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2年10月9日,“創富先鋒—— 2012中國郵政儲蓄銀行創富大賽”上海賽區啟幕。2010年在廣東試點、2011年推廣到15個省區的“創富大賽”終于進駐中國經濟最中心的城市——上海。
贏得這次比賽的創業者,將得到最高2000萬人民幣的融資支持。就目前報名情況看,今年擴大參賽省區之后,參賽者人數可能會超過去年10萬人的報名人數。
在2012年“中國制造”被“蕭條危機”籠罩的灰色形勢下,這超過10萬個創富夢想顯得生機勃勃。
新世紀以來,年輕人沉浸于“公務員熱”、中小企業主為“融資難”“出國潮”焦慮,上世紀80年代熱血沸騰的鄉鎮創富熱、國企改革風、90年代激情昂揚的“下海熱”以及隨后的互聯網創業潮,似乎黯淡了許多。
以銀行作為背景的這種“創富大賽”,會否是新一輪全民創富熱潮的預演?
1652億元背后的夢想
2012年3月決出的“2011創富大賽冠軍榜”包括:福建賽區“汀州酒狂”林劍波的“汀州客家生態休閑酒莊”;安徽賽區李洪的“糧食安全倉儲物流裝備制造技術研究及產業化”;廣東賽區張宋的“四季綠農產品”,北京賽區張書蘭的“平谷大桃銷售”;黑龍江賽區陶相臣的“自動化鮮玉米剝皮機”;山東賽區孫欽仁的“誓諾 三農信息站”;遼寧賽區馬羿的“遠紅外速熱采暖器”;江蘇賽區“沛縣大學生村官創富先鋒隊”的“郵儲銀行+大學生村官+農戶”三位一體創富模式。
這些勝出者的基礎是近10萬人的民間創富群體,其中合格報名者為88960人。據郵儲銀行公布的數據:2011年為獲獎選手提供貸款近2億元,為未獲獎者提供貸款超過36億元。在舉辦創富大賽期間,郵儲銀行為小微企業提供貸款1652億元。
郵儲銀行上海分行行長敬宗泉說,截至2012年9月底,上海分行存款規模突破1100億元,在上海有460家分支機構,該行小微信貸余額從2010年末至2011年末增幅為235%。
郵儲銀行的選擇
給大企業貸款,成本低風險小回報高,而給小微企業貸款則要花費大量人力資源,對銀行風控體系考驗巨大。因此,銀行多數“嫌貧愛富”。
數位參加這次啟動儀式的郵儲銀行總行負責人強調,加強對小微企業的支持,“是對黨中央、國務院破解中小企業融資難部署的積極落實”。
對于郵儲銀行而言,發展小微企業貸款不僅僅是對中央意圖和社會責任的落實,同樣是市場競爭的自然需要。
2007年改制成立的中國郵政儲蓄銀行目前存款余額超過4萬億元,居全國第五,資產總規模4. 5萬億元,居全國第六位。盡管規模并非最大,但郵儲銀行擁有的營業網點卻是國內規模最大、覆蓋面最廣,達3. 8萬多個。這樣的覆蓋面和對農村、社區的深入,如果尋找到合適的模式,凸顯核心競爭力,則可能在與其他大銀行的競爭中取得足夠話語權,并制約農信社體系的追擊。
創富大賽的最大價值
“創富大賽”最大的價值,或許還不在于提供多少貸款給創業者,而是激發新一輪全民創富熱潮。
上世紀80年代改革開放初始鄉鎮企業創富熱潮和國企改革曾鼓舞人心, 1992年鄧小平南方講話則在中國再次掀起全民創富熱潮。90年代初的這一批人,基本形成了現在絕大部分中小企業群的主力軍。下海大潮在2000年左右還有一次較大規模的余波,與當時的互聯網創業熱潮相互輝映。
然而近年來,下海熱逐漸退潮,年輕人更傾向于選擇穩定的體制內工作。此次郵儲銀行“創富大賽”在這個時機興起,不僅給十萬參賽者以希望和資金支持,更是對社會風氣的一種恰當平衡。它或可成為新一輪全民創富熱潮的起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