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每次看到老奶奶摔倒在大街上,我就知道她摔得好痛苦,我的心也跟著好痛苦好痛苦。”視頻中,《還珠格格》里的紫薇一臉悲情帶著哭腔說,“我們那么疼愛老人,憐惜老人,怎能忍心讓他們這么痛苦。”
紫薇眼淚都要下來了,上前一步握著丫鬟金鎖的手,繼續說:“你是漱芳齋的人,看到老人摔倒了你就去扶,她要是訛你,爾康會用霸氣的鼻孔鄙視她,要是敗訴了,皇阿瑪會微服出巡為你討回公道。”
畫面一轉,容嬤嬤面目猙獰的特寫出現了,她粗著嗓門接道:“你是坤寧宮的人,看到老奶奶摔倒了你就去扶,她要是訛你,你就說認識容嬤嬤。容嬤嬤會一針一針扎死她。要是敗訴了,皇后娘娘會親自在小黑屋候著她。”
這段時長6分鐘的視頻出現在網絡上后,觀者無不驚嘆:天哪!這跟原聲一樣啊!
這是網絡配音團隊“淮秀幫”的作品之一。這些惟妙惟肖的角色聲音背后,是一群80、90后的年輕人。他們利用業余時間,選擇貼近社會熱點的題目,將原本枯燥的說教,用娛樂的配音和視頻表現出來,引人大笑之余,亦期待引起人們的反思。
有網友跟帖說,這些年輕孩子,嬉笑怒罵,惡搞娛樂,但又以自己的方式,包含著他們對社會的深入關注。“就像周星馳的惡搞之下,也總有些深刻的道理一樣,如果是單純的搞笑,是沒有長久的市場的。”
善意吐槽
淮秀幫最初是一群喜歡《新白娘子傳奇》等經典電視劇的年輕人,自發聚集在百度貼吧里,調侃吐槽,偶爾有人發一個很短的搞笑視頻。
定下“淮秀”這個名字,是網友湖咯咯的主意,她是這個團隊的編劇和創意核心之一。她告訴《中國新聞周刊》,淮秀來自英文名“Y-show”,意為語音秀和創意秀。
2010年7月,淮秀幫推出《新白娘子傳奇配音——淮秀幫洗發水風波》,瞬間引爆網絡,也第一次將“淮秀幫”的名號公布于眾。這個4分30秒的視頻,在新浪視頻、優酷、土豆、56、人人網、酷六網等眾多視頻網站登上首頁,點擊率累積破五百萬,網友眾口一詞的留言只有四個字:“太有才了。”
2011年,淮秀幫又創作了《新白娘子傳奇還珠格格——經典傷不起》《少年包青天、周星馳系列——軍訓尼瑪傷不起》《新還珠格格TVB體吐槽——對不起,我們已經盡力了》等,都迅速引起關注。
吐槽一詞,源于日本,本是日本漫才(相當于中國相聲)里類似捧哏的角色,大陸延用臺灣的翻譯“吐槽”,意為:在對方的話語中找到有趣的切入點,發出感慨,或提出疑問。吐槽文化一經流入,很快成為當下年輕人的流行文化,帶有自嘲和調侃,很具波普味道,將嚴肅打破,在輕松解構之余,發表自己的意見,闡述人生的道理。
淮秀幫的成員,大多數是這樣一批熱愛吐槽的二十多歲的年輕人,他們平時分布在全國各地,通過網絡聯系,配音時再聚在一起。
核心骨干湖咯咯,是一個剛滿21歲的杭州女孩。從工商管理專業本科畢業后,她進入了一家建筑工程公司,成為家長眼中按部就班的辦公室白領。
每天的生活,家里和辦公室,兩點一線。她和所有年輕貪睡的女孩一樣,痛苦地追趕著時間,讓打卡機的嘟嘟聲順利準點響起,然后是文件報表和會議記錄,所有這一切,一點兒都不娛樂,還有些無聊。
下班后,她愛看電視,愛泡在網絡里,每次看到那些光怪陸離的新聞,她腦子里就不由自主地產生聯想,比如新聞里一本正經地討論醫改困境或者房價調控,她卻會生發些一些無厘頭的聯想。
她開始試著用自己的邏輯和語言來重述熱點話題,漸漸地獲得不少網友的關注,于是,就有了百度貼吧“淮秀幫”,重新給那些煽情或苦哈哈的電視劇填詞,嬉笑怒罵之間,引來一群志同道合的朋友。
2012農歷年前的一天,網友最姐從杭州坐火車趕到上海,這天是錄音日,幾個淮秀幫上海成員,聚在一起配音。他們沒有自己的錄音室,每次配音,都靠租借。
錄音地點在上海虹橋路地鐵站附近的一幢小高層里。樓道昏暗,推門進去,才發現是個經過改造的錄音室。林簌(網名)正坐在沙發上等他們。幾個年輕人見面便開始調侃林籟超短裙下的雙腿,嬉笑無數。
和大多數幫里成員一樣,林籟也是個80后,長發,大眼睛,本職是公司職員,說起話來中氣很足,平時不茍言笑,但一說話就有冷幽默。她最大的特點是聲線開闊,可以在一部戲里分別配多個角色,前一秒配林黛玉,后一秒就變成了賈母。
