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日,中國國務院正式批復同意西部大開發“十二五”規劃,其中提出,“十二五”期間,西部地區經濟增速和城鄉居民收入增速雙高于全國平均水平。“西部”,將成為中國下一步發展的熱詞。
在上世紀60年代中日邦交尚未正常化時即進入中國市場的日本“百年老店”日立公司,早已看到中國西部大發展帶來的機遇。
“我認真看了中國GDP在各個地方的分布情況,發現其中53%來自沿海,38%來自中西部,8%來自東北——這表明,中國經濟今后最有發展潛力的地區是中西部”,日立公司常務董事、中國總代表大野信行在重慶對《瞭望東方周刊》說。
為了讓中國中西部地區更好地了解日立的綜合能力,日立公司于今年2月9日至10日在中西部重鎮重慶舉辦了“日立展2012”,從節能減排、信息通信、產業設備和日用家電四個方面展示了讓日立技術融入到中西部大開發的決心。
以“社會創新”服務中國城市化進程
2008年全球金融危機的余波和2011年的東日本大地震導致很多日本大公司2011年的財報數字處于低迷甚至出現巨額虧損,而另一方面,同樣在2011年遭受了地震、泰國洪水等自然災害,同樣面臨著日元升值、出口舉步艱難的困境之下,日立公司則盈利了2000億日元,三菱電機盈利1000億日元,東芝也有650億的純利。
日本企業(中國)研究院秘書長顏志剛對《瞭望東方周刊》說,日立和三菱電機、東芝等盈利日企有一個共同點,即業務內容與發電、電梯、建筑機械、醫療器械等行業關聯較大,“這部分業務在新興國家有很大的市場,給了他們發展的空間”。
“更特別的是,日立公司是極少數的在社會基礎設施和IT業務兩方面都有領先優勢,可以將兩種服務融合在一起的企業。我們不僅能夠提供一流的社會基礎設施服務——從挖掘機、礦山用大型運輸機械,到高樓電梯、城市快速交通車輛及管理系統,水處理系統,電力系統,還能與IT緊密融合起來,形成日立的‘社會創新事業’,服務中國高速發展的城市化進程”,大野信行總代表對《瞭望東方周刊》說。
中國是目前世界上城市化規模最大、進程最快的國家,2011年城鎮人口占總人口比重首次超過農村人口,城市化將成為繼工業化之后的社會經濟發展新引擎。
與此同時,“在2006年至2011年間,中國經濟以GDP年平均增長率10%左右的速度實現了高速發展,預計在2012年,中國GDP增長率仍將達到近10%的水平。今后,預計除了沿海地區之外,包括東北和內陸地區在內的中國廣大地區,都將進一步健全電力、交通、水處理、IT等社會基礎設施的建設,繼續呈現內需旺盛的強勁走勢”,日立公司相關負責人告訴本刊記者。
日立的重要目標之一,正是以自己在“社會創新事業”方面的優勢技術,為內需旺盛的中國提供城市化解決方案。
為什么選擇重慶
日立公司之所以選擇在重慶召開“日立展2012”,也是大有深意的。
在2月9日的“日立展2012”展會上,重慶市童小平副市長在發言中特別強調,重慶的GDP在2011年已經超過了1萬億元。中國目前躋身“萬億俱樂部”的省市主要集中在沿海地區,在中西部只有重慶一市實現了如此大的經濟規模。
而且日立公司早在2005年就已經跟重慶結緣。重慶是山城,市內平地少,山坡多,順暢的市內交通對于重慶的發展至關重要。
“2005年,我們第一次把單軌列車系統的相關產品和技術帶到了重慶”,日立(中國)有限公司公關部副部長稻見浩對《瞭望東方周刊》說。單軌列車在重慶被稱為輕軌,簡潔的車體和軌道非常適合重慶多山的地形,橫穿整個重慶市,一直延伸到機場,非常安全、現代、便捷。
更重要的是,重慶的發展目標也與日立公司有不謀而合之處。在本次日立展會上,重慶市政府的一位官員告訴記者,今后重慶將重點打造“云計算”中心,每年的服務器、電腦、交換機的產量將能達到2億臺——這意味著在北京、上海、廣州之外,一個新的互聯網中心、計算中心、數據庫將在重慶建立起來,目前已有數家大型數碼硬件組裝企業“搬家”到了重慶。
“日立是一家在IT、數據存儲方面具有獨到技術和生產能力的企業。”日立(中國)有限公司常務副總經理渡部芳邦對本刊記者說。
現在,為了開拓以重慶為龍頭的中西部市場,日立已經做好了準備。在信息技術方面,日立有數據庫、云計算、存儲器方面的優勢技術。在環境技術方面,日立也非常擅長于家電回收、水處理、節能等技術,隨時可以運用在重慶這樣的新工業城市。

“中國事業戰略2015”
展會期間,日立公司發布了“中國事業戰略2015”,決心在2015財年將中國市場銷售額提升到1600億元,是2010財年的1. 6倍。“這是一個超過中國GDP增長率的巨大目標。”大野信行告訴《瞭望東方周刊》記者。
更具體來說,日立將“充分發揮集團協作效應,加強與地方政府和企業在節能環保領域的合作,進一步擴大電力系統、鐵路系統事業的本地生產,通過以上及其他措施,推動中國事業的本地化”。
更重要的信息是,中國市場的重要性在這個百年跨國公司的版圖上將進一步提升。“日立集團目前的國際化比率為43%,2012財年將超過50%。這其中中國大陸市場占13%,是目前日立最大的海外市場,2015財年計劃把這個比例提升到17%。如果把臺灣地區市場加入進去,大中華區的比率將達到19. 5%左右。”大野信行說。
大野總代表還向本刊透露,從2012年4月起,日立集團在中國將新設“中國亞太區總裁”一職,坐鎮北京,負責中國及亞洲地區的區域戰略制定。
與此同時,日立準備在現有150余家在華集團公司的基礎上,進一步將其中國地區總部——日立(中國)有限公司的營業機構從現在的12處擴大到16處,主要選擇的地點也將在中西部地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