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語文課是學校教育中的基礎學科。多媒體輔助教學進入課堂教學,為語文教學增添了新的教學方式,全面提高了課堂氣氛,大大促進了語文教學的效率。
[關鍵詞]語文課;教學;多媒體
在學校,一說到語文課,學生直喊枯燥;一談起語文教學,語文教師直搖頭:難。因為作為母語的學習在層次上要求更高,對語文教師的專業知識、語言素養、課外知識、課前準備都有更高的要求。讓每一節語文課都充滿生氣和活力是所有語文教師夢寐以求的。
隨著現代科技的飛速發展,多媒體輔助教學走進了農村中小學,為農村的語文教學提供了契機。在語文課堂教學中恰當地利用多媒體輔助教學,能激發學生的興趣,擴大學生的視野,啟迪學生的思維,提高課堂的效率。
一、運用多媒體,創設情境,使導入聲情并茂
“良好的開端是成功的一半”,一段精彩的開場白可以大大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營造良好的學習氛圍。有了多媒體輔助教學,我們可以根據教學目標、教學內容、教學對象,將文字描述的抽象情景和意境創設成為能激發學生學習的一種場景,變成聲情并茂的導入,往往能起到十分有效的效果。如在教學七年級下冊《黃河頌》時,因為學生對詩歌興趣不太高,對詩歌的意境更難把握,在新課導入時如果先利用多媒體播放《黃河大合唱》中的《保衛黃河》章節,再將廣袤的黃土高原、洶涌澎湃的壺口瀑布、黃河的九曲連環等圖片展示在屏幕中,學生一下子就置身在《保衛黃河》那雄壯的歌聲中,黃河也成了鮮活的形象走進了學生的視野。再加入恰當的導入詞,學生的思維、情感就會很快地集中到文章中來。
二、運用多媒體增大教學容量,提高教學效率
在傳統的教學中,教師一般憑借“一張嘴、一支筆、一塊黑板”進行教學,課堂容量是非常有限的,而且文章的一些情境用語言文字表達遠不及圖片直觀形象。運用多媒體,教師可以節省板書時間,還可以用一些影像來加深學生的理解。如在教學《看云識天氣》時,教學目標要求讓學生積累有關云與天氣變化的知識。以往教學常依靠練習二,將問題制成表格,教師邊講解邊板書,這樣既費時又費力,而且學生對各種云的形態、厚薄等特征也只停留在文字上。使用多媒體輔助教學時,可將云與天氣變化情況設計成表格,制作成課件,將表格通過多媒體投影展示出來,并且配上各種天氣對應的云層圖片。每播放一種天氣圖時,可以給學生充分的時間去思考。通過云層的圖片,讓學生對云層的特征有了非常直觀感性的認識。這樣既節省了時間,又提高了教學效率。
三、運用多媒體簡化教學程序,豐富教學內容
多媒體教學的一個顯著特征就是直觀、形象,將許多抽象的文字變成生動可感的形象、畫面,特別是在古詩詞的教學中更具有明顯的優勢。如在教學李煜的《相見歡》中的“無言獨上西樓,月如鉤,寂寞梧桐深院鎖清秋”詞,可通過課件,將如鉤的月亮、清幽月色下的梧桐樹、西樓及李煜孤獨的身影在屏幕上展現出來,詩中的意境是那樣的真實、可感。這時再講述李煜的身世,學生對李煜那“剪不斷、理還亂”的家國之思就不難體會了。這些畫面深深地印在學生的記憶中,有了這樣一次欣賞古詩詞的經歷,學生對古詩詞的學習就容易多了,這是傳統的教學手段難于達到的。
四、運用多媒體能注重能力培養,優化作文教學
作文教學一直是語文教學的重點和難點。在農村中學,學生的知識面窄,作文教學效果一直不好,將多媒體技術運用到作文教學中,能將圖像、聲音和文字等教學材料融合,實現教學內容的優化組合,有利于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和創造性,促進學生思維能力、分析能力的發展。如在教學七年級下冊第三單元作文訓練《我也追星》時,可將一些影視明星、體育明星的圖片展示給學生看,學生看到自己崇拜的明星時,興致大增,于是引導學生談自己崇拜哪位明星、為什么崇拜等問題。許多學生有些茫然,這時告訴他們盲目崇拜不是崇拜,要保持一顆平常的心。筆者將收集的一些偉人、名人故事播放出來,列舉出崇拜的對象與原因,確立在生活中應該追什么樣的“星”,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人生觀。然后,將課堂內容再一次回放。學生看得津津有味,課后也有自己感興趣的話可寫。
責任編輯 余 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