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小學語文教學中,低年級的寫話指導一直是個難題。在對學生進行寫話訓練時,教師應尋趣于相應課文中,幫學生打好寫作基礎,進行寫話訓練;尋趣于名著佳文中,培養學生鑒賞能力,提高寫話水平;尋趣于多樣寫話形式中,鍛煉學生寫話能力,實現輕松寫話。
[關鍵詞]小學語文;低年級;寫話指導;訓練
小學低年級寫話指導,一直是語文教學中的一個難題。因為這是小學生習作的開始階段,這一階段的學生年齡較小,對于新事物有較強的好奇心,但又明顯缺少觀察思考與表達的能力。寫話訓練可以幫助學生提高觀察事物的能力,進而為學習寫作打下良好的基礎。
《語文課程標準》將小學低年級的寫話教學確定為三個方面:第一,對要寫的話應有興趣,所寫之話應該是學生自己想說的,或者是發揮想象的事物,并且要能夠表達出自身對周圍的思維認知與感受;第二,在寫話時,可以將平時的閱讀訓練和現實生活中所接觸到的詞語,靈活運用其中;第三,在學習寫話時要根據表達的需要,正確使用標點符號,從而配合寫作的完成。因此,在教學過程中如何培養學生的寫話能力,是值得教師認真思考的問題。
莎士比亞認為“學問必須合乎自己的興趣,方才可以得益”。在小學語文低年級寫話指導中,不能忽視興趣的作用。教師可以從以下幾方面來對學生進行寫話指導。
一、尋趣于相應課文中,打好寫作基礎,進行寫話訓練
寫作的靈感源于生活。課文是小學語文教學內容所不可缺少的部分,這些文章都是精挑細選具有很好的教育效果的文章。在寫話指導中,教師可以就地取材,利用這些學生們已經很熟悉的文章來進行訓練。如進行《可愛的動物》寫話訓練時,教師可以聯系學過的關于描寫動物故事的課文《狐假虎威》《烏鴉喝水》等,讓學生們從這些文章中得到啟發、找到靈感。教師還可以讓學生通過聯系自身實際拓展和續寫,這樣會使學生更容易對寫話產生興趣,從而提高寫作能力。
在寫作訓練的起步階段,離不開借鑒和模仿。學生通過模仿與借鑒的訓練,最終將種種技巧化為己有,寫出真正能夠打動人的文字。小學低年級階段作為習作的起始階段,其作用與意義不言而喻,這是一個絕對不能忽略的階段,要加倍重視。教師應該通過各種方式激發學生的興趣,輕松寫話。
二、尋趣于名著佳文中,培養鑒賞能力,提高寫話水平
小學低年級學生普遍對佳文和名著的接觸較少,有的學生甚至根本沒有涉獵過。因此,在課程內容設計上,教師可以選擇一些具有教育意義且不是很晦澀難懂、較輕松有趣的文章,如《駱駝爸爸講故事》《鼴鼠媽媽講故事》《驢背上的智者——聰明的阿凡提》等,作為閱讀材料讀給學生聽。這些文章寓意淺顯易懂,學生很容易就能進入到文章描述的情境中,對學生寫話可起到拋磚引玉的作用。
在欣賞和品鑒的過程中,教師可適當增加一些關于語言技巧和寫話方法的訓練,鼓勵學生將這些文章的優點之處應用在自己的寫話中,這是一種思維的遷移過程。通過這樣的訓練,可以解決學生們在寫話過程中無話可說的尷尬,幫學生找到靈感。
三、尋趣于多樣寫話形式中,鍛煉寫話能力,實現輕松寫話
首先,教師可以對寫話訓練內容進行合理的規劃與選擇,選取那些學生們感興趣的內容進行準備教學,這樣比較容易喚起學生對寫話訓練的熱情。在選擇教學內容時,教師可以挑選一些學生容易融入其中的場景,如自然環境中的山水、花朵的開放過程等,并帶學生去親身體驗、觀察,這樣學生才能有話可寫。
其次,教師可以在教學中著重培養學生的表達能力,如在課堂上讓學生們就自己所喜愛和感興趣的話題進行討論。對于話題的選擇,不要太過傳統陳舊,要從貼合學生實際、學生喜歡的內容中選擇。在討論時,讓學生仔細聆聽,勇敢發言,訓練其概括能力,并讓學生互相進行評價,這樣學生的表達能力和品評能力都能得到提升。在這一過程中,學生們各抒己見時可能會出現爭執的現象,教師可進行簡要的點評。這種既展開討論,又聯系閱讀的方式,不僅會大大增強學生的寫話興趣,還能鍛煉學生口頭表達的能力,幫助他們理清思路,進而輕松寫話,可謂一舉多得。
參考文獻
[1] 李愛峰. 低年級寫話指導方法[J].小學語文,2010(2).
[2] 於小毅. 低年級寫話指導的實踐與思考[J]. 廣西教育,2011(3).
責任編輯 王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