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對于很多中國人來說,記憶最深刻的體育項目非廣播體操莫屬。它伴隨著一代又一代人度過童年、少年,即使上了大學,走上工作崗位,甚至退休在家,我們還會經常與這段音樂不期而遇。
廣播體操一般由8~10節動作組成,每一節對機體的主要關節、骨骼和大肌肉群等部位都具有合理性、專一性的刺激。每做完一套廣播體操,身體各部分的關節、肌肉、韌帶都能得到鍛煉,能加快呼吸、脈搏和血液循環,從而促進人體的新陳代謝,提高各器官的功能。
建國以來,我國相繼推行了8套廣播體操。2011年8月8日,國家體育總局正式發布第九套廣播體操。相對于前幾套廣播體操,新操的針對性更強。生理和生化的測試表明,它對心肺功能有明顯的改善,運動量和消耗能量都是中等,對血脂、免疫球蛋白、血糖、胰島素都有良性的變化。如果堅持鍛煉,一定有很好的影響。
下面就為大家介紹第九套廣播體操的具體做法——
預備節 原地踏步(8×2)
預備姿勢,兩腳立正,手臂垂直于體側,抬頭挺胸,眼看前方,口令至原地踏步時,半握拳;第一拍,左腳向下踏步,右腿抬起,膝蓋向前,腳尖離地10~15厘米,同時,左臂前擺至身體中線,右臂后擺,第二拍與第一拍動作相同,方向相反。
第一節 伸展運動(4×8)
第一拍,左腳向側一步,與肩同寬,同時兩臂側平舉,頭向左轉90°;第二拍,右腳并于左腳,同時半蹲,雙臂曲臂于胸前,含胸低頭;第三拍,手臂伸出至側上舉,同時抬頭挺胸眼看前上方;第四拍,手臂落下,還原至體側;五六七八拍,動作同,方向相反。
第二節 擴胸運動(4×8)
第一拍,左腳向前一步同時手臂經前舉擴胸至側舉,握拳,拳心向前;第二拍,身體向右轉90°,手臂經體前交叉,曲臂向后擴胸;第三拍,身體向左轉90°,同時,手臂經體前交叉,向后擴胸;第四拍,左腳收回成立正姿勢,同時手臂經前舉,還原至體側;五六七八拍,動作同,方向相反。
第三節 踢腿運動(4×8)
第一拍,左腿向側擺起45°,同時,兩臂側平舉,掌心向下;第二拍,雙腿并攏,屈膝半蹲,同時兩臂還原至體側;第三拍,左腿向后踢起,離地10~20厘米,兩臂同時經錢擺至側上舉,掌心相對;第四拍,收手收腳,還原成立正姿勢;五六七八拍,動作同,方向相反。
第四節 體側運動(4×8)
第一拍,左腳向側一步比肩稍寬,同時左臂側平舉掌心向下,右臂胸前平屈,掌心向下;第二拍,下體保持第一拍的姿勢,上體同時側傾45°,左手叉腰,右手擺至上舉掌心向內;第三拍,左腿并與右腿,同時半蹲左臂上舉,右臂貼于體側;第四拍,還原至立正姿勢,同時,左臂經側還原至體側;五六七八拍,動作同,方向相反。
第五節 體轉運動(4×8)
第一拍,左腿向側邁出,比肩稍寬,兩臂同時側平舉,掌心向下;第二拍,下體保持第一拍姿勢,身體向左轉90°,同時雙手胸前擊掌兩次;第三拍,上體向右轉180°,同時雙臂伸直至側上舉掌心向內;第四拍,左腳還原成立正姿勢,身體同時轉正,兩臂經側還原至體側;五六七八拍,動作同,方向相反。
第六節 全身運動(4×8)
第一拍,左腳向左邁出,比肩稍寬,兩臂經側擺至上舉交叉掌心向前,抬頭看手;第二拍,身體前屈,雙臂體前交叉,掌心向內,低頭看手;第三拍,收左腳,成半蹲姿勢同時雙手扶膝,肘關節向外低頭,眼看前下方;第四拍,站起,成立正姿勢;五六七八拍,動作同,方向相反。
第七節 跳躍運動(4×8)
第一拍,跳成左腳在前的弓步,同時撐手叉腰,肘關節向外,虎口向上;第二拍,跳成立正姿勢;第三拍,跳成右腳在前的弓步;第四拍,跳成立正姿勢;第五拍,跳成兩腳開立,腳尖微微向外膝蓋向腳尖方向緩沖,同時,兩臂側平舉掌心向下;第六拍,跳成立正姿勢; 第七八拍,動作同五六拍;第二至第四個八拍,動作同第一個八拍。
第八節 整理運動(2×8)
一至四拍,原地踏步;第四拍還原至立正姿勢;五六拍,左腳向側邁出,比肩稍寬手臂經側擺起至側上舉,抬頭45°,眼看前上方;七八拍,左腳收回,同時手臂經體側還原成立正姿勢;第二個八拍同第一個八拍動作,但方向相反。
(資料來源:國家體育總局網站 制圖:趙 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