞材料“秒”和“殺”古已有之,是語言系統中較為穩定的漢語根詞。而漢語詞匯系統中的復合詞也是在原有漢語根詞的基礎上組合而成的。
2.語音形式方面
“從靜態詞匯系統看,現代漢語的詞匯單位以雙音詞為主體”[5](P138),也就是說,現代漢語詞匯的發展呈現典型的雙音化趨勢。“秒殺”一詞的創造符合現代漢語詞匯發展的雙音化趨勢。單音節變為雙音節能使詞語的表義更加明確、具體。
3.語義方面
詞義引申也是產生新詞語的一種途徑。“秒殺”的意義為“在瞬間擊殺”。《現代漢語大詞典》對“秒殺”的釋義:網絡游戲中的名詞,指玩家PK或和怪物打斗時,對方過于強大,玩家在沒有還手余地的情況下,就被迅速殺死。從這個釋義上可以看出,“秒殺”一詞的詞義部分取自“秒”字的引申義。一秒的時間是很短的,由此引申出“瞬間、快速、迅速”等義項。利用其引申義組合造詞是之前已經消失了的一種方式,如前文的“秒忽”就是利用“秒”字的引申義“微小”。
(二)創新要素
偏正式合成詞是復合詞的一種,本身又包括兩種:一種是“前一個詞根語素修飾限制后一個詞根語素,后一個詞根語素是名詞性的,形成的合成詞是名詞”;[4](P19)例如“香瓜”,兩個構詞語素之間形成句法上的定中關系。另一種是“前一個詞根語素也是修飾限制后一個詞根語素,但后一個詞根語素是形容詞性或動詞性的,形成的合成詞是形容詞或動詞”[4](P19)。例如“席卷”,兩個構詞語素之間形成具有句法關系上的狀中關系。根據這一標準,“秒殺”一詞和“席卷”屬于一類,其構詞語素具有句法上的狀中關系,應該屬于動詞,然而“秒殺”在創造之初是作為名詞出現并使用的。例如:
“在存在PK的網絡游戲中,‘秒殺一直是玩家追求的終極目標!”[6](P24)由此可見,“秒殺”具有自己獨創性的特點。這種獨創性主要表現在以下兩個方面:
1.外部結構形式方面
“秒殺”一詞結構形式上與最早產生并一直使用著的復合詞不同。“秒X”詞族中的“秒表”“秒針”屬于偏正式合成詞,其中被修飾語“X”都是名詞,而“秒”修飾限制后面的名詞。而“秒殺”以及仿造“秒殺”產生的“秒進”“秒退”“秒掉”等的第二個語素“X”卻是動詞。因此,雖然“秒殺”和“香瓜”同是名詞,但構造方式不同。
2.內部意義內容方面
通過以上的結構分析可以看出,“秒殺”在構造方式上與“席卷”相同,都是名詞加動詞,前面的名詞都是用來修飾和限制后面的動詞,兩個構詞語素形成句法上的狀中關系。此外,兩個語素組合在一起后形成的較為凝固的意義中都有一部分是源于前面名詞的引申義,即“秒殺”取“秒”字的引申義“快速”;而“席卷”取“席”之引申義“氣勢迅猛、大面積、全部”。但是,值得注意的是,“秒殺”一詞首先是作為名詞為網民所使用的。
通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秒殺”一詞的創造者在創造該詞的過程中即遵循一定的語言規則,在此基礎上又突破了規則的制約,是一種創新和突破。
三、由“秒殺”到后“秒X”階段
(一)“秒殺”的形成及發展演變過程
從“秒”到“秒殺”,雖然還存在于以“秒表”“秒擺”“秒針”為代表的“秒X”模式中,但是“秒”的性質和意義發生了很大的變化,不同于“秒表”“秒擺”“秒針”中的“秒”。因此,在分析“秒殺”之前先要理清“秒”字。
“秒表”意為“體育運動、科學研究等常用的一種計時表,測量的最小數值可達1/5秒”;“秒擺”意為“向一個方向擺動一次,需時一秒整,左右整個擺動一次,需時兩秒整的擺”;“秒針”意為“手表或鐘上用以指示秒的針”。從它們的意義可以看出,“秒”基本保持原義,在原義的基礎上與第二個語素形成意義較為凝固的偏正式合成詞。在這類合成詞中,“秒”還是有實義的詞單位。在“秒”成為“秒殺”的構詞語素后,“秒”的意義虛化了。意義虛化只是“秒”的最主要的變化,下面我們主要結合“秒殺”在語法和語義方面的發展演變展開分析。
“秒殺”產生之初是作為網絡游戲的專有名詞被網民們廣泛使用的。在這里,整個詞語強調的是從生到死的轉換過程非常快,是轉瞬之間的事情,而一秒的時間是異常短的,由此引申開來便能呈現出“秒”的引申義:“迅速、瞬間”,再與實義的詞單位“殺”相結合,意義進一步融合、凝固,這便是“秒殺”一詞的基本意義。從這意義中已經看不出“秒”字的本義,而是以一種虛化了的引申義存在并呈現在復合詞“秒殺”中。《認知語言學概論》中提到漢語中實詞虛化主要有兩個途徑,一是“詞匯意義的虛化(有別于泛化)。另一種虛化是“從詞意義到語法意義的虛化”。“秒”字的語法化過程屬于詞匯意義的虛化,即詞義由實在、具體變得空泛、模糊。近幾年,由于網絡購物的普及,“秒殺”一詞又被廣泛地應用于網購中,并成為網絡購物的專有名詞,特指網絡購物的一種特殊現象。例如:“都市女性熱衷‘秒殺掀‘懶生活新風潮。”[6](P24)在這里,“秒”虛化后的“快速”義仍舊保持著。“秒殺”還是多個領域的專門用語:
