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衛民,湖北省黃岡市教育科學研究院地理教研員、中學地理高級教師。湖北省教育學會中學地理專業委員會副秘書長、黃岡市中學地理專業委員會副理事長兼秘書長、黃岡市教科院教研信息部主任等。
《中國教師》:汪老師,您好,從2001年實驗版課標的頒布實施至2011年課標標準版的頒布已經過了十年,您能為我們介紹一下黃岡市課程標準理念與目標的落實情況嗎?
汪衛民:從全市來看,整體在跟進,但從地理學科來講,我個人認為對新課標的理念和目標的落實還不理想,雖然教師思想觀念更新了,課堂教學也有變化,但對課標內容的理解和教學標高的把握還不到位,還有偏差。
《中國教師》:根據2011年版課標編寫的新教材將于今年秋季投入使用,對于新課標的頒布與實施,黃岡市廣大教師以及您個人有什么樣的看法?
汪衛民:對于新課標的頒布與實施,新修改的教材,廣大教師應該不會感到陌生和新鮮,因為新課標和教材在我市實施了近十年,各種版本的地理教材和課標,我們教研員和教師都見過。現在獲取信息的渠道很多,教師交流也方便,所以我想我們會從容面對新課標的頒布與實施,仔細審讀新教材改在何處,研究為何此處要修改,進一步研究調整教學內容和方法。
《中國教師》:結合黃岡市的實際情況,您認為在2011年版課標理念與目標的貫徹與實施過程中,會遇到哪些問題?
汪衛民:我市主體從大別山南麓延伸到長江北岸,大部分縣市處在山區,屬革命老區,教師思想還比較滯后。黃岡是經濟欠發達地區,但是個教育大市,也是教育強市。我們大部分教師都能在極其艱苦的條件下,自覺按省市縣的要求,按時定期參加各級培訓學習。
針對前些年實驗版課標學習貫徹的過程中出現的一些問題,我想在2011版新課標的實施中也會遇到同樣的問題:
1.各級教育主管部門的協調安排問題。選擇適當的時間,對應專職教師安排好培訓。另外培訓學習時間太短,似乎是走過場,建議能安排一周左右時間學習,完成一學年的任務,針對課標和教材逐課逐節落實。
2.領導層面的認識問題。教育觀念跟不上,思想落后甚至停滯,有的校長不讓教師參加培訓。
3.教師層面的問題。目前我市地理師資不夠;代課教師多,專業不對口(參加培訓學習的,回校沒上這門課);通過培訓,教師的基本素質和適應新課改的能力有較大提高,同時也暴露出一些突出問題,由于教師缺乏扎實的知識功底和化為人格精神的學識修養,導致在解讀課標時捉襟見肘,與教學任務的要求相距較大;由于教師缺乏用現代教學設計的思想和方法指導備課與授課,導致教師無法理解“課程”是開放式的、個性化的、動態調整的,致使教學缺乏在預設基礎上的創新與生成;由于教師的知識傳授與社會生活的聯系欠緊密,教學缺少開放度,體驗性效果較差;由于教師專業知識失之于廣博,導致教師面對高度整合后的教材,不能很好地落實學生的自主學習、探究學習和研究性學習方式,不能超越以學科為中心的教學視角向以能力為導向的方向轉變。
4.加強教師培訓的過程管理。
5.培訓經費的落實問題等等。
《中國教師》:為了保障新課標理念與目標的順利實施,面對可能會出現的問題,黃岡市具體采取了哪些應對措施?
汪衛民:面對可能會出現的問題,我們也采取了一些措施,以保障新課標理念與目標的落實。
首先,積極配合上級部門要求,安排好、計劃好新課標、新教材的培訓學習。
其次,市縣兩級教研部門,一方面從新課標內容上落實,引導廣大教師嚴格依據課程標準組織教學,合理把握教學容量和難度要求,調整教學觀念和教學行為,重視激發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和積極性,控制好課業負擔,不斷提高教學質量和水平。另一方面結合本區所選教材內容一節一節落實。
再次,積極開展教研活動,通過教學示范、評比,突出骨干教師的引領作用。
最后,結合網絡教研,加強宣傳、研討。
《中國教師》:在新課標的修訂過程中,“鄉土地理”部分相對改動較大一些,新標準將原有8項精簡為6項,并重新進行了表述和梳理。對于這部分教學,請問汪老師,黃岡市過去十年中是如何進行的,接下去又有什么打算?
汪衛民:鄉土地理是中學地理不可缺少的部分。讓學生認識了解家鄉,熱愛家鄉應是中學地理教育的一項任務和目標。
黃岡市歷來重視鄉土地理,從原來的畢業會考開始,鄉土地理知識就滲透到考題中,從2005年地理參加中考以來,明確規定考查黃岡鄉土地理知識的比例。
對于這塊知識,我們黃岡應該會一直把它作為一個重點,讓學生了解黃岡,運用所學的地理知識結合黃岡本地的實際來分析、解決地理問題。其實這也是學生學習的本質。
《中國教師》:目前,初中地理課程面臨一個比較尷尬的處境,大多數學校都將其當做“副科”,對其重視程度不夠,在這種情況下,地理課程的評價如何操作才能更好地實施,以達到促進學生全面發展的目的呢?
汪衛民:目前,黃岡在全面實施素質教育的大前提下,在中考指揮棒的作用下,一些學校認為初中地理是“副科”的現象大有改觀。我們從2005年開始,初中地理學科就參加中考,采用文綜政史地綜合卷形式,總分120分,地理占25分,今年地理分數提高到35分。我們特別注重中考地理試題與社會實際和學生經驗的有機聯系;注重對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考查的同時,特別重視對具體情景中綜合運用知識分析和解決問題能力以及實踐能力的考查。我想地理參加中考極大地促進了初中地理教學,對開齊課程、開足課時、師資配備及課程資源配套都有好處。
在這種大環境下,我覺得把過程性評價和結果性評價相結合才能更好地發揮評價對學生全面發展的促進作用。
《中國教師》:怎樣才能更好地理解和落實2011年版地理課標的目標與理念,是廣大初中地理教師接下去要努力和奮斗的,對此,對于課標理念與目標的落實,您覺得應該從哪方面著手?謝謝!
汪衛民:課標的理解和落實我想要從以下幾個方面著手:
首先,從教育的主管層面,應先做好新課標的解讀,形成文本下發。
其次,各級教育教研部門分期分批,集中組織教師培訓學習。
再次,落實網絡教研培訓。
最后,積極組織教研活動,引導組織教師自學。
(責任編輯:熙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