她告訴《中國新聞周刊》,最初到淮秀幫貼吧去看,只是好奇,試了幾次后,感覺湖咯咯的臺詞既緊扣熱點又輕松幽默,她漸漸認可了這個團隊,并產生了歸屬感。為了將角色配好,她和另外幾個成員還專門報名參加了上海的聲優培訓班,跟專業老師學習發聲、變聲和配音技巧。
坐在一邊的嚴夢是個白白凈凈的文靜女生,笑起來有些羞澀,她自嘲聲音不好,只能做些“拉皮條”的生意,比如,做淮秀幫的“星探”,挖掘能夠配音的網友。
反串給許仙配過音的小U(網名),還是上海一所大學的在校生,學校里很少人知道她是大名鼎鼎的網上達人。為了參加業余配音,她幾乎用去了所有課余時間。大多時間,配音和學業不會沖突,但也有例外。一次,一個視頻必須一晚上趕出來,而那天恰好她要交開題報告,為了兩不耽誤,她熬了整個通宵。
如此“敬業”,小U配許仙還有被彈劾的經歷,“有更像的,咱們這個也是競爭上崗”。
“像做新聞一樣做惡搞”
和觀看時頻頻大笑不同,每個視頻配音的制作過程都是嚴肅認真甚至有些艱難的。
最姐說,要做出好作品,得下功夫。先創意,再構思,寫臺詞的過程,還要考慮契合原音的嘴型,創作過程非常吃力。“這和相聲類似,要追求一個‘笑’果,而且不是語言本身的調笑,要在對時事熱點本身的揶揄中實現,這更需要花心思。”
配音視頻中有唱有說,為了達到最好效果,往往一個角色會找兩人來配,《新白娘子傳奇》的很多段子,都是如此完成的。
被稱為淮秀幫另一經典的《漲工資體群星總動員——加薪何時有?》制作過程就是這樣。這段視頻長達15分零4秒,一氣呵成,鏡頭切換流暢自然,臺詞寫得既真實又幽默,當然,最絕的是配音,和影視原音相差無幾,網友紛紛評論:太強悍了!
老版《還珠格格》里有一段情節是,小燕子被翰軒棋社抓去當苦工,每天擦地洗衣服做各種雜事,只能啃個窩窩頭,淮秀幫借用了這段鏡頭。
小燕子嘴里咬著泛黃的窩窩頭,擦完地后蹲在水桶邊洗衣服,邊洗邊獨自感傷,畫外音旁白道:“前不見升職,后不見漲薪,念錢包之空空,獨悵然而涕下。”
畫面一轉,《情深深雨》里的林心如出現了,帶著瓊瑤劇特有的悲情對白語調,她欲哭無淚地說:“今天發了工資,還是可憐的三塊八毛四分,我每天給老板端茶送水,沒事兒還要被他叫去洗衣服,可是說到漲工資他就假裝不認識我。”
接著,是《唐伯虎點秋香》里的周星馳,他蹲在地板上,一邊敲著一只破碗,一邊說著一長串貫口:“秉老板,小人工作勤勤又懇懇,每天加班到10點,生活累無邊,周一到周五,鋤禾日當午,汗滴還沒禾下土,通知周末繼續苦,我爺爺跟我來翻臉,陪家人吃飯沒時間,我奶奶罵我不體貼,接個電話就稱沒有電,其實只是沒時間,沒時間……”最姐告訴《中國新聞周刊》,配唐伯虎的這段貫口,敲斷了好幾根筷子,還打破了一只碗。為了能將獨白說到位,試了幾次后,幫里決定,增加一人來專職敲碗(敲碗人員,還正式列在了演職員名單里)。不過這些折騰都沒白費,配音錄完,效果非常理想。
除了配得像、反映心聲,淮秀幫的配音作品能得到廣泛傳播,還在于他們緊跟社會熱點問題,用他們自己的話來說,“像做新聞一樣做惡搞”。
針對公務員考試火爆和高考填報志愿的問題,他們制作了《高考報志愿特輯》和《小燕子紫薇考公務員記(上、下集)》。一段時間,食品安全成為社會普遍關注的問題,他們又制作了《食品安全特輯之吃啥好捏?》。2011年底,國內校車事故頻發,《還珠格格——〈校車爭霸賽〉》又適時推出。
最新作品《2011十大事件大盤點》,集中反映了他們的創意和操作能力。整個編劇由湖咯咯完成,涉及到房價,日本地震引發國內搶鹽潮,電視翻拍穿越成風,老人摔倒扶不扶的撐腰體,動車事故“信與不信”的笑柄,李剛李雙江事件,神八天宮對接,過年回家買票愁,海歸與張紹剛的沖突,以及趙本山缺席春晚。
持續推出作品,淮秀幫引起了專業配音界的關注,2012年1月17日,淮秀幫配音主創TomFu、孟憲、林簌、穸魚幽等在上海錄制湖北衛視《中國范兒》特別節目,與著名配音演員童自榮搭檔配音,童自榮為淮秀幫題詞“淮秀幫,為藝術而加油!”
