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一場被告積極應訴、卻又不特別在意輸贏的官司。原因只有一個:作為“衙門”的WTO,它重視的是打官司的程序和規則的公平。而結果是否公平,原告和被告的衡量標準不一樣
擺事實、講道理,求公平、爭輸贏,是打經濟官司的一般邏輯;而判決結果猶如道義和利益的路標。但是,在世界貿易組織(WTO)里打國際大官司,并沒有這么黑白分明,而更多是各講各的道理、各說各的公平;輸贏的面子已經不重要,守住自己的利益,才是最要緊。當前中國在WTO應對美國、歐盟和日本的聯手上訴,沿用的就是這個邏輯,用官方的說法,叫作“主動應訴”。稀土官司的由來
今年3月13日,美國、歐盟和日本就中國稀土等原材料出口限制措施訴諸WTO爭端解決機制。三方稱,中國針對稀土、鎢、鉬的出口配額、出口許可證和出口限價措施,違反WTO規則以及中國加入世貿組織議定書。同一天,美國總統奧巴馬在白宮發表演講:“今天上午,我們又往前走了一步。我們向中國提出了新的貿易訴訟——日本和歐盟也加入了我們的行列。”
“又往前走了一步”,那么往前的目標是什么?用奧巴馬自己的話說,這條路的目的地,是“提升美國在全球經濟中的競爭力”。為了實現這個目的,美國政府要“平整競爭場地”。由于世界各地的不公正的貿易行為讓美國的好工人、好企業和好產品無用武之地,奧巴馬兩周前成立了“貿易執行機構”,“積極調查世界各個角落的貿易不公正行為”。中國的稀土產業政策,成為奧巴馬眼中的“不公正貿易行為”,因此,美國要到WTO討公道。
稀土有工業維生素之稱,是軍事、航天、汽車、新能源、以及現代信息工業產品中必不可少的原材料。它不是大宗商品,卻能起到“四兩撥千斤”的重要作用。在鋼軌的制造過程中,如果加入稀土材料,成品的韌性、延展性和抗腐蝕能力都能大幅度提高。再以手機為例,如果沒有稀土材料制作的袖珍耳機和振動馬達,上世紀90年代功能單一的“大哥大”不可能瘦身成為巴掌大的智能手機。
美國是高科技產品制造大國,也是稀土材料的消費大戶,而全世界90%以上的稀土原料來自中國。按照奧巴馬的邏輯,中國稀土原料是否持續、充分、廉價出口,關乎美國高科技產品制造業。但是,中國有自己的國情。由于國內企業惡性競爭、競相壓價,廉價的稀土原材料供應了世界市場二十年。目前,中國的稀土資源儲量僅占全世界儲量的23%,卻仍然承擔了世界90%以上的供應量。由于多年來只重視原材料的開采和初加工,國內企業到現在不掌握高稀土應用產品的生產技術。再加上長年稀土開采、冶煉和分離過程中造成的巨大環境污染,中國稀土產業的發展模式難以為繼。
近幾年,中國對稀土的開采、生產和出口執行了嚴格的管理和整治。隨之而來的是稀土出口量減少、價格上升,全世界稀土消費國家都感受到了中國產業政策調整的影響。與此同時,中國立足產業升級,鼓勵外商投資稀土高端應用及裝備制造產業,希望通過與西方高技術企業合作生產,“干中學、用中學”,并借此延伸稀土產業鏈條,從偏重原料開采加工走向高技術含量的產品制造產業。
而這在美、日、歐盟看來,是不公平的貿易行為。奧巴馬說:“我們要讓生產高科技產品的公司留在美國……在美國生產高級電池和混合動力汽車至關重要,我們不能無動于衷地看著這些企業外遷。我們必須控制未來的能源,決不能讓能源工業到那些違反規則的國家里扎根。”
中國對美國、歐盟、日本在WTO的聯合訴訟早有準備。奧巴馬發表講話前的一天,中國工業和信息化部部長苗圩接受了新華社記者專訪。他說:“我們也在積極準備,如果一旦被起訴,我們要主動地去應訴,要去說明這方面的情況。”苗圩還表示,工信部將繼續按照國務院的要求,總體上按照可持續發展的思路推進稀土行業的整合。
由此可見,從一開始,中國就沒有把官司輸贏放在應訴的首位。3月19日,路透社發表分析文章指出:“北京的戰略不再是保住市場份額,而是著眼于增加稀土的附加值。在今后十年里,全球市場供應仍將從緊。但是,無論WTO如何裁決,中國沒有必要對自己的戰略進行任何調整。”
根據WTO爭端解決機制相關規則,爭端各方需在60天內進行磋商,爭取消除分歧。如磋商失敗,提出要求一方可要求在WTO爭端解決機制下成立專家組予以調查。4月25日、26日,中美歐日四方在日內瓦進行了兩次磋商,結果失敗。6月27日,美歐日提出設立專家組的請求。7月23日,WTO接受了該請求,設立專家組對中國進行調查、審議和裁決。專家組將于8月以后開始確定成員并進行審理。專家組一旦認定中國限制稀土出口違反世貿規則,就將建議中國加以改進。中國如果不服專家組的裁決,可向負責終審的WTO上訴機構提起上訴。
稀土官司已經打了五個月,要見分曉還需一兩年時間。
公平的標準
在過去的五個月中,中國的立場沒有絲毫改變。這是一場被告積極應訴、卻又不特別在意輸贏的官司。原因只有一個,作為“衙門”的WTO,它重視的是打官司的程序和規則的公平。結果是否公平,原場秩序、扭曲市場價格;而另一方面,美國的稀土巨頭,卻對中國政府表示理解和認同。這一現象的背后,恰恰是市場在起作用——中國整治國內稀土行業,讓美國唯一的稀土企業起死回生,梅開二度。
位于加利福尼亞州莫哈比沙漠的芒廷帕斯稀土礦山,是目前中國之外唯一開采、冶煉稀土的大型企業。芒廷帕斯礦山屬于美國鉬礦公司,該公司的董事長和首席執行官馬克·史密斯絲毫不掩飾對市場前景的樂觀。他說,中國目前供應了全世界97%的稀土需求,而鉬礦公司是剩下3%的供應者。到了年底,鉬礦公司希望把市場份額擴大到三分之一。“這是一個簡單的算術問題。中國只有30%的資源,卻曾經幾乎滿足了100%的世界需求。這個供應量不可能持續。”史密斯告訴記者,中國對鉬礦公司的重新生產和擴張十分支持,“如果中國意圖擾亂世界市場,為己謀利,何必幫助自己的競爭者呢?”
