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書面表達是初中學英語教學的重點,也是一個難點。如何使學生的書面表達化難為易?可以從英語中的經典美文入手:指導觀察打好寫好書面表達的基礎,從中獲得寫好書面表達的興趣,繼而模仿操練,學會修改,使書面表達規范優美。
[關鍵詞]書面表達;觀察;經典美文
英語中的經典美文能讓學生易學,樂學,且能規范言語,好比在一個模板可自由涂出美麗的圖畫。有了這塊“磚頭”,就會有源源不斷的“美玉”。許多人曾有過這樣的體會:有范文借鑒,從模仿入手,心領神會,久而久之,就能信手拈來。葉圣陶先生曾說,生活如泉水,文章猶如溪水,泉源豐盛而不枯竭,溪水自然會流個不歇。
一、 把握話題,佳作引路
任何一種能力都是從小培養的,英語書面表達也不例外,它是掌握英語綜合運用能力的重要內容之一。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發現。教師應該將學生帶進經典,走進美文,讓學生親自去體驗、觀察、認識,從而獲取寫作靈感和素材。如寫四季的文章,完全可以挑出每個季節描寫的經典美文讓學生先觀察后動筆。
學生無“路”時,教師要適時地用范文去“引路”。著力培養學生的觀察力。只有多觀察,學生寫作時才能有話可說,有感可發。指導學生多觀察,抓住經典美文特點,是英語書面表達形成的重點和難點。要注意引導學生通過品味,理解“例文”的“例”,把品讀和品評有機地結合起來,加深對語言文字的理解,并領悟寫景、狀物的一般規律。 在用范文時,教師首先必須明確自己要從例文中讓學生掌握怎樣的方法,然后精心準備“范文”,并充分利用范文,引導學生深入剖析,發掘范文背后潛藏著的寫作“秘訣”,讓學生在自主探究中悟出一般規律和方法。這樣能為學生作文實踐打下堅實的基礎
不僅要用眼睛看,用耳朵聽,必要時還要用鼻子聞,用舌頭嘗,或者用手觸摸,用腳踩,這樣才能對觀察有深刻的認識。一幅幅美麗的風景才會在學生的筆尖呈現,一個個精彩的片段才會在學生筆下流淌。
二、 激發奇思,開啟心路
感知積累典范多換角度去仿寫,培養興趣。興趣是最好的老師。這些都說作文也需要培養興趣,興趣是學生開啟作文大門的鑰匙。培養學生寫作的興趣,是學生寫好作文的前提。教師在作文教學時,要用多種方式培養寫作的興趣。
英語教師要多搜集一些適合學生欣賞并且學生喜歡欣賞的文章。品讀過程中要讀出“味”來,并適當地進行講解說明,特別是一些優美的句子和段落要反復讀,讓學生有身臨其境之感,達到陶冶情操的效果。教師還可以現場臨摹佳文給學生品讀。“言傳不如身教。”中學生天生具備的向師性,他們會被逐漸“同化”,這種效應正是興趣之源。
三、及時激勵,適時表揚
英語教師要積極培養學生對寫作的自信心。培養寫作的信心主要是讓學生體會到成功的喜悅,其中寫激勵性的批語、發表學生習作等做法是學生獲得成就感的最好方法。好的批語不僅能提高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而且能成為連接師生情感的橋梁和紐帶,對提高學生的寫作能力起催化作用。批改上,英語教師的批語要杜絕傳統的判斷式語句,代之以商榷的問句,把教師和學生擺在平等對話的位置上,從而創設一種民主的氣氛。要多一些鼓勵性的語言,由衷地為學生文中的優點喝彩,哪怕只是一個生動的詞語、一個形象的句子,或一個用得恰到好處的標點符號。這樣才會使師生在作文交流中溝通,從而提高學生的寫作信心。
應激勵學生展示自己,讓學生的習作或者在班級學習園地上展覽,或者推薦到報刊上發表,讓學生在不斷自我展示中,獲得寫作的動力,充滿寫好作文的信心。
四、堅持模仿,真情融匯
大多數人不理解寫作是一門藝術,就像做其他任何事一樣,總得經過一番學藝。要使學生真正提高寫作水平,教師必須鼓勵學生勤練筆。因此,只有在整個教學過程中不失時機地讓學生勤練筆,才能真正達到寫好作文的目的。在學生作文稿擬好以后,可安排時間讓學生讀自己的文章,邊讀邊感受,邊查邊改。一是感受情感強弱、停頓長短,查標點符號使用是否正確;二是感受語句是否含混別扭,是否明白通順;三是感受語言表達是否與內容貼切,查用詞是否恰當;四是感受內容是否雜亂,教師要適時發現,適當地給予欣賞和鼓勵。
總之,英語教師要幫學生積累經典美文,增加他們閱讀量,拓寬他們的知識面。同時,努力培養學生書面表達的創作興趣,提高學生寫作的信心。鼓勵學生勤練筆,努力提高學生的寫作能力,使學生 “有話要說”“我要寫”,快樂體驗更新穎。加強經典美文的積累,更進一步、扎實有效地進行書面表達的實踐,并對所積累的經典英語美文進行總結,為以后的寫作提供“活水源頭”。
責任編輯 余 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