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我國檔案安全體系建設的特色化主要包括中國特色、地方特色和專業特色,研究我國檔案安全體系建設特色化的概念、意義和內容,不僅是其內在要求,更是踐行唯物辯證法、促使其不斷發展的客觀需要。
關鍵詞:檔案安全體系建設;特色;特色化研究
1 檔案安全體系建設特色化研究的提出及其概念
關于我國檔案安全體系特色化的研究,檔案學界著墨甚少。較早涉及此問題的是張美芳、王良城兩位作者,他們在探討我國檔案安全保障體系建設的過程中提出要“堅持走特色化道路”[1]問題的當屬于海燕,作者從“什么是檔案安全保障體系特色化、檔案安全保障體系的構建為什么要體現特色化、檔案安全保障體系的構建如何體現特色化、檔案安全保障體系的構建如何實現特色化”[2]等四個方面展開了詳細的論述。
對于檔案安全體系特色化概念的科學界定,張美芳、王良城兩位作者業已進行了嘗試:“特色是檔案事業發展的需要,沒有特色就沒有競爭優勢和發展潛力,就會失去生存的價值,檔案安全保障體系的特色化就是要根據我國檔案工作所具有的主要特點、根據本身的技術力量和專業優勢和環境條件,有目的、有重點地發展、推進、整合和推廣。”[3]于海燕在文章中引用了上述定義,并做了簡單的說明,沒有給出新的定義。
筆者認為:一、特色不僅是事物保持獨立性、自立于世的前提,更重要的是,對事物特色的研究有助于因地制宜、具體問題具體分析,有利于事物的發展;二、從宏觀上來看,我國檔案安全體系特色化的重要內容主要包括中國特色、專業特色和地方特色;三、對特色的研究總體上可分為兩個階段,一是揭示,二是在此基礎上的應用。
基于以上分析,筆者嘗試給出如下定義:特色是檔案事業生存和自立于世的內在要求,更是其不斷發展的客觀需要。檔案安全體系的特色化就是要在分析檔案工作所具有的中國特色、專業特色和地方特色等的基礎上,根據本身的技術力量、專業條件和物質基礎,有目的、有重點地安排和建設我國檔案安全體系。
2 檔案安全體系建設特色化研究的意義
2.1 特色化是檔案安全體系的立身之本。“特色是一個事物或一種事物顯著區別于其他事物的風格、形式,是由事物賴以產生和發展的特定的具體的環境因素所決定的,是其所屬事物獨有的。”[4] 我國檔案安全體系是產生于特定國度、特定專業背景下的檔案事業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它是專門針對檔案實體和檔案信息的保護而采取的所有手段所構成的防護體系,即具有特定的對象、方法和程序,這是其區別于其他事物的根本所在。
2.2 特色化是檔案安全體系建設發展的客觀需要。檔案安全體系的特色化不僅包括其與生俱來的特點,還包含其賴以產生和發展的具體環境因素所決定的特有屬性,而檔案安全體系的建設又受到綜合因素的左右,因此,在對其特色化揭示的前提下,客觀分析其固有特點及產生和發展的實際,因地制宜,具體問題具體分析,更有助于其發展。
3 檔案安全體系建設特色化研究的內容
3.1 中國特色。宏觀上來說,我國檔案安全體系建設是在中國的政治、經濟、文化等環境中產生并發展的,因此其具有明顯的中國特色。
3.1.1 我國檔案安全體系建設產生于中國的政治環境中。首先從其產生背景來看,我國檔案安全體系的產生包含了政治、經濟、文化甚至歷史等一系列因素,從產生之初就體現出了自己的特點:一是運動方式。簡單而言,我國檔案安全體系建設是以一次重大會議為發端,以重要領導人的發言稿為綱領發起的一場自上而下的建設運動。二是成果形式。筆者選擇了中國知網的《中國學術期刊網絡出版總庫》、《中國優秀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據庫》、《中國重要會議論文全文數據庫》,以“檔案安全體系建設”為“主題”,進行“精確”檢索,截止到2012年4月15日,共獲得111條記錄,其中理論研究成果僅為39條,其余72條記錄均為相關的會議報道、領導人講話或經驗總結。
其次從管理體制和指導理念來講,我國檔案安全體系建設要以歷史唯物主義和辯證唯物主義為指導、在我國的檔案事業管理框架內進行。我國檔案安全體系建設要在統一領導、分級管理的原則下,在科學發展觀的指導下,有計劃地逐步展開。
3.1.2 我國檔案安全體系建設受中國的經濟條件的制約。首先,從經濟所有制的角度講,我國目前是以公有制為基礎、多種所有制共存的局面。基于此,我國的檔案也是以國家所有為主體、社會團體和個人所有共存的狀態。而我國檔案安全體系建設所針對的對象就不能僅僅是國家所有的檔案,還應將散存于社會團體或個人手中的檔案納入其中。
