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籃球運動作為強身健體的游戲項目和挑戰人體極限的競技運動項目,頗受學生的喜愛。在籃球教學中重視學生的非智力因素,對培養學生的組織能力、提高學生的體能、改善學生的心理、塑造學生的人格方面效果顯著。
[關鍵詞]籃球教學;性格培養;興趣
非智力品質在教學活動中的作用主要表現為動機力量。在教學過程中、興趣、情感、意志等非智力因素常常在潛移默化中影響學生的智力活動過,包括感覺、知覺、記憶、思維等過程,從而起到激發、強化或阻止、延緩作用,間接影響學生的學習活動。因而重視非智力因素,在籃球教學過程中有著極其重要的作用。
一、教師提升自身業務水平,培養學生的非智力品質
在籃球教學中,教師的教學藝術起到極大的影響作用。一個擁有良好的思想修養、淵博的專業知識、較強的教學能力及優雅的風度的教師必然贏得學生的喜愛。
1.注意講解術語的趣味性。具有趣味性的語言很容易吸引學生的興趣和注意力,教師在教學中選擇講解術語時,要在循序漸進的基礎上,選擇那些既有知識性、科學性、又有趣味性的專業語言材料。教師運用幽默、生動而又有趣的語言講授的知識很容易被學生真正的吸收到腦海中,從而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2.注意運用正確的教學方法。從某種程度上說,教師的教學藝術是學生興趣的催化劑。教師要運用正確的教學方法,通過深入研究教學過程和教學規律,在適應學生的年齡特點的基礎上,精心設計教學程序,運用生動有趣、富有吸引力的教法與手段、使學生置身于其中,成為教學的中心和主體。
二、引導學生克服學習籃球的障礙
1.使學生在自信的基礎上一步步地走向成功。在學習籃球前,每個學生都有學好的愿望,但是在學習中碰到的諸如跳起投籃、行進間傳接球以及行進間運球過人等造成的挫折,使很多學生慢慢地喪失了自信心,甚至產生一上籃球課就覺得“頭疼”的厭惡心理。在這種情況下,要采取因材施教的方法,為后進生設計一些由淺入深,循序漸進的練習手段,將難度化解,并適當予以提示,再訓練他們獨立完成。隨著學生日益進步,大大地激起學生學好籃球的內部動力,樹立起自信心,在這種情況下,撤掉拐棍,鼓勵他們依靠自己不斷的努力取得進一步的成功。
2.引發學生的興趣,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有的學生一上籃球課就覺得困倦,提不起神、專心地聽不了多久就開始“走神”。在這種情況下,最好的“解藥”就是以生動活潑的課堂氣氛來激發學生的興趣,達到提起課堂注意力的效果。教師多樣化的教學方法、教材內容的恰當編排都可以激發學生的興趣。
3.密切師生關系,提高課堂效率。任何教學都是通過人與人之間的交流而達到相互作用,相互影響的,籃球教學也不例外。學生與教師之間的關系在某種程度上決定了他們對籃球學習的態度。教師對教學傾注的熱情可以轉化為學生學習的積極因素。學生與教師的關系密切,學生愿意對教師以朋友相待。特別是在手把手傳授技術或在一塊進行練習時,無形中學生自己給自己施加了一些必須學好的壓力,從而變得更加積極主動。
三、運用成功興趣關系原理提高教學質量
1.為學生創設取得成功的機會。按照美國管理學家佛隆的期望價值理論,學生學習積極性的發揮,與教師及本人的期望程度密切相關,學生學習的動力與其期望值成正比。因此,在籃球教學中,應啟發學生獨立提出問題、解決問題,讓他們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嘗到成功的快樂,從而取得進一步學習的動力。例如,在學習籃球攻守對抗練習中,針對性地、有意地讓學生運用自己已掌握的新技術、新戰術來戰勝對手,發揮各自的優點和長處。通過在實踐中的檢驗,讓學生初步領略到成功的甜頭。
2.適時地鼓勵學生。在籃球教學中,要善于發現學生的微小進步,并適時地加以鼓勵。尤其對后進生來講,適時地鼓勵會帶給他們心理上的滿足,并促使他們產生更大的成就欲。例如,在投籃練習中,不管是遠投還是罰球,教師對學生投籃命中率的提高給予肯定和贊揚,并再點撥提高投籃命中率的捷徑。當學生看到自己進步的成績時,也就激發起了其繼續努力的欲望。
3.將競爭機制引入籃球教學。法國教育家第斯多惠說:“教學的藝術不在于傳授本領、而在于激勵、喚醒、鼓舞。”教師可將競爭機制引入籃球教學中,激發起學生的成功欲,為他們積極主動地創設成功的條件。例如,在學習行進間運球技術過程中,組織學生進行運球比快的練習,培養他們進取向上的精神。又如,在籃球課堂教學比賽中,可鼓勵學生“以我為主”、“以強為勝”,讓他們在比賽中進行公平競爭,更大熱情地投入到籃球學習中去,從而提高籃球教學質量。
總之,在籃球教學過程中,從開發非智力因素入手,創造種種有利條件,才能使學生自身的智力潛能得到發揮。只有啟動他們的非智力因素,進而挖掘他們的智力潛能,才能大面積地提高籃球教學質量。
責任編輯:王凌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