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向錢“蔥”:蔥瘋了
近日,一向作為炒菜配料的大蔥在北上廣等地價格突然漲瘋了,10元錢人民幣僅能買到兩根大蔥。漲價后大蔥的風頭甚至蓋過肉禽和雞蛋,一度成為餐桌上的“主菜”。繼“蒜”你狠、“姜”你軍之后,向錢“蔥”又來了。種植面積減少和中間環節層層加價,是導致這次大蔥價格暴漲的主因。
這些年,我們一起追的公務員
近日,上海交大教授余明陽團隊對國內182家在各行業排名居前3位的家族企業進行了調查,并對其中最具代表性的54個企業接班人狀態加以剖析。結果顯示,這些家族企業在權力交替過程中,有82%的“接班人”不愿意、非主動接班,和大學生熱衷于考公務員一樣,他們的理想也是去“當官”。眾人一片嘩然之際,零點研究咨詢集團發布了一項關于“誰是最幸福的人”的調查結果:公務員成為了國人眼中“最幸福的人”。
這些年,在什么都缺、唯獨不缺人的中國,最擁擠的地方,除了油價上漲前那個深夜的加油站門前,就剩下無數勇士前赴后繼一起追“官”的公考戰場了。為什么原本應當朝氣蓬勃的青年人大都堅定不移地選擇官場?
鄰國國際友人梅德韋杰夫給出了他的回答:這是個有名望的職業嗎?不是很有。付的薪水多嗎?付的不多。青年人爭當公務員只是說明腐敗嚴重。
這個答案很值得中國人一起思考。
喝的不是酒,是身份
3·15之際,面對假酒蔓延之勢,品牌名酒hold不住了。茅臺酒知識產權保護部發表聲明稱,茅臺生產的“商務慶典酒”、“80周年建軍酒”、“軍區專供酒”、“國家機關后勤采購特供酒”等幾款產品,已經停止生產并對市面上流通的上述產品進行了召回,所以現在市場上流通的上述產品均屬于假冒產品。
與此同時,浙江工商部門在一間小作坊內查出了42萬套紅酒“自制商標”,這些商標往酒瓶上一貼,42萬瓶拉菲就出爐了。據悉,拉菲一年產量實際上是24萬瓶,其中1/3銷往亞洲市場,而銷往中國市場的至多也就5萬瓶,但中國一年的“拉菲”銷量是200萬瓶。
當下中國,充斥于市場和人們觀念之中的各種名牌,身價一日高過一日。每個尋常百姓家,都對王謝堂前燕充滿著不同尋常的憧憬和渴望,尤其是一些在改革開放30多年中腰包先鼓起來的人們。
那些各類“特供”、“×牌”成了商戰中最有力的金字招牌,無往而不勝,但實際上,它們只不過是迷惑尋常消費者的標簽罷了,絲毫不能提供任何品質的保障。這個道理很少會有人不明白,但那又有什么關系呢?他們要購買的原本也非品質,而是身份地位的象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