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小學體育游戲化教學能夠充分發揮游戲的優勢,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小學體育游戲化教學有三個有效“發生點”,一是根據學生特點,設計游戲內容;二是根據興趣特點,設計游戲過程;三是根據學習特點,優化游戲質量。
[關鍵詞]小學體育;游戲化;有效教學
《體育課程標準》指出:“在體育教學中教師要善于根據學生的特點精選學習內容,開展學生感興趣的體育活動,以此激發學生的體育學習興趣。”新課程實施以來,小學體育游戲化教學得到了充分的重視,由于游戲是小學生感興趣的活動,與體育有機結合確實有效地激發了學生的興趣。但很多教師在操作的過程中,卻存在一些誤區,導致了“游戲”與“體育”本末倒置的失效現象。游戲化教學作為一種體育教學的方式,在其發生發展的過程中都具有其關鍵作用的有效發生點。教學中,教師要善于抓準這一些有效發生點,優化體育課的教學,從而讓游戲真正成為優化體育教學的利器。
一、根據學生特點,設計游戲內容
現在,一些教師在體育課的教學中,存在高、中、低年級采取相同游戲內容的形式,這無疑是不利于學生的學習的。因為不同年級的學生,是具有不同的興趣特點和學習特點的,采取“一刀切”的方式自然沒有考慮的學生的個性特點。因此,在小學體育游戲化教學中,教師要善于根據學生的特點,設計游戲內容,這樣,才能切實提高游戲化教學的實效。
例如,一位教師在一節低年級的體育課中,設計了“推小車”的游戲,學生在課堂上剛開始興趣十分濃厚,可是過了一會兒便不感興趣了。這主要是因為低年級的小學生由于手臂的力量還比較小,也沒有學過彎道跑,這個游戲確實具有很強的趣味性,但是給低年級的學生來玩就不切合實際,他們在課堂上也不能很好地完成。所以,像這個游戲就適合高年級的學生。對于低年級的學生,教師要設計一些動量小、規則簡單、動作簡單的游戲,如“青蛙過河”“過獨木橋”等。
二、根據興趣特點,設計游戲過程
心理學研究表明,當學生對學習內容具有強烈的興趣時,在學習的過程中,他們就會以一種積極的學習情緒投入到學習中去,從而收到意外的學習效果。在小學體育游戲化教學中,教師也要善于根據學生的興趣特點,設計游戲過程,這樣,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其學習興趣就能夠被有效調動起來。
需要指出的是,游戲不是目的,而是一種手段,是教師引導學生進行體育學習的手段。因此,在小學體育游戲化教學的過程中,教師要善于引導學生通過游戲化過程的形式,把相關的體育教學知識點,和體育技能訓練點無痕地融入到其中。這樣,才能有效地把游戲和體育合二為一,讓游戲真正為體育服務。
三、根據學習特點,優化游戲質量
實施新課程以來,在中小學各科的教學中,都十分注重合作學習。可以說,培養學生的合作能力是新時期人的素養的基本價值與基本能力,一個沒有合作精神與合作能力的人,是不適合社會的生存的。小學體育游戲化教學中,教師要善于引導學生通過游戲化體育學習,培養其合作精神與合作能力,從而有效提高體育游戲化教學的質量。
體育課堂上,教師要把學習的權利還給學生,要把學習的主動權還給學生。這樣,學生就能夠在體育游戲化的過程中充分發揮其學習的自主性與合作性,促進每一個學生在體育學習中的不同發展。例如,在教學“障礙接力”這一游戲時,我首先就在課前給學生根據學習內容及游戲的特點布置好游戲場地,學生在課堂上,剛開始興趣比較濃厚,但是到了后來卻漸漸不感興趣了。此時,我就讓學生在小組內進行討論,想一想怎么樣才能取得比賽的勝利。這樣,學生就一個一個根據組內成員的運動優勢進行“排兵布陣”,并根據自己的想法提出重新布置比賽場地的意見。這樣,學生就能夠在團結協作的過程中培養創新能力與實踐能力。因此,在小學體育游戲化教學中,教師要充分發揮學生之間的團結合作精神,在團結合作的過程中不斷優化其教學,不斷優化學生的體育學習過程,從而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總之,作為一名小學體育教師,教師要充分認識體育游戲化教學的重要作用,要充分考慮體育游戲化教學的設計思路及操作要領。在體育課堂上,要努力探尋體育游戲化教學的有效發生點,在體育游戲內容的選擇、游戲過程的設置、游戲評價的實施等方面進行最優化,從而讓體育游戲化教學更具實效性。
參考文獻
[1]陳伯龍.小學體育學習探析[J].福建體育科技,2002(03).
[2]王寶林.淺談小學體育課中的目標教學[J].河北教育,1995(10).
[3]袁進.小學體育游戲教學應注意什么[J].湖南教育,1998(07).
[4]李伶華.“教”與“玩”結合是小學體育教學的有效方法[J]. 吉林教育科學, 1997(06).
責任編輯:王凌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