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年期是一個舊的醫學名詞,現在叫圍絕經期,特指女性卵巢功能自旺盛狀態逐漸衰退到完全消失的一個過程。據統計,處于更年期的女性,約60%或多或少地會感到不舒服,10%~20%會感到痛苦不堪,倍受折磨。因此,很多女性都將更年期視為一種疾病來對待。
而實際上,更年期只是一個不可抗拒的自然階段,并不是病。在此階段,卵巢功能發生改變,身體會進行自我調節來適應,如果適應不好,就會導致一些病理性的結果。因此可以說,更年期是疾病的高發時期,對女性來說,在這個時期了解一些有關疾病的常識,定期體檢十分重要。
女性朋友進入更年期之際,請多關注以下方面:
心理精神狀況多 多疑、憂慮、抑郁;易激動、好哭、好發脾氣、有時喜怒無常,類似精神病發作;睡眠質量差、失眠、早醒、難入睡;記憶力減退、思想不集中;頭痛、頭暈等,這些都是更年期女性常見的問題。這些問題不光與身體的雌激素水平有關,還與社會因素密不可分。因為這個年紀的女性,往往面臨退休、子女教育等諸多問題,心理容易受到影響。
對于更年期女性來說,如果各種心理癥狀不明顯,可以以自我調節為主——多參加有益的社交和文體活動;堅持適合自己的鍛煉;培養多方面的興趣愛好;學會控制情緒,凡事大度一些;放棄成見,多順從家人的安排。如果癥狀較重,就要及時就醫。
另外,協調好家庭生活,減少矛盾和不良刺激,也是減少心理精神問題的良方。夫妻雙方應當互相謙讓,互相關心,互相諒解,也應有適度的性生活,這樣既可以調節內分泌,又可以防止老年性子宮、膀胱、尿道支持組織萎縮引致的張力性尿失禁及生殖道老年萎縮性變化等。作為丈夫,應放下男子漢的架子,多分擔一些家務;在妻子煩躁或發怒時,要回避一下;平時多給妻子說些得體的笑話,可活躍氣氛。
心血管病易偷襲 心血管疾病與雌激素的關系非常復雜,雌激素水平的低落,會導致女性心血管疾病發病率迅速上升。所以,更年期女性應當關注心血管的變化,定期做心電圖,必要時測定血液指標,以早期發現異常。可以在醫生指導下,在合適的時機補充雌激素,使血脂、血壓等各項指標都趨于健康值。安全起見,應該定期檢查。
神經功能改變 雌激素水平低落導致神經遞質的改變,使體溫中樞的閾值變小,身體難以承受溫度的改變,進而出現陣發性的潮紅及潮熱,突然感到胸部、頸部、面部發熱,出汗、畏寒,有時伴心悸、胸悶、氣短、眩暈等癥狀,對睡眠等有一定不利影響。
為了緩解以上癥狀,更年期女性最好忌吃辛辣的食物;避免所處的環境過熱、不通風,并選擇容易穿脫的衣服;在潮熱出汗前可以通過深呼吸,使自己盡量平靜;體型肥胖者和不愛運動的人,要進行一些合理的鍛煉。