其次,從經濟狀況來講,我國現在還處于社會主義初級階段,這就決定了國家和社會能給檔案安全體系建設提供的經濟支持非常有限,這將直接影響到我國檔案安全體系建設的規模和效果。我國檔案安全體系建設的內容可分為兩個部分,一是硬件體系建設,一是軟件體系建設。目前乃至今后很長一段時間內,硬件體系建設會作為重點,尤其是檔案庫房安全建設。“據國家檔案局館室司統計,到2004年6月為止,全國3128個檔案館,其中不規范的有550個,比例接近1/6強。”[5]檔案庫房安全建設是檔案安全體系建設的基礎和保障,基礎不牢,其他的工作做得再好也是無根之木,遲早是要枯死的。
3.1.3 我國檔案安全體系建設根植于中國特色的意識形態。五千年的文明鑄就了我國深厚的文化底蘊和國人獨特的意識形態。而我國檔案安全體系建設就是在這種獨特意識形態的沃土中生根發芽的。一、檔案是歷史文化的原始記錄和濃縮,檔案安全體系建設的一個重要內容就是對檔案信息的保護,這是檔案安全體系建設的根本目的。二、檔案安全體系建設受我國公眾檔案意識的影響,而檔案意識就是意識形態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三、檔案安全體系建設的執行者是深受我國獨特意識形態熏陶的檔案人,這會深化于他們的思想之中,體現在他們的行動之上。我國檔案安全體系建設主要任務的第一項就是提高思想認識,為檔案安全構筑堅固的思想防線,可見其意義之重大。
3.2 專業特色。中觀上來說,因為我國檔案安全體系建設是檔案事業的一個組成部分,專業特色是其最重要、也是最基本的特色。
3.2.1 我國檔案安全體系建設是檔案事業的一個組成部分。檔案安全體系是繼檔案資源體系和檔案利用體系之后,我國檔案工作順應黨和國家的方針政策應用而生的實踐體系,也是我國檔案事業更好地服務于黨和國家各項事業的重要組成部分。
3.2.2 我國檔案安全體系建設要以檔案專業理論為依據。目前,中國檔案學已經建立了較為完整、成熟的檔案理論體系,雖然某些理論還有待完善和接受實踐的檢驗,但是毋庸諱言,我國的檔案學理論在實際工作中已經發揮了很大的理論指導作用,檔案學的核心理論體系業已形成。檔案安全體系建設也要以檔案專業理論為依據,在科學理論的指導下進行,以保證建設軌道的科學、正常。
其次,從發展脈絡來看,以檔案實體安全為重心到以檔案信息安全為中心,再到現在的安全體系建設,這既是檔案工作緊隨時代潮流發展的結果,也是檔案專業理論不斷發展和深入的反映。換句話說,在檔案安全體系正式提出之前,已經有了深厚的理論積淀。
3.2.3 我國檔案安全體系建設要以檔案專業實踐為基礎。檔案安全體系建設是以保護檔案實體安全、檔案信息安全及有關軟硬件安全為對象所開展的各種方法和理論研究組成的防護體系。各種相關的理論和方法最終要落到檔案專業實踐中去才能發揮作用,而檔案專業實踐又包含著豐富的科學規律,經過抽象到具體的思維活動上升為理論,進一步充實檔案安全體系建設的指導理論和方法論,較為突出的是電子檔案安全管理的實踐和研究。
3.3 地方特色。微觀上來說,我國檔案安全體系建設具體涉及每一地區乃至部門的建設,而它們自身的條件和周圍的環境又各不相同。
3.3.1 每一個地區乃至部門因其自身條件和周圍環境,安全體系建設的側重點不同。我國地域廣闊,文化各異,身處不同地域和環境中的檔案部門,其檔案安全體系建設的側重點各有不同。比如,南方和北方因其氣候條件的不同,檔案保管的“八防”措施就各有側重;再比如處于地震帶的檔案部門,就應該將地震作為關鍵因素設置相應的檔案安全保護措施。
3.3.2 每一個地區乃至部門所能提供的檔案安全體系建設的資源和條件不同。政治、經濟、文化發展不平衡是目前我國的實際情況,受此影響,各個地區乃至每一個檔案部門所能獲得的人力、物力、財力支持就會有所不同。好鋼用在刀刃上,將有限的資源用在最恰當的地方會產生最大效益,檔案安全體系建設也應如此。
3.3.3 每一個地區乃至部門的檔案安全體系建設的進程各有不同。
每一個地區乃至檔案部門都有自己的實際,其檔案安全體系的進程就會不同,這是在檔案安全體系建設規劃和設計中必須考慮到的問題,不可搞一刀切,要允許進展快慢好壞的存在。
參考文獻:
[1] [3]張美芳,王良城.檔案安全保障體系建設研究[J].檔案學研究,2010(1) :62-65.
[2]于海燕.關于檔案安全保障體系特色化建設的幾個問題[J].檔案學研究,2011(1):75-78.
[4]http://baike.baidu.com/view/203939.htm
[5]國家檔案局館室司.全國檔案館庫建設情況統計[J].中國檔案,2004(12):14.
(作者單位:中國人民大學信息資源管理學院 來稿日期:2012-06-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