髕骨骨折怎么辦
上海劉某讀者來電說:我是髕骨骨折,現在腳面發麻是怎么回事?
答劉某讀者:
髕骨骨折一般不會傷及神經,當然也有少數病例可能會傷及隱神經或者腓淺神經,引起上述癥狀。是否合并有膝關節及周圍的損傷,需要做進一步檢查譬如肌電圖才能確診;如果不是局部損傷的原因,建議檢查腰椎,可能是椎間盤突出或膨出壓迫坐骨神經引起的癥狀。治療方法通常有保守治療石膏外固定或者手術切開復位內固定。骨折康復鍛煉是治療過程中不可缺少的一個重要環節,應以主動功能練習為主,注意動作協調,循序漸進,活動量由少到多,活動范圍由小到大,切忌采取任何粗暴的被動活動。
1.傷后早期疼痛稍減輕后,即應開始練習股四頭肌等長收縮,每小時不少于100次,以防肢四頭肌粘連、萎縮,伸膝無力,為下地行走打好基礎。如無禁忌,應隨時左右推動髕骨,防止髕骨與關節面粘連。練習踝關節和足部關節活動,用力、緩慢、盡可能大范圍地活動足趾,對于促進循環、消退腫脹、防止深靜脈血栓具有重要的意義。
2.傷后一個月,可根據情況由醫生決定開始關節活動度練習,不然膝關節將來可能會僵硬,影響患肢的下蹲功能,給生活帶來極大不便。
在家康復也要認真鍛煉。①坐在床沿,膝蓋后方墊實,由他人掌握好力量慢慢向下壓腿(就是屈膝),一定注意不可使用暴力,角度、力量要循序漸進,或者在腳背放一適當重物,如枕頭等,自己用力屈膝、伸直,再屈膝、伸直循環。②平躺在床上,患肢伸直抬高與床面垂直,自己用力或他人幫助屈膝、伸直。③站立于床邊,手握床沿,自己下蹲屈膝。
膝關節屈膝最少要達到110度左右才能滿足人的正常生活需要。骨科的治療原則是復位、固定、功能鍛煉,三者缺一不可。
上海市第十人民醫院 主任醫師 朱裕昌
當心過敏反應“姍姍來遲”
廣東茂名董某讀者來信說:前些天我因扁桃體發炎,醫生建議輸青霉素治療。用藥前做皮試為陰性,但輸液后第二天我出現手心發癢發紅、臉面發燙的現象,而且臉上還冒出很多“青春痘”。醫生說是過敏。我以前用青霉素前,做皮試也為陰性,為什么還會發生青霉素過敏呢?
答董某讀者:
一般說,青霉素皮試陰性后應用青霉素是安全的,但也有少數人,盡管皮試陰性,但肌肉注射或靜脈點滴時,卻出現了過敏反應。反應可發生在幾分鐘后或幾小時后甚至是1天后,表現為皮膚瘙癢、出疹,重者頭暈心慌、出汗、呼吸困難、血壓突然下降而出現休克。個別病人反應特快特重,可引起死亡。這種反應又稱遲發型青霉素過敏反應。
遲發型青霉素過敏反應在臨床上并不少見,因此使用青霉素時,不能單純依賴“皮試陰性”而疏忽大意。因為皮試的藥物濃度低,對有些人不足以誘發過敏反應;但當足量的青霉素輸入體內的時候,有的患者因為個人體質差異,會引起過敏反應。
對于青霉素皮試呈“陰性”者,不管以前是否有青霉素輸入史,在接受青霉素治療時都不能掉以輕心,應密切留意輸液時和輸液后的變化。“陰性”者應時刻警惕藥物使用過程中或之后是否發生皮膚瘙癢、蕁麻疹、呼吸困難、面部麻木、惡心、嘔吐等過敏反應,注射青霉素后,至少在醫院觀察20分鐘,無不適感才可離開。一旦有部分征兆出現,就應高度懷疑為青霉素遲發型過敏反應,應第一時間停用青霉素并馬上到醫院救治。
河北大學附屬醫院 執業藥師 蔣肖男
下肢靜脈曲張該如何養護
甘肅武威讀者路某來電說:我是個63歲的退休教師,患有雙下肢淺表靜脈曲張,近來天氣寒涼,下肢血液循環不好,更加腫脹、脹痛,請問有什么辦法能夠養護并減輕癥狀?
答路某讀者:
下肢靜脈曲張是一種常見病,多見于長期從事站立工作的人。從表面看,此病是下肢淺表靜脈的問題,實際上很多病人還有深部靜脈的病變。因此,您需要去醫院檢查一下,明確有無深部靜脈病變及其性質,然后由當地專科醫生根據病情選擇治療方案,以求徹底治愈。在治療后的一個時期里,或者因為年老體弱不能進行手術者,平時應注意雙腿的養護和保健,以免病情復發或加重。
比較簡便實用的外用方法,是下肢穿用彈力繃帶或醫用彈力襪套,這樣可以壓迫患肢靜脈 ,迫使血液向心臟回流,有利于消除或減輕下肢腫脹、脹痛等癥狀。這個辦法最適合手術后短期內和年老體弱者使用。輕度靜脈曲張患者使用后可使病情不再發展或加重,即使是病情嚴重、等待手術的患者,術前穿彈力襪套或繃帶也可使癥狀減輕,為手術創造良好條件。使用醫用彈力襪套或繃帶應在醫生指導下進行,如根據患者的具體情況選用適宜的型號。
不過,需要說明的是,穿用彈力襪套或繃帶只能使下肢靜脈曲張病情緩解,并不能根治該病。徹底根治還需手術療法。
另外,還需注意適當臥床休息并抬高患肢,以促進靜脈回流,減輕腫脹、疼痛。
西安交大醫學院附屬第九醫院 主任醫師 李國安
老人中風后血脂不高可以不服降脂藥嗎
廣西柳州麻某讀者來信說:我父親兩個月前中風,后來一直在吃降脂藥,最近我聽別人說,中風后如果血脂不高就不用吃降脂藥,是這樣嗎?
答麻某讀者:
每位患者的情況都不同,需要采用的治療方案也不同。至于中風后是否需要吃降脂藥,要看患者有沒有動脈粥樣硬化(也就是血管里有沒有斑塊),不能簡單地以血脂高低作為是否服用降脂藥的標準。因為現有的降脂藥不單單是降血脂,它還有一個重要的作用就是抗動脈硬化,防止斑塊破裂,形成栓子阻塞血管而引發心腦血管病事件。很多臨床研究都證實,心腦疾病患者長期服用該類藥物可以減少死亡率。所以,無論血脂是否已經降至正常,只要存在動脈粥樣硬化就應當繼續服用降脂藥,除非身體不耐受,例如轉氨酶升高、肌酶升高、胃部長期不適等,可以征求醫生意見不吃降脂藥。
廣西南寧市人民醫院 主任醫師 李艷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