告和被告的衡量標準不一樣。
那么,貿易公平,標準何在?中國制造的輪胎價格低廉,大量出口美國,美國進行反傾銷制裁。而稀土,美國的訴訟理由是產品不夠廉價,供應量不足。在美方的邏輯中,不變的標準是美國國內的就業。輪胎多了、便宜了,國內企業開工不足,工人下崗,稀土少了、貴了,國內企業可能轉移到原材料產地,國內還是開工不足,影響就業。
在稀土問題上,出現了一個有趣的現象:一方面是美國政府忙著狀告中國干擾市
當前,鉬礦公司正在積極擴大生產能力,芒廷帕斯礦山到處是新設備和在建的廠房。其擴建項目名日“鳳凰計劃”,似乎孕育了鳳凰涅槃重生的含義。而它的歷史,足可以警示世人中國整頓稀土行業的必要性。
芒廷帕斯早在1952年就投入生產,稀土產量曾一度占全世界的70%以上。在上個世紀七八十年代,生產彩色電視機屏幕所用的稀土材料一度被芒廷帕斯壟斷。后來,中國稀土產量迅速增加,內蒙古的白云鄂博取代了芒廷帕斯世界第一稀土礦的位置。1998年,芒廷帕斯稀土分離廠廢水泄漏,污染了周邊河流,分離廠被迫關閉,但是開采并沒有停止。上世紀90年代后期,中國稀土價格便宜到美國人開礦不如進口的地步。價格原因加E環境問題,促使芒廷帕斯礦山在2002年停產。如今,重整旗鼓的芒廷帕斯不愿意提當年的環境問題,而是把停產的原因歸結為“2002年尾礦堆存許可證到期”。
所謂尾礦,就是將礦石破碎,分選出高含量稀土成份精礦后的廢棄礦石。由于稀土礦含有放射性物質,尾礦的堆存也是環境問題,處理成本很高。在我國內蒙古的白云鄂博礦區,尾礦堆存在了150公里外的包頭近郊。其中的歷史環境欠賬,也是目前稀土行業整治的重要原因。
白云鄂博礦山首先是鐵礦,稀土是伴生礦。半個世紀前,蘇聯專家幫助中國發展鋼鐵工業,將鋼鐵廠的位置選在了當今的包頭,因為那里靠近黃河,解決了工業用水的問題。尾礦的堆存,采用了平地筑壩的方式,就近解決。于是,就有了鋼鐵廠附近方圓10平方公里的尾礦庫。隨著時間的推移,人們逐漸認識到了稀土的重要性,而分離、冶煉稀土產生的大量廢水和廢渣也排入尾礦庫,其中含有大量的酸堿有害物質。半個世紀前設計的尾礦庫沒有做防滲處理,因此尾礦庫周邊的地下水受到污染,五個村子的居民需要整體搬遷。在包頭市政府的規劃中,尾礦庫也將封閉。未來的尾礦堆存,將放在150公里外的白云鄂博礦區。
包頭市經濟和信息化委員會副主任孫連坤告訴記者:“過去,在稀土的生產過程中,我們更多是注重原料的生產、原料工藝的提升,但在應用產業發展方面,我們相對比較滯后。下一步我們要通過大力發展稀土應用產業,提升整個稀土產業的整體水平和它的附加值。我們要用稀土產業帶來的收益,去進行礦山自然資源的恢復,對稀土上游產業更好地開展環境治理,使我們整個稀土產業能夠實現綠色發展,即可持續發展。”
環境成本,是普通人生活水平提高和生活環境質量提升帶來的成本。美國產品比中國產品價格高,包含了美國工人的生活質量和環境的高標準。政府為百姓謀利益無可厚非,但是將環境成本轉嫁到欠發達地區,再冠以貿易公平的名目到WTO去講道理,這個道理即使在WTO里講通了,中國也不可能接受。
這就好比兩個人比武,拿著槍的對拿著大刀的說,為了保證公平競爭,你只能用大刀。另外,我們自己家的火藥太貴,你們家火藥便宜,必須賣給我,我造子彈用。而拿著大刀的則反問,我怎么就不能自己造槍造彈藥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