NBA比賽用語:“秒殺即為本場的最后一投,不給別人留時間,其實就是絕殺后比賽就結束。”[6](P24)
股票用語:“權證里的最后幾個交易日,在短時間內價格的大幅下跌、縮水,也稱‘秒殺”。[7]
在這些領域中使用的“秒殺”,其含義還保存著“秒”的“快速”這一虛化義。“秒”的意義虛化程度維持現狀。
當“秒殺”的使用領域進一步擴大時,它又延伸出與眾不同的新含義,詞性也發生了轉變。“新品上市時廠家自然會將其與舊產品或同類其他產品作比較,在這種情況下應運而生的‘秒殺就有了另外的含義”。[6](P25)
例如:“600MHz核心‘秒殺6220C諾基亞6720C評測。”[6](P25)從上面這個例子中可以清晰地體會到“秒殺”詞義的變化。“‘秒意為毋庸置疑地、絕對地,‘殺的義項為超過、勝過。”[6](P25)在這里“秒”又成為具有較為實在意義的程度副詞,走了一條返虛化的道路。這種逆向演變進一步推動了“秒”字向實義的詞單位的回歸。“秒”字進一步發展成為實義動詞,指為了某種目的迅速地做出行動,同時重新恢復了獨立運用的屬性。例如:“秒必得”“秒到商品真劃算” [8]
同時,“秒殺”也成為具有狀中關心的偏正式合成詞。例如:“秒殺多款小型汽車”。[1](P52)
(二) 后“秒X”
“秒殺”的新異性、獨特性、高頻使用率,極大地推動了“秒X”詞族的產生。主要有以下幾類:
1.重疊式合成詞——秒秒
這種形式出現于“秒”演化為動詞之后,兩個動詞重疊表示“一下”或“反復多次”的意思。例如:“八點已過,你再去秒秒看”[1](P53)。
2.偏正式合成詞
偏正式合成詞又包括兩部分:一部分后一個詞根語素是名詞性的,前后兩個詞根語素之間形成句法上的定中關系,如“秒速,秒幣”。在這類復合詞中,其形式與內容又回歸到前“秒X”階段,只是“秒”字在復合詞中的意義不再那么具體、實在。另一部分后一個詞根是動詞性的,前后兩個詞根語素之間形成句法上的狀中關系,如“秒進、秒退、秒射、秒出”等。這類偏正式合成詞是常規意義上的動詞,數量較前一種更多,衍生速度更快。
(三)演變規律
從以上分析中可以看出這一階段的演變規律:
1.語法演變規律
“秒”由詞匯性虛化詞→副詞→動詞
“秒殺”——“秒X”由最初的非常規名詞→常規動詞→常規動詞與常規名詞并存
2.語義演變規律
“秒”虛化的引申義→作為程度副詞,具有較為實在的修飾限制意義→具體、實在的意義與虛化的引申義并存
“秒殺”到“秒X”由表示一種方式→表示一種行為→表方式和表行為的意義并存
四、結論
本文對從“秒”到“秒X”這一現象采取分階段的方式分別展開分析。通過對各階段的發展演變過程進行的分析以及發展演變規律的總結,我們可以清晰地看到其發展演變中的常規性和超常規性。常規性主要是指按照語言系統內部固有的語言規則構成新詞,發展新義。如舊詞新義和借助舊詞構成新詞是語言系統中約定俗成的兩種創造新詞的方法,以“秒殺”為代表的“秒X”詞族的產生就是運用這兩個方法創造而成的;又如“秒”及“秒殺”等的語法性質、語義性質在動態語言系統中的發展演變也是和語言是不斷發展演變這一基本規律相符合的。而超常規性主要指在具體的發展過程中出現了與語言系統固有規律相違背的發展趨勢,主要表現在具體的發展內容上,如“秒”字在發展演變過程中由具有實在、具體的名詞變為詞匯意義虛化的詞單位再到意義較為實在的副詞單位,與常規的由實詞到虛詞的發展規律不相符,這種超常規性反映了人類思維方式和認知模式的靈活性和創新性。
注釋:
[1]劉松泉.新詞語“秒殺”[J].語文建設,2007,(12).
[2][漢]許慎.說文解字(卷七上)[M].北京:中華書局,2007.
[3]黃伯榮,廖序東.現代漢語(增訂三版)[M].北京:高等教育出
版社,2006.
[4]劉中富.實用漢語詞匯[M].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3.
[5]劉中富.現代漢語詞匯特點初探[J].東岳論叢,2002,(6).
[6]季家瑞.網絡流行語“秒殺”的語義泛化探索[J].牡丹江教育學
院學報,2010,(3).
[7]http://baike.baidu.com/view/40300.htm[Z].
[8]http://www.miaobid.com/index.htm.[Z].
(賈錦錦山東青島 中國海洋大學文學與新聞傳播學院266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