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同學說話時喜歡用俗語,可時間一長,就覺得不新鮮了。如果能給俗語來個大變身,讓它變得不俗,你的語言就能讓人耳目一新,拍手叫絕啦!
“黃泉路上無老少”
技巧一:把俗語的組成部分進行另類解讀。
著名演講家邵守義生前為演講事業鞠躬盡瘁,卻一直樂觀幽默,讓人敬佩。朋友勸他注意身體,邵老說:“黃泉路上無老邵。”
【賞析】“黃泉路上無老少”講的本是自然規律,邵老卻把其中的“老少”諧音為“老邵”,幽默地表達了自己熱愛生活、堅強自信的人生態度。
用一用:這次省數學比賽,吳青和同校的兩個競爭對手同時入圍,當有人問他對另外兩人的看法時,你認為他應該怎樣回答?
可以這樣說:每個人身上都有值得我學習的地方。古人說“三人行,必有我師”,我覺得“三人行,都是我師”。
也可以這樣說:_________________。
“當一天和尚撞一天鐘”
技巧二:從另一個角度解讀、使用俗語。
一次,記者問全國勞動模范李子淵:“你有座右銘嗎?你是怎么理解的?”李子淵說:“我沒座右銘。俗話說‘當一天和尚撞一天鐘’,我沒將它作為座右銘,但我對它有不同的理解——既然當了和尚,就必須撞鐘,這是你的職責,不能占了撞鐘的位置而不撞鐘,或者撞不響。盡職盡責是做人做事的基本原則。”
【賞析】李子淵的這段話,把俗語“當一天和尚撞一天鐘”用出了新意,恰當地表達了“盡職盡責”的基本原則,可謂言簡意賅,才智俱佳。
用一用:學校大掃除,衛生委員在班里分配任務,請替他想想,該如何翻新俗語“各人自掃門前雪”?___________________。
“西方不亮東方亮”
技巧三:變動俗語語序,賦予它新的意義。
2009年兩會期間。胡錦濤總書記參加廣東代表團審議,與代表們共同分析國際金融危機給廣東經濟發展帶來的挑戰和機遇。總書記指出:“我們出口遇到的困難比較多,但并不是說沒有潛力,過去說‘東方不亮西方亮’,現在我把它改了一下叫‘西方不亮東方亮’了,歐美市場不行了,咱們還可以開發東南亞、南亞、中東、海灣、非洲國家的市場,鞏固和開拓國際市場。”
【賞析】總書記巧妙變俗語“東方不亮西方亮”為“西方不亮東方亮”,只是變換了“西方”“東方”的順序,就顯示了他高屋建瓴的眼光、卓然不群的口才以及更新觀念、轉變思路的大智慧。
找一找:你能找出幾個變換順序就能承載新意義的俗語嗎?
、 、
用一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怎么樣,俗語“變身”以后,是不是還挺有意思?如果你想練好口才,可以翻開俗語辭典認真琢磨,你會發現,很多俗語都能變身,成為你交際的“點金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