淮秀幫火了之后,有些網站找到他們,期望商業合作。但是他們比較謹慎,“不能把自己的牌子砸掉”。
有度,有善
網絡視頻惡搞的鼻祖,是2005年末胡戈的“一個饅頭引發的血案”。從彼時起,中國互聯網視頻惡搞風云四起,也良莠不齊,從方言配音到電影剪輯,從影視作品里的人物到現實生活中的名人。為此,某門戶網站還專門評選過“中國網絡惡搞視頻終極排行榜”。
但在很長一段時間里,網絡視頻惡搞多限于網友的自娛自樂,直到最近兩年,這種娛樂方式開始漸漸向公眾日常生活轉向,并成為一種新的針砭時弊的方式,他們用生動幽默詼諧的方式,反映嚴肅的問題,講述人生的道理,諷刺不良的社會現象。
網絡視頻配音也漸漸形成了一個不小的圈子,各種團隊風格不同,規模不一。
比如,“社團懷舊配音聯盟”,是個更為龐大、更為松散的網絡群體,有時聯盟成員也會參加淮秀幫的錄音。
還有單人單干的。最近火起來的“配音小夏”,在年前推出《春節回家難不難》,迅速引爆網絡。大年初三那天晚上,她坐在家中和父母一起上網,看到自己的那則視頻點擊率超過20萬時,開心極了。在后來的幾天,她又做了續集《春節那點事兒》,再次引發關注。
小夏今年24歲,沈陽人,原來是懷舊配音聯盟的成員,“我更愿意獨立做視頻”。 小夏告訴《中國新聞周刊》。《春節回家難不難》這則配音,是基于她從北京買票回沈陽的親身經歷——電話打不通、網絡登陸不上,再結合網上看到的一些新聞,用《還珠格格》《泰坦尼克號》《新白娘子傳奇》《美人心計》這些影視片斷配音而成的。
和淮秀幫齊名的另一個配音團體叫胥渡吧。
胥渡吧的創始人是出生于1990年代的南京小伙子胥渡,當時還是北京科技大學設計專業的大四學生。這個戴著黑框眼鏡長相斯文的男孩,最拿手的配音角色是老版《西游記》的唐僧。
和淮秀幫相似,他們的作品也以關注時事熱點為主,比如《春運來啦》《童年經典盤點各種體》《許仙穿越揭發地溝油》等。
小俏妞是胥渡吧主要成員之一,她生于1988年,本職工作是配音導演的私人助理。她曾是淮秀幫的成員,后來“跳槽”轉到了胥渡吧。這些松散的網絡結合團體,對成員的進出都沒有嚴格的限制。
小俏妞目前身在廣州,她告訴《中國新聞周刊》,她是胥渡吧的第一個女配音員,一度包攬了所有女性角色,直到另一位網名為“撫琴的小蝶”(下稱小蝶)加盟。
小蝶2009年畢業于山東理工大學學前教育專業,如今是名幼兒園老師。通過小俏妞的介紹,小蝶加入了胥渡吧,第一個角色是和她年齡氣質相差極大的容嬤嬤。和所有非專業配音的業余愛好者一樣,小蝶所有的配音技巧都是自己琢磨出來的。“容嬤嬤的配音,語氣、咬字、停頓,都是關鍵,但我是看《還珠格格》長大的一代,對這些非常熟悉,一閉上眼睛,腦子里就有了。”小蝶說,“但在配林黛玉時,喉部就要收一點,氣聲方面更多一些。”
如今胥渡吧逐漸走出與淮秀幫不同的道路,胥渡期望早一點成立專業的公司,進行正規的商業化運作。
在淮秀幫的成員看來,胥渡吧已經開始走草根明星路線,不斷參與各個電視臺的節目錄制,拋頭露面,并在作品中加入廣告和商業元素,這些是淮秀幫還不能接受的。
但無論是否向著商業化發展,最讓人津津樂道的,還是他們那些直擊社會問題的作品,比如小俏妞的《佟湘玉遇到開發商》。
“如今的原則是,緊扣時事,關注社會,臺詞有度,不為惡搞而惡搞。”胥渡說,只要心懷善意,惡搞也可以是善良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