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 要]數學應用能力是數學能力的一個重要方面,是數學問題“生活化”不可缺少的部分,在數學課堂教學中,教師可通過創設情境,用模擬操作、列表、畫圖、對比推理等策略解決數學問題,培養學生數學應用意識。
[關鍵詞]數學;應用意識;教學策略
培養小學生數學的應用意識,教師在數學教學中要做到:數學問題“生活化”——讓數學走進生活,生活問題“數學化”——讓生活走進課堂,積淀生活回歸數學——讓數學教學更具“后勁兒”?;诖耍谌昙墧祵W上冊數學廣角“簡單的排列和組合”教學中,筆者嘗試了如下一些教學策略。
一、創設貼近學生生活實際的情境
上課一開始,我就出示精心創設的貼近學生生活實際的情境題:
1.張貼出幾種不同衣服和褲子圖片,讓學生議議有幾種不同穿法(搭配);
2.小明一家三口并排照相,可照出幾種不同站法的相片(站的順序不同)。
這些內容都可以在生活中找到原型?;趦和男睦戆l展特點,他們的學習帶有濃厚的情緒色彩,對熟悉的生活情境,感到親切,有興趣,使他們感受到課堂上學習的數學知識來自于生活,感知數學學習的價值,激發出他們學習數學的興趣。
二、用模擬操作的策略解決問題
在引導學生學習用模擬操作的策略解決問題時,教師可先預設提問:3個久別重逢的老朋友見面互相握手問好,一共有幾種(次)不同的握法?激發學生思考后,讓學生們每三人為一組模擬操作3個久別重逢的朋友見面互相握手問好情境。通過模擬,學生們親身感受握手次數。這樣就把一些源于生活的東西具體化了,把不清晰的組合關系很直觀表現出來,形象地與排列區分開來,這個問題就很好地解決了。
三、用列表的策略解決問題
教師還可以引導學生學習用列表的策略解決問題。教師講解題目“小明一家三口并排照相,可照出幾種站法不同的相片”時,學生難以找出正確答案,得出的張數總是有遺漏。這時,教師可引導學生用列表策略解決:
學生通過列表,填出詳情,數出共有幾種不同站法。通過列表列舉各種情況,能感性地認知到排列的有序性。
介紹這種列表策略時,教師要向學生強調固定某個位置站的是誰,比如“左”“中”或“右”,這樣可以防止遺漏。
四、用畫圖的策略解決數學問題
這一策略包含畫線段圖和畫幾何圖形兩種方法。
在講“世界杯足球賽首輪比賽中,同一小組的四個隊進行循環賽,共要賽幾場?”時,教師可教學生畫示意圖 (甲表示中國,乙表示巴西,丙表示土耳其,丁表示哥斯達黎加) :
由于小學生認識水平的局限,他們對排列組合的推理判斷可能會感到很大困難。這時讓他們自己在紙上畫一畫線、標一標數,可以幫學生理清解決問題的思路,幫助他們找到解決問題的關鍵:畫好圖后,看看標出了幾條線就是有幾場比賽。
不講求有序性的組合搭配問題,除強調畫線段圖外,教師還可以向學生介紹另外兩種幾何圖形連線求解的方法:3個對象、5個對象的搭配題,分別畫等邊三角形、等邊五邊形,再在每兩點間連線搭配,數出連了幾條線就是有幾種搭配。
五、用對比推理的策略解決數學問題
推理是認識和使用數學的基礎,而邏輯推理是解決問題的一種重要能力。教師在教給學生對比推理方法時,可設計以下兩個問題:1.3個人里每兩人間互相通電話,一共通了幾次電話?2.3個人里每兩人相互給對方寫信,共寫了幾封信?
在教學中引導學生進行對比推理,合作探究“每兩人間通電話”與“每兩人間互相寫信”的區別。理解兩人通電話時屬互動交流,雙方意愿在同一次通話中可以盡情表達;而給對方寫信時,只是寫信人的意愿向對方表達,收信人僅僅是受眾,他的意愿只有在回信中才得以表達。通過對比推理,兩者分別屬于組合和排列問題,學生就理解清楚了。
責任編輯 余 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