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實上,僅是學習和工作,無論多么繁重,并不會輕易讓人感到疲勞。這聽起來是不是很不可思議?然而,科學家的確通過實驗證明:當大腦工作時,血液通過,人絲毫不會有疲勞現(xiàn)象的發(fā)生!
劍橋大學心理學教授大衛(wèi)·法林頓博士說:“很多人,常常以為是自己體能上的過度操勞引起了疲勞感,實際上,這并不是最主要的原因。憂慮、緊張、心煩意亂,才是引起我們疲勞的三大原因。所以,在平時的學習和生活中,盡可能使自己放輕松好了。”
現(xiàn)在,讀到這里,你可以暫時停下來一會兒,檢視自己。當你在看這篇文章的時候,你是不是正對著它皺著眉頭?你有沒有發(fā)覺自己兩眼之間的肌肉正開始緊縮了起來?你是不是很舒展地坐在椅子上?還是緊繃著雙肩,像一支上了箭的弓?除非,你的身體能變得像一團棉花般柔軟、松弛,否則,你就是正在制造自己肌肉上的緊張和精神上的疲勞感。
為什么大多數人在從事工作、學習的時候,會不自覺地制造出這些不必要的緊張呢?癥結就在于——幾乎全世界的人都認為,工作、學習起來認不認真,關鍵在于自己是否有一種努力、辛苦的感覺,否則,就根本算不上“努力”,根本算不上“刻苦”。因為這樣的一種認識,當我們聚精會神從事某一件事情的時候,總會習慣性地繃緊肩膀,皺起雙眉。我們下意識地要求自己的肌肉擺出一副謹慎非常的姿態(tài)。殊不知,這其實與我們的大腦是否在用心工作一點關系也沒有!
那么,該怎么做才能更好地放松自己呢?是先從大腦開始,還是從神經開始?告訴你,通通都不是。你應該從肌肉開始學會放松。說得更為具體一點,假設我們可以先由眼睛開始。靜靜地閉上雙眼,默默地對它說:“放松,放松,不皺眉頭,不皺眉頭……”如此,重復大約一分鐘。
現(xiàn)在,你是否感到自己兩只眼睛之間的肌肉開始聽話了?一只隱形之手似乎已經將你的緊張感揮之而去?沒錯,這一效果發(fā)生得近乎神奇。就在剛才那一分鐘的時間里,或許你已尋找到了自我放松的秘訣所在。同樣的方法,可用于頸部、顎部、臉部、雙肩乃至全身的任何部分。但是,關鍵的一個器官還是“眼睛”。芝加哥大學的賈可布森博士發(fā)現(xiàn):一旦,我們能放松兩眼之間的肌肉,就能有效地消除全身的緊張。其理由是,眼睛所消耗掉的能量為全身能量消耗的四分之一。許多人常常因為“眼疲勞”而導致視力下降,也主要是因為他們在有意無意間增加了平日里眼睛的緊繃性。
下面有兩個方法,它們或許可以幫助到你在學習中如何放松自己:
一、隨時讓自己的身體保持像一只貓一樣的松弛。你見過睡在暖洋洋的陽光下的小貓咪嗎?沒錯,它全身軟塌塌的,就像是一團棉花。很多熟諳瑜伽術的專業(yè)人士都說過:要想精通“松弛術”,就要學一學成為懶貓的藝術。是啊,我們的確從未見到過一只疲憊不堪或是因無法入睡而備受折磨的貓,對嗎?
二、盡量在自己姿勢感到舒適的情況下進行學習。身體的活動節(jié)奏和提高學習效率有著很大關系。美國教育學家認為:有規(guī)律地活動活動身體,聽一聽悅耳、動聽的音樂,不僅可以激活大腦的敏感度,還可以增強大腦的記憶力和理解力。長期以來,我所認識的很多學生,只知道長久地一動不動地坐在桌子前學習。這種做法嚴重地消耗了他們學習的心理能量。只要懂得一點生理學的人都知道:一個人,要是能以自己最舒服的姿勢去做事,就一定會給自己帶來行動上的高效率。所以,尋找到一種自己最舒適的姿勢,才能極大地提高學習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