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錯題集”在學生的學習過程中有著非常重要的作用,它能幫助學生發現不足,總結經驗和教訓,鞏固知識,提高解答問題的能力。教師在指導學生做錯題集時,一要培養學生做筆記的習慣,二要培養學生分析問題的能力,三要指導學生充分利用錯題集。
[關鍵詞]錯題集;方法;學生
“錯題集”是要求學生把平時作業及考試中做錯的典型性錯誤找出來,把錯誤的習題從講義或試卷上“剪切”下來,“粘貼”并整理編輯在筆記本上。在平時的練習、測驗中,學生常會出現做錯的題目,要求他們把這些題目整理下來,找出失誤原因以及正確的解題方法,經常翻看,有助于學生加深對知識的理解,提高解題技能,在以后的學習中減少錯誤。那么,怎樣才能建立一個實用高效的錯題集呢?
一、培養學生做筆記的習慣
大家都知道,高中數學與初中數學相比,無論是知識內容還是抽象程度,無論是運算量還是思維鏈的長度,都表現出了跨度大、起點高、涉面廣等特點。學生無論是審題習慣、思維習慣還是運算習慣,都一時無法擺脫在初中養成的固有形式。因而很多學生進入高中后就表現出了極大的不適應,數學成績起伏較大,甚至有學生在其后很長時間內都難以入門,繼而產生畏學、厭學、棄學情緒,給以后學習帶來極大的隱患。教師可以指導學生建立改錯本,引導學生從點滴做起,從一個個具體題目做起,從每一套試題做起,各個擊破,不留隱患,不背包袱。這些錯誤就讓它放在試卷上不也一樣嗎?將來看試卷就是了。其實,這是一個關于統計的問題,現實生活中統計的效用是相當重要的。當學生把錯誤匯總在一起的時候,就會很容易看出其中的規律性,尤其是對錯誤進行了總結之后。
二、培養學生分析問題的能力
很多學習比較浮躁的學生滿足于知道自己這道題錯了,但是,認識往往不夠深刻。有時,即使讓他們馬上重新做一遍原來的題目,可能還是拿不到滿分,問題的關鍵是解題的步驟和過程不夠全面。這時,建立錯題本,將錯題抄錄下來,并重新分步解出就顯得很有檢驗效果了。錯題集不是簡單地將題目和答案抄錄下來,更重要的是要讓學生能分析出現錯誤的原因和預防出現類似錯誤的方法。這是一個自身逐漸學習和修正的過程,會讓自己對這一類錯題的認識逐步加深。同時,對于一些復雜的錯誤,大家可以采取一些簡單有效的做法。如:由父母幫助抄錄題目,但是由孩子自己重新解題并總結,或者將有關試卷復印,然后剪切下來錯誤的題目,粘貼在錯題本上等,從而節省孩子的寶貴時間。通過錯題集的使用,可以提高學習質量,可以更準確地把握知識點,極大改善粗心現象,迅速提高學習成績。學生在復習中的最大特色便是建立起完整的錯題集和好題本。在平時考試和自測中,要求學生把那些做錯的題目和自認為比較好的、有概括力的或某方面有特點的題目摘錄在錯題集上,詳加評述。平時練習中,也常摘錄一些不錯的題,放在好錯題集上,空閑的時候,讓學生把它們拿歸類整理,總結出一些規律性的東西。
三、指導學生充分利用錯題集
有了錯題集,還應該充分利用。首先要定期翻閱。時間間隔由自己決定,可以是一周,也可以是兩周或一個月,或是學完書本的某一章節、某一單元后,等等。但臨考前幾天,要求學把它翻出來看看,將各種錯誤分類,進行思維重組,重新認識。其次要相互交流。由于基礎不同,每個學生所建立的錯題集也不盡相同。通過交流,彼此之間可以吸取教訓,從而獲取更多易錯信息,避免類似錯誤再發生。俗話說:吃一塹,長一智。如果學生能從錯題中得到啟發,從而不再犯類似錯誤,成績提升只是遲早事情。
錯題集的建立,一定要有針對性。要針對知識上的盲點、薄弱點,反復思考,認真整理;要對舊有知識,側重查缺補漏;要對同類型題目,側重分門別類,確保由此及彼,舉一反三。可以說,一本錯題集,就是學生學習當中的氣門,切中他們的學習弱點,是任何考試專家都無法提供的最佳復習資料。越到最后,這個錯題集對學生的幫助就會越大。所以,在平時的教學中,教師要指導學生建立實用高效的錯題集。
責任編輯:一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