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血站檔案編研工作的意義
開展檔案編研,有助于推動無償獻血工作;開展檔案編研,有助于發(fā)揮檔案在決策中的作用;開展檔案編研,有利于促進血站文化建設;開展檔案編研,有助于加強檔案保護;開展檔案編研,有助于加強檔案管理信息化建設。
2 血站檔案編研工作存在的問題
2.1 重視程度不夠。檔案管理工作滯后,一是一些領導在決策時,對檔案管理在采供血工作中的地位和重要性認識不到位;二是業(yè)務科室工作人員往往更重視專業(yè)工作,而忽視在工作中形成的各種檔案材料的收集、整理與歸檔;三是缺乏責任感,錯誤地認為文件材料歸檔僅是檔案室或檔案員的事,與己無關。
2.2 缺乏統(tǒng)一的規(guī)范標準,管理體系不健全。許多血站的檔案管理人員多為兼職,缺乏系統(tǒng)的檔案管理專業(yè)知識;而業(yè)務科室也沒有指定專人兼管檔案資料的收集、保管和整理歸檔工作。現有的機關或醫(yī)院的檔案管理模式也不完全適用于血站的檔案管理,國家和有關部門沒有這方面的規(guī)范標準,“有檔不歸”或“有文必歸”的現象,影響檔案的完整性和系統(tǒng)性。
2.3 歸檔文件的整理存在弊端,不歸檔文件的管理存在漏洞。由于檔案人員多為兼職,立卷工作難度大,案卷質量也難以保證。同時,往往到年終才將文件一次性清理上交,既讓檔案室難以承受年終接收歸檔文件和分類歸卷的大工作量,也因長期分散保存而造成丟失和他人無法利用。對于不歸檔文件材料,如采供血工作過程中形成的重份文件、未成文的草稿、統(tǒng)計草表、作廢的登記表和科室間的業(yè)務交接等,往往被忽視而沒有納入檔案管理范疇,造成丟失和泄密。
2.4 對非紙質檔案資料的管理重視不夠,信息化手段不足。不少部門往往只重視設施、裝備、技術的投入,對信息資源的開發(fā)和利用缺乏應有的力度。不能完全按照市場需求來開發(fā)索引信息資源領域。
3 血站檔案建設的思路
3.1 加強檔案管理人員培訓,提高管理人員的綜合素質。組織檔案人員學習《檔案法》等法律法規(guī),提高對檔案管理工作認識程度以及管理能力。邀請專家
講授檔案管理知識以及輸血醫(yī)學檔案的范圍特點和作用;根據檔案管理規(guī)范化的要求,確定檔案工作人員的職責。一是要認真學習、執(zhí)行檔案工作的政策法規(guī),加強業(yè)務學習,增強工作責任性。二是堅持平時分類預立卷歸檔工作,每年初,根據文件材料歸檔范圍,將本部門形成的不同內容與載體的文件材料,預立卷類目并編號,方便查找利用。三是負責本部門文件的形成、積累、保管、整理、立卷、歸檔工作,保證歸檔文件材料的齊全、完整、系統(tǒng)。四是應按“文件材料歸檔范圍”收集完整的要求,及時做好文件的收發(fā)、登記工作,保證文件的完整確切。五是做好文件的催辦工作,凡是經承辦人員處理完畢的文件要及時收集,并檢查承辦情況是否已經注明,搞好平時歸卷,使文件材料管理有條不紊,便于查找利用。六是主動接受院檔案室的業(yè)務指導、督促與檢查。
3.2 規(guī)范程序,健全檔案管理制度。檔案管理工作必須有嚴格的制度做保證,圍繞檔案完整準確、合格、安全、保密和方便利用,制定各項制度,如獻血資料收集、數據計算等,同時,按輸血醫(yī)學檔案工作程序,對每個環(huán)節(jié)、每道工序都提出具體要求,做到“人人有崗位、事事有人管、項項有章程、件件有要求”,建立輸血醫(yī)學檔案工作的正常秩序。要認真貫徹實施《檔案法》和《獻血法》,把血站檔案管理工作納入法制軌道,做到依法治檔,嚴格管理。切實加強制度建設,經主管領導審批,由采供血專業(yè)機構和檔案管理部門制定一套適合血站特點的業(yè)務檔案管理標準和規(guī)章制度。檔案管理人員要增強責任感和緊迫感,在工作實踐中做有心人。妥善處置不歸檔文件材料,改變以往重視年終整理歸檔而忽視平時材料形成過程的狀況,擴大檔案管理的覆蓋面。不影響業(yè)務工作的前提下,盡量縮短各科室從檔案材料形成到移交歸檔的時間,以減少或避免毀損、丟失現象,保證檔案的完整性。加強對不歸檔材料的管理,不歸檔不等于不管理。要責成、監(jiān)督各科室兼職檔案人員嚴格管理、妥善處理和及時銷毀不歸檔材料,避免其丟失、泄密。
3.3 加強信息化建設,做好業(yè)務檔案的信息化管理。借助血站計算機信息化、網絡化管理的優(yōu)勢,血站應從自身的工作實際情況出發(fā),創(chuàng)造條件,力爭實現檔案管理的自動化、現代化。
(作者單位:洛陽市中心血站 來稿日期:2011-12-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