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在棒球比賽中影響擊球員揮擊技術發揮的因素很多,其中最為重要的就是心理因素。有許多技術水平高的運動員往往發揮不如低于自己的運動員,這就是心理因素制約擊球員技術發揮的表現。
[關鍵詞]棒球;擊球技術;心理因素
在棒球比賽中影響擊球員揮擊技術發揮的因素很多,心理因素是其中很重要的一點,而緊張心理和焦慮心理是造成擊球員技術發揮失常的主要心理因素。
一、 比賽中擊球員的緊張心理
幾乎所有的棒球運動員,不管他的技術水平高還是低,在擊球過程中都出現過不同程度的緊張心理,其主要表現為呼吸、心跳加速,肌肉發僵、發硬,思維變緩慢,注意力分散等癥狀。對于同一名運動員,緊張反應以不同的形式出現,當出現情緒自主反應形式時,緊張反應將導致自主喚醒水平提高,出現苦惱心理與生活性癥狀;當出現軀體行為反映形式時,反應將包括消極思維,無法控制的認知,注意力分散或過度警覺,這些緊張反應對于擊球技術動作及擊球效果有直接的影響作用。
二、比賽中擊球員的焦慮心理
1.焦慮心理的分類及特點。關于擊球員擊球過程中的焦慮心理,我們可以把比賽焦慮分為特質型焦慮和狀態型焦慮。特質型焦慮,指一個人在日常生活中經常表現出的比較穩定的焦慮方式和特點,是個性的組成部分;狀態焦慮是指一個人在特定時間表現出來的焦慮方式及特點。狀態焦慮與臨場技術水平發揮有關。高焦慮隊員臨場表現為情緒緊張,技術動作協調能力喪失,自我控制能力降低;低焦慮隊員臨場表現為注意力不集中,肌肉差別感受性降低,觀察能力減弱,思維遲鈍,反應緩慢。高焦慮和低焦慮都不利于臨場技術水平的發揮,只有中等水平的焦慮才會對臨場技術水平的發揮有利。
2.狀態焦慮類型及影響狀態焦慮的因素。擊球員的狀態焦慮水平可分為突增、突降、均衡、遞增四種,經過研究發現,突增和突降不利于臨場戰術水平的發揮。影響擊球員狀態焦慮水平的因素有以下幾個方面:1.人的特質焦慮水平、性格特點、原有技術水平、近期發揮情況;2.對教練員戰術意圖的理解程度和對周圍環境的認知水平,如能正確理解教練員戰術意圖,明確本次擊球的目的,沉著冷靜充滿自信地去擊球,一定能取得良好的效果:3.領導的重視程度、教練員關心鼓勵及集體的凝聚力。
三、棒球運動員比賽中擊球心理的訓練
運動項目不同,對運動員所應具備的心理素質的要求不同,所以在進行運動員心理素質訓練時,所采用的方法也有所不同。
1.一般心理訓練。一般心理訓練要貫穿于擊球員平時訓練中,是運動員心理訓練的基礎,一般心理訓練包括自我暗示訓練法、放松訓練法、集中注意力訓練法。自我暗示訓練法是指運動員用自己的思維、詞語對自己的心理施加影響以調節情緒、意志力和注意力等心理活動,以求建立良好心理狀態的訓練方法,如在擊球訓練中可模擬比賽中的擊球過程,通過語言暗示自己,使自己找到比賽中的感覺。放松訓練方法是運動員通過自我暗示來實現的,暗示是通過語言作為心理調節的手段,它能使疲勞的肌體得到恢復,使情緒得到迅速的調整。集中注意力訓練法是指運動員身心傾向某個目標,排除內外界干擾因素的注意力調節法。棒球運動員在平時訓練時應保持注意力的集中。
2.賽前心理訓練。臨戰時的心理訓練,是基于一般心理訓練基礎上的強化訓練,對于運動員比賽中心理素質的發揮有很好的作用,賽前心理訓練要加強擊球員自信心和頑強意志品質的培養,提高運動員對賽場氛圍的適應性。擊球員在擊球前會出現兩種情緒狀態,一是“增力情緒”,二是“減力情緒”。運動員渴望擊出安打球,就會出現“增力情緒”,其產生的條件是對擊球目標的重視性。在棒球比賽中,擊球員前一次輪擊發揮得好,不但能提高揮擊情緒,還會給下一次輪擊增加信心,以最佳狀態繼續參賽,所以說“增力情緒”是運動員參加比賽的動力,是賽前情緒發展的一個重要的因素。“減力情緒”表現在運動員怕比賽、怯場、不安、自卑,特別長期的賽前狀態往往會使運動員的神經系統處于長時間的興奮狀態,心理能量消耗過大,這會使運動員身心處于疲勞狀態,常常是“增力情緒”致使最佳狀態逐漸消失,因此運動員必須及早進行心理調整,減輕心理負擔。
3.賽后心理調整訓練。比賽結束后運動員的身心都比較疲勞,此時的心理調整尤為重要。因為運動員還要面臨下一場次的比賽,不能使運動員將本場比賽的任何不良心理因素帶入下一場比賽當中去。首先,應使運動員在賽后獲得一個完全放松的心理狀態,使他盡可能忘記本場比賽出現的失誤或失敗,而將精力全部投入到下場比賽中去。其次,教練員不要給運動員太大的壓力,賽后總結是必要的,對運動員暴露出的缺點指出來也是正常的,但要注意要以鼓勵而又充滿信任的語言作為結束語,不能給隊員施加更大的壓力,這會使他們更加難以發揮出自己的水平。最后,對于容易出現心理問題的運動員,要給予正確的、良好的心理指引,使其盡量放松自己,調整好狀態,投入到下次比賽當中去。
責任編輯 王凌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