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此感慨,是源于“傻哥”的故事。
“傻哥”名叫李軍,本是一名很普通的學生,卻在開學的第一天便讓大家都見識了他的“傻”。
那天晚自習無事,我便安排新生之間互相做自我介紹。輪到他時,他慢騰騰地站起來,抬起頭,笑瞇瞇地對我說:“我叫李軍,沒有特長,啥都不會,以前的同學都叫我‘傻哥’。”話音剛落,頓時一片哄堂大笑,有的同學笑得直喊“肚子疼”,他卻只是憨厚地笑了笑,便慢慢地坐下。
至此,我班有個“傻哥”的消息便迅速傳遍了校園。
據李軍媽媽講,他小時候本是個正常健康的孩子,只因有一次感冒發燒,父母忙于工作而耽誤了給他看病,結果燒壞了腦子,才變成了現在這樣。他媽媽言及此處,早已淚水漣漣,悔恨與內疚溢于言表。所以,當她懇求我照顧好李軍時,我便爽快地答應下來。
李軍雖“傻”,卻傻得實在。
軍訓前,學校照例給每個新生發一套迷彩服,我讓學生把發到手的衣服都試穿一下,不合適的抓緊更換。當同學們都在興高采烈地試穿迷彩服時,李軍卻拿著一件上衣在那里左看右看,臉上掛著莫名其妙的表情。
我走過去,輕輕地問他:“李軍,你怎么光看不穿啊,得試一試才行啊!”
李軍卻抬起頭迷惘地問我:“老師,我想穿,可這褲腿太細了。”
聽了他的話,我一時哭笑不得,原來他把上衣誤認成了褲子,而旁邊的同學也都吃吃地笑了起來,我耐心地拎著褲子向他展示,他才弄明白。
李軍雖“傻”,卻傻得可愛。
他走在路上,如果看見哪位老師或者哪個同學拿著東西,他都會跑過去問人家有什么活讓他干。遭到拒絕后,他就會瞬間變得無精打采,好像這剝奪了讓他干活的樂趣。可是若真讓他干,他又干不好,常常是掃地掃不干凈,拖地拖不干凈,拿東西掉了一地他也不一定能發覺。可以說,在他的意識里是沒有好壞標準的,只知道埋頭干活,能有活干,他就很高興了。為此,我只安排他擦窗臺。
因為他傻得實在,傻得單純,又樂于助人,有些調皮學生就開始指使他干這干那,臟活、累活全讓他干,比如擦黑板、倒垃圾,他卻樂此不疲。
我知道這件事后,當著全班同學的面強調:“個人的值日個人負責,不能讓別人代勞。”然后,我又交代李軍:“李軍,以后你負責好自己的值日就可以了,不要老替別人值日。”
他點頭答應,可沒一會兒工夫,他就跑到我面前跟我說:“老師,如果以后他們讓我干,我也想干,我還干不干?”
我聞聲抬頭,竟然看到他的眼里滿是期待。
面對這種期待,我有些于心不忍,畢竟一個人的快樂比什么都重要。于是,我重重地點了點頭:“干,只要你高興。”
看著他歡快離去的背影,我突然覺得李軍,真的很可愛。
可是李軍的傻也傻得人人可欺。
“李軍愛干活,李軍沒脾氣”成了同學們安排他干這干那的理由。在宿舍里,他跑前跑后給多個舍友打水打飯;在廣場上,他矗立人群給同學們拿書拿包;在班級里,他忙前忙后給同學們跑腿買筆買本。他就是全班同學的勤務兵,無論誰指使他,他都來者不拒。因為他的勤勞、好脾氣,最終為他贏得了全班同學的友好以待,尤其是女同學。
現在同學們都親切地稱他為“傻哥”,就像他以前的同學那樣,稱呼中已彌漫著濃濃的友愛。
然而,全班同學對他的愛引起了一個人的不滿,他就是班上的李剛同學。
李剛除了學習不行,遲到、早退、曠課,抽煙、喝酒、打架,可謂無所不能。不僅如此,還經常在同學間無端挑起是非,是最難管教、最令我頭疼的學生。每次他犯錯,我都語重心長、推心置腹地找他談話。談事件的危害,談他的未來,談教師的苦心,談家長的希望,有時一天談三次,有時一談一節課。結果總是犯了錯,錯了改,改了再犯。搞得我精疲力竭,對他看不到任何希望。
第一個喊李軍“傻子”的是李剛,第一個讓李軍替他值日的也是李剛,第一個叫李軍拿水拿飯的還是李剛,可以說,李剛是班里欺負李軍的帶頭人。如果前面提到的“李軍是全班的勤務兵”,倒不如說是李剛一個人的勤務兵更確切。但即便如此,當李剛看到李軍如此受眾人喜愛之時,他那好強斗勇、爭強好勝的性格讓他不免“醋意大發”,開始制造是非。
有一天,李軍氣喘吁吁地從外面倒垃圾回來,李剛讓他跟自己坐在一條板凳上,并喝令他坐得離自己遠一點兒,再遠一點兒……當李軍只有半個屁股坐在凳子邊上的時候,李剛突然一個起身,致使李軍毫無防備地仰面倒下去,頭正好撞到鐵簸箕上,后腦勺劃出了一道深深的血痕。
