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幼小中教師專業標準的醞釀、修訂和完善,最重要的意義和價值,是從長期以來對于教師主要依據任職年限、學歷要求和可客觀衡量的業績而決定的職稱榮譽評定激勵機制,轉向對于教師成長過程給予專業獨特性引領指南的援助。用美國1989年頒布優秀教師標準的政策性文本標題語言來表述,就是在教師專業成長的整個過程中善意提醒,優秀教師“應該知道的和能夠做到的”,并鼓勵努力做到。相信專業標準提醒教師不斷自我反思自己該知的和會做的過程,就是在對教師的專業成長給予實質的指南性援助。
這一轉向善莫大焉,體現以人為本的科學發展觀貫徹落實到了對托起明日太陽的教師的真正關心尊重上。首先是對于教師專業的尊重,也是對于教師專業成長獨特性、復雜性的理解,更是對于所有渴望提高教育教學質量的教師職業生命的關愛。
教師的專業是不是值得像醫生、工程師的專業那樣受到尊重?長期以來見仁見智。一種庸見是,醫生、工程師可以去給娃娃上課,教師可不能去開藥方或設計工程,教師的專業性黯然失色。而在重點學校招生規模大增的當今,期望孩子受到好教育的精明家長,選擇了好學校,還在想方設法選擇班主任和任課教師,教師的專業性在人們的潛意識中又是被認同的。教師專業標準的制定,以政策文本的權威性尊重教師專業的地位,這在我國教師的專業發展歷史上具有重要意義。
教師專業的獨特性和復雜性已為學者們廣為闡述。教師專業獨特性密切聯系著教育的神圣性。教育要實現從人的心靈內部引出智慧內核、用真理啟迪生命,就必須先讓教師擁有明朗完整的內心世界,擁有以身心情感和諧安詳、完整不分裂為基礎的內心定力,在一種全神貫注于當下的心靈自由的狀態,源自心靈引出優秀教學源泉。只有當教師自己能夠清醒地與他的自我意識深層對話,傾聽到自己內心深處的真實聲音,體驗到自由的心靈全神貫注于當下所產生的能量,才能夠尊重和默契地回應學生內心深處的聲音,引領學生成為照亮自己的光,找到自己的心靈導師。[1]正如詩人里爾克描述的:“發展跟每個進步一樣,是深深地從內心出來,既不能強迫,也不能催促。一切都是時至才能產生。讓每個印象與一種情感的萌芽在自身里、在暗中、在不能言說、不知不覺、個人理解所不能達到的地方完成。以深深的謙虛與忍耐去期待一個豁然貫通的時刻。”[2]
教師專業的復雜性相應其獨特性,體現為教師職業的情境性、模糊性、不可預測性,因此,深奧的、專門的、確定性的學科知識還不足于作為教師專業化的核心要素,教師的愛心和道德倫理、實踐性知識和智慧、創造性尋求變化的自主探究,在行動中的反思調整,善于學習交流,更是教師迫切需要的專業化核心要素。正如帕爾默所言:“我掌握了的教學技巧仍管用,但是僅僅靠技巧是不夠的。當與學生面對面交流時,唯一能供我即席利用的資源是:我的自我身份認同,我的自我的個性,還有身為人師的“我”的意識——如果我沒有這種意識,我就意識不到學習者‘你’的地位。”[3]
教師專業的獨特性是教育過程和教育對象的復雜性決定的。教育實踐難題的破解之道,隱藏在現實流變的縫隙中,教師如何整體感悟情境洞悉內中紋理?更加需要直覺洞察力,貼近真相運作,達到事半功倍。這是當好老師的真功,又是有待為師者超越的人生難題——保持內心和諧,不迷失,不分離,這是優秀教學的源泉所在。祥和的內心滋養師愛,師愛又暢通順勢而為的定靜智慧,這就是教師即席活用教育智慧的奧秘。教師專業標準作為政策文本,需要在向教師言傳和引領神圣的教育心靈旅程中有所突破。在比較權威、公開、客觀地敘述好教師的基本元素中,嵌入這最核心的價值和指導思想,指導教師系統反思自己的教育教學實踐,為處于特定發展階段、教特定學科、從事特定年齡階段學生教育教學的教師,形成貼近獨特成長需要的專業發展規劃,提供重要的參照依據。
教師專業的獨特性和復雜性,決定了教師職業的反思性。教師專業標準貼近教師專業獨特性和復雜性的理解,就是對于所有渴望提高教育教學質量的教師職業生命的關愛。如果缺失了這一貼近真相的理解,就可能傷害到教師的職業生命,傷害到優秀教學所依賴的教師心靈。因此,值得警示的是,在各種標準林立的現代社會,其后潛伏的雙刃劍危機,可能會更大概率地潛伏在教師專業標準中。
緩解教師專業標準潛伏的雙刃劍危機的重點,是自始至終把教師專業標準定位為服務于教師專業成長的指南,不斷研究完善它。國際上始于20世紀80年代的教師專業標準研究,都指向通過出臺教師專業標準系列,引導教師們就什么是高質量的教學達成共識,提高教師的職業期望和專業成就,給不同階段、不同學科教師的專業學習進階提供循序漸進的支持,為教師的終身學習可持續發展給予專業性指引,以全面評估和提高教師專業素質。正視和認真研究教師專業標準的雙刃劍危機,不僅不會削弱教師專業標準的權威,反而會大大增強教師專業標準在教師的培養、準入、聘任、考核、退出、合法權利保障等方面的內在權威。[4]
研究完善教師專業標準的重要通道,是盡量讓教師專業標準貼近教師專業的獨特性和復雜性。有意識地讓作為公共話題的政策文本關注到教師專業經驗世界的個人困境,正面導向更多研究去關注和考察,教師個體的專業成長經驗及困境與公眾話題對此的反應之間有什么實質關聯,以便凝聚促進理解和踐行教師專業獨特性的睿見。教師專業標準作為公共話題的政策文本語言,是否能夠更多地吸收這些睿見,讓政策性文本語言營造教師存在的家,拓展教師的精神生活空間,引導教師朝向擁有強大內力的領導型教師發展,將是教師專業標準研究的突破口,也是讓我國姍姍來遲的教師專業標準更適切地成為教師專業指南的生長點。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國家關注修訂完善面向各科幼小中教師的教師專業標準,是為今后制定各階段各學科教師專業標準奠定基石。教師專業標準在起點上就深切關注到教師專業的獨特性和復雜性,相信,隨著各學科教師專業標準及詳細指南研究成果的豐富,一定會推進教師專業成長邁向新臺階。
參考文獻:
[1]吳國珍.內化為教師生活方式的敘事探究[J].中國教師,2008(18).
[2]里爾克.給青年詩人的信[M].馮至譯.上海:上海譯文出版社,2005:17.
[3]帕爾默.教學勇氣 漫步教師心靈[M].吳國珍等譯.上海: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2005:10.
[4]張文軍,朱艷.澳大利亞全國教師專業標準評析[J].教育學,2007(7).
(責任編輯:林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