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1年,美國人斯蒂芬,莫布里搶劫了佐治亞州的一個達美樂比薩餅店,并且開槍將餐廳經理打死。這樣的案子在美國本不算稀奇,但稀奇的是,莫布里竟然為他的犯罪行為而“自豪”。案發后,他不僅向人吹噓自己的殘忍,還把“達美樂”的標志文在后背上,作為“紀念”。莫布里的暴力行為和殘忍本性令人瞠目結舌。
當時,對莫布里案的審判在美國非常引人注目。在法庭上,辯護律師試圖提出證據證明,莫布里的暴力行為是由一個基因的變異造成的,這個基因在遺傳學上被命名為MA0—A,它也被稱為“武士基因”。
當時,荷蘭遺傳學家漢,布倫納正在致力于武士基因的研究。其中,他研究了一個荷蘭家庭,這個家庭中的許多人發生了MAO—A基因變異,而且所有出現基因變異的家庭成員,其行為都有暴力和恐怖的特征。布倫納的研究為犯罪的遺傳學基礎提供了有力的依據。但是,由于當時這項研究還處于初級階段,莫布里案的主審法官拒絕將有關犯罪基因的證據應用在法庭上,莫布里最終在2005年被執行死刑。
自莫布里案以來的20年間,有越來越多的科學研究表明,基因和暴力傾向之間確實存在著聯系。還有研究發現,擁有武士基因并在兒童時期受到虐待的人,更容易做出反社會的暴力行為。但是,即便犯罪行為與武士基因有關,那么,這應該由此減輕罪犯的刑罰,還是加重刑罰呢?最近,《科學》雜志發表的一項研究正試圖回答這個問題。
為了弄清楚犯罪的生物學解釋在刑事司法系統造成的影響,美國猶他大學社會心理學家麗莎,阿斯平沃爾等人在網上對181名美國法官進行了一項匿名問卷調查。在這項調查中,莫布里“復活”了——研究者使用的案例正是在莫布里案的基礎上重新設定的:不過,問卷假設罪犯沒有謀殺,而是用槍野蠻地毆打了一名快餐店經理,并造成其永久陸的腦損傷。
調查結果發現,當法官被告知罪犯是一個精神病患者時,他們往往會將精神病看成是加重量刑的一個因素。但是,當為這種精神疾病的生物學機理提供更多的科學解釋以后,法官們的想法出現了變化:更多的人會考慮減輕對罪犯的刑罰。
猶他大學法學院助理教授特雷勒,布朗是這項研究的參與者之一,他向《中國新聞周刊》記者解釋說,在醫學上診斷為精神病,并不等于在法律上被認定為“精神錯亂”。他說,“許多患有精神疾病的人在犯罪過程中能夠區分正確與錯誤,所以即使他們有精神疾病,如果沒有達到法律上認定的精神錯亂的標準,他們仍然可能被判有罪。”布朗介紹說,無論如何,精神疾病這個因素無疑會增加司法審判的復雜性。
在猶他大學的這項研究中,辯方觀點是:由于被告患有精神病,他比常人更難以控制自己的沖動,因此應該得到從輕發落。一名認同這種觀點的法官評論說:“在我來看,在道義上,他完全應該負責任,因為他的暴力行為是有意識的。但是,由于‘先天的’缺少對正義與邪惡的區別能力,以及缺乏同情心,這一因素使得他的責任有所減輕。我堅持認為這是一個學術觀點。”
然而控方認為,正是因為被告患有精神疾病,以及缺少自我控制,他反而應該被監禁更長的時間。認同這種觀點的法官認為,他是無法治愈的,很可能再次犯罪,因此適當的判決是,對他進行更長久的關押,以保護社會的安全。
然而盡管如此,調查發現,當法官們從科學解釋中得知,精神病是由遺傳基因所導致的時候,更多的人開始考慮將其當作減緩刑罰的因素。無論生物學的證據來自辯方還是控方,法官們總體而言都會考慮減少刑罰。在此項研究中,“罪犯”的平均刑期從13.93年被減少到12.83年。
“我們的研究旨在評估,在刑事案件審判中,精神病的科學分析對被告的刑罰究竟起到了減輕,還是加重的效果。”參與研究的猶他大學哲學系助理教授詹姆斯,泰伯里對《中國新聞周刊》表示,“科學證據是否應該被用來影響對精神病犯罪的量刑,對于這個問題,我們的研究并未得出結論。”
“加重對精神病罪犯的刑罰只是出于對社會安全的考慮,但它忽略了罪犯本身的權益。”泰伯里說,“但是我們面臨的挑戰是,應該如何安置那些無法治愈的,并且可能繼續對社會造成威脅的‘先天的罪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