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提倡素質教育的今天,對學生進行挫折教育,提高他們心理承受能力,應是教師教育工作中一個值得我們去探討的課題。教師在了解高中生常見的幾種心理挫折的基礎上,要給他們以提高心理承受能力的措施與方法。
[關鍵詞]高中生;心理;措施
“只有全面發展的人,才是對社會最有用的人?!比姘l展是時代的要求,更是中國國情的需要。不論是1993年中日兩國兒童夏令營遠足拉練所引發的《夏令營的較量》,還是1998年9月中美兒童夏令營引發的《夢想·激情·敏感·體驗》,都反映了中國孩子一個明顯的弱:意志脆弱,自立精神、適應能力和生存能力差,懶惰、懦弱、自私。近年來高中生跳樓事件屢屢出現,說明當代中學生在挫折面前,依然是那么脆弱,他們心理承受能力確實太差了。在提倡素質教育的今天,對學生進行挫折教育,提高他們心理承受能力,應是教師教育工作中一個值得我們去探討的課題。
一、高中生常見心理挫折分析
現在,高中生由于過重課業負擔的壓力,導致他們出現了學習挫折、人際交往挫折、情感挫折等心理挫折。
(一)學習上的心理挫折。學習上的心理挫折是高中生最大的心理挫折,這是在學習過程中產生的一種心理障礙,因為高中所受的學業壓力是一生中最為繁重的。學習上的心理挫折在優生和后進生身上有不同的表現。優生往往學業成績比較好,總是存在“只能好不能差”的心理,一旦在學習上出現了一次失敗,就會覺得十分痛苦,因此他們的耐挫能力特別差。差生的成績在班里排在后面,對學習早已經沒有任何樂趣,在父母的逼迫下去上學,心煩意亂,有的想退學,甚至會有一些極端的做法。
(二)人際交往上的心理挫折。有些高中生由于不受教師重視,經常受到批評,或被其他學生排斥諷刺,或交不到可以講心里話的朋友等。這就使得他們在人際交往中感到不適、惶恐,害怕與人接觸。學生是不是生活得很有趣味,是不是學的很快樂,是不是健康成長,和他們所在的學校和所遇到的教師有極大的關系。
(三)情感上的心理挫折。由于高中生正處于青春期,往往血氣方剛,情感特別豐富。這個時期的他們特別希望能得到情感上的滿足,同時,也特別容易產生情感上的心理挫折。主要體現在兩個方面:第一個方面是來自友情的挫折。我們都知道,友情是人類情感中最為純潔的感情之一,高中生的情感具有不穩定性,他們時常會因為一些小事情而產生友情上的變故,從而產生情感波動。第二個方面是來自愛情的挫折。青春期的高中生對于異性在心理上有一種很強的沖動,早戀現象在高中生中已經普遍存在。但是,他們的思想還很不成熟,在與異性交往的過程中會出現矛盾,他們的情感又是十分執著的,所以會倍感矛盾,從而產生心理挫折。
二、提高高中生心理承受能力的措施
高中生面對挫折,是那樣脆弱,那樣害怕,那么。如何提高他們的心理承受能力呢?
(一)加強人生觀教育,做好受挫心理準備。高中生的心理十分不穩定,一旦受到挫折便會一蹶不振。因此,對高中生要加強人生觀的教育,經常和他們談心,在談心的過程中了解他們的心理狀態,并讓他們意識到挫折在人生中經常會遇到的,所以要正確認識,不要被挫折擊倒。同時讓學生明白戰勝人生挫折的重要性。這樣,他們就能夠做好受挫折的心理準備,一旦有挫折來臨,不至于眼前一片黑暗,根本無從下手解決。
(二)借助事例教育,使正確對待挫折。事例教育是對學生進行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方式。在平時的工作中,教師要善于借助各種事例進行教育,讓高中生正確對待挫折。因為,事例讓學生能夠認識到挫折的客觀存在,并習得別人戰勝挫折的經驗。可以例舉以下正面事例讓學生去感受。張海迪身殘志堅,勇敢的戰勝了病魔,通過自己的努力,自學成才,最終成為了一代典范。鄧小平同志,在政治生涯中經歷了“三起三落”,因此,成為了一代偉人。這樣,高中生就能夠充分感受這些人物的意志與精神,從而產生潛移默化的效果。還要例舉一些反面的事例,讓學生去分析其中心理健康的重要性。這樣,學生就能夠從正反兩個方面感受到挫折能夠激勵人,也可以催毀人。
(三)關心、愛護學生,幫助他們戰勝挫折?,F在的高中生人生經驗尚少,家里過分的溺愛就像溫室里的花朵經不起任何風霜雨打,他們的心理承受能力特別差,一旦遇到挫折很容易走上極端。當高中生在學習、生活中遇到挫折時,教師及家人要主動去關心、愛護他們,深入了解他們,幫助他們走出困境。
通過多方面的教育,學生心理承受能力會得到提高,意志也較之前堅強,在困難面前多數人逐步學會了正視現實,冷靜對待,想辦法克服。由于學生心理承受能力提高,學習成績也相應提高。實踐證明,一個人能取得成功最重要的不是他的智力品質,而是非智力品質,特別是其中的情感因素與耐挫能力。由于受應試教育的影響,在高中教育教學中,學校過于注重對學生知識技能的傳授,而忽略了對他們受挫能力的培養,在實施素質教育的今天,培養學生心理承受能力就顯得十分重要了,這是一個值得我們深入探討的課題。
責任編輯 一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