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北宋陳直的《養(yǎng)老奉親書》里,收有《戒忌保護》專篇。本篇強調(diào)要做好老人的將息保護,不可觸犯各種禁忌,以便確保老人身心健康。其所評論精細入微,又很切合實際,非常值得重視。現(xiàn)將該篇的主要內(nèi)容摘錄如下:
若遇水火、兵寇、非橫驚怖之事,必先扶持老人于安穩(wěn)處避之,不可喧忙驚動。尊年之人,一遭大驚,便致冒昧,因生余疾。凡喪葬兇禍,不可令吊;疾病危困,不可令驚;悲哀憂愁,不可令人預報;穢惡臭敗,不可令食;粘硬毒物,不可令餐;敝漏卑濕,不可令居;卒風暴寒,不可令冒;煩暑燠熱,不可令中;動作行步,不可令勞;暮夜之食,不可令飽;陰霧晦暝,不可令饑;假借鞍馬,不可令乘;偏僻藥餌,不可令服;廢宅欹宇,不可令入;墳園荒墓,不可令游;危險之地,不可令行;澗淵之水,不可令渡;暗昧之室,不可令孤;兇禍遠報,不可令知;輕薄婢使,不可令親;家緣冗事,不可令管。若此事類頗多,不克備舉。但人子悉意深慮,過為之防,稍有不便于老人者,皆宜忌之,以保長年。常宜游息精蘭,崇尚佛事,使神識趣向,一歸善道。此養(yǎng)老之奇術(shù)也。
陳直的上段論述表明,老年人貴在生活安定,心態(tài)良好,不可受到驚擾,更不可受到各種惡性刺激,否則都會成為老人的致病因素。特別是在遇到水災、火災、地震等自然災害及戰(zhàn)禍兵災等情況下,老人最易出現(xiàn)驚慌恐懼。凡家有老人者,應設法先將老人安排在安全穩(wěn)妥的地方,盡可能地避免受到傷害。陳直接著列舉了21個“不可”,全都講的是養(yǎng)老禁忌。其內(nèi)容包括飲食起居、寒暑變化、動靜勞逸、思想情志、疾病防治等各個方面,尤其注重維護老人的心理健康。諸如喪葬兇禍,不要讓老人去吊唁;悲哀憂愁和遠方的災難,也不要讓老人知曉等,都是為了防止老人因突然受到惡性刺激而產(chǎn)生悲恐驚憂等不良情緒,否則就會成為各種疾病重癥的致病因素。
筆者在此還要補充一點,不但兇禍悲憂之事不可貿(mào)然告知老人,家中有特大喜訊,亦不可立即告知老人,否則突然誘使老人過度興奮和狂喜狂樂,輕則引起失眠,重則招致急病。因為老人多有高血壓的毛病,大悲大喜,都易導致血壓大幅波動,對健康不利。
在飲食方面,老人的食物一定要講究清潔衛(wèi)生,充分保證質(zhì)量,適合老年人的體質(zhì)條件,真正做到穢臭惡敗,不可令食;粘硬毒物,不可令餐;暮夜之食,不可令飽,且饑飽要適度。在居住方面,老人的臥室應力求通風向陽,空氣清新,地面干燥而不潮濕。凡敝漏卑濕,不可令居;廢宅欹宇(廢舊而又傾斜的破房),不可令入;暗昧之室,不可令孤(不能讓老年人獨自呆坐)。
在行走方面,要防止老年人摔跤或受到意外傷害。故危險之地,不可令行;澗淵之水,不可令渡;假借鞍馬,不可令乘。在氣溫變化之時,老人更應注意防寒避暑,做到卒風暴寒,不可令冒;煩暑燠熱,不可令中。
在動靜勞逸方面,老人不能只靜不動,只逸不勞,但應少動多靜,少動多逸,做到動作行步,不可令勞;家緣冗事,不可令管。在疾病防治方面,除了遵守戒忌,防止因不良生活方式致病之外,還應做到偏僻藥餌,不可令服。現(xiàn)今因濫服藥物致害的事例實在太多,扶養(yǎng)老人尤其應注意到這一點。
陳直所提出的上述禁忌,大多對促進老人健康長壽很有幫助。陳直最后指出,老人經(jīng)常游覽精巧的佛家寺廟,對修身養(yǎng)性頗為有益,此類看法亦值得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