可憐的李軍手忙腳亂地從地上爬起來之后,痛得只知道用手捂著頭不知所措地呻吟、跺腳,后來在同學的幫助下才去了醫務室處理傷口。而李剛則得意洋洋地享受著剛才無聊抱負的快感。
聞訊后,我批評李剛,責令他必須向李軍道歉。雖然這不能改變什么,但至少能給李軍一些心理安慰。可是,面對李剛的道歉,李軍卻傻乎乎地說:“不是他的錯,是我不小心摔倒的。”
我無言以對。
就是這樣一個極其憨厚、極其單純的學生,卻干了一件驚天動地的大事。這件事勝似我的千年說教,徹底改變了李剛,也讓我對如何育人有了重新的認識。
那是一天下午放學后,像往常一樣,李剛讓李軍給他背著書包兩人一塊兒回家。行至路口拐彎處,一伙小流氓突然圍了上來,指著李剛說要替他的一個哥們出氣,甚至其中一個人還拿出了明晃晃的刀子。
一看這架勢,李剛開始往后退,想伺機溜走。
李軍沒見過這種場面,當時就嚇傻了。扔下書包,雙手抱著頭,原地跳起來,邊跳邊喊:“媽媽,媽媽,我害怕。”
眾人一看,是個傻小子,便不再管他,轉而向李剛圍攏。李剛只好跪下求饒。這伙小流氓并沒打算就此放過他,其中一個喊了聲“打”,另外幾個便都圍上去群毆李剛,打得他趴在地上鬼哭狼嚎。
當李軍看到那個拿刀子的小流氓舉起刀子的時候,也不知從哪里來的勇氣,猛地撅起自己的屁股,朝那小子沖了過去,“砰”地一聲,就把拿刀的小子撞向了一邊。這個小流氓氣急敗壞,把本來想扎向李剛的刀子深深地扎向了李軍的大腿……
此時,聞訊而來的群眾紛紛圍上來,驅散了小流氓,并把李軍和李剛送進了醫院。
當我聽說這件事時,感到很震驚,便匆匆地帶領著學生們趕往醫院探望。來到病房,只見李剛正在病床前陪著李軍。
有位同學對李軍開玩笑說:“李剛經常欺負你,你還救他?”
李軍卻傻乎乎地笑了笑,回答道:“他是我同學!”
聞言,坐在窗前的李剛羞愧地低下了頭。
幾天后,李軍出院了。李剛激動地跑過去抱住他:“我的好兄弟!”
李軍依然是傻乎乎地笑。
說來也奇怪,像李剛如此頑劣的學生,我多次批評、教育都沒有效果,卻因為這次意外事件竟改頭換面,重新做人。其他教師對李剛的這一驚人變化都感到奇怪,想要知道究竟是什么讓他浪子回頭的。
而我,卻突然明白了。
這一切皆因“傻哥”李軍那傻乎乎的愛。
李軍用他的善良和淳樸贏得了其他學生的愛戴,用他的寬容和大度諒解了李剛對自己造成的傷害,甚至不惜用身體來拯救曾傷害過自己的李剛。這種以德報怨的大愛深深地震撼了一個浪子的心,而這種震撼對李剛來說也是史無前例的。它徹底顛覆了李剛偏離正常軌道的價值觀,使他的心靈得到了空前的凈化,也使得他終于明白了如何做人的道理。正是李軍這種無私的、不圖回報的、至善至純的、能夠為他人舍卻自己寶貴生命的人間大愛,才創造了這一教育奇跡。
我常想,如果每個人都能像李軍那樣心地善良,淳樸愛人,將會使多少浪子回頭啊!冰心曾說:“有了愛便有了一切,愛能產生偉大的力量。”如果一個教師,能愛生如子,全身心地呵護他,教育他,為他無私奉獻,又會減少多少厭學者?又能轉化多少頑劣的學困生呢?
所謂“親其師,信其道”,不就是因“愛”換得了“信”嗎?回顧過去自己對學生所謂的“愛”,現在想來又是多么的膚淺。自認為給學生喂一次藥、買一次飯、談一次話、做一次家訪……就是對學生的愛。卻不想,自己的“愛”是否想他所想、急他所急?能否從生活上、學習上和情感上感受他們、理解他們,無私地為他們奉獻?是否能夠真正地為他們解憂、解困,從心里真正地關心他們?
幸運的是,從李軍的身上,我明白了“愛”是什么。像“傻哥”那樣真性情的付出,不圖回報的付出,才是令學生心悅誠服的“愛”,這樣的愛才有意義。當一名教師全身心地愛護、關心和幫助學生,做學生的貼心人,師愛才能衍生成巨大的教育力量,教師才能贏得學生的信賴,學生才樂于接受教師的教育,教育才能收到更好的效果。
寫下此文,我不禁想對李軍說:“謝謝你!你讓老師明白了一個重要的道理:愛可以改變一切,只有用愛才能交換愛。”
(作者單位:山東省章丘市第二職業中專)
(責任編輯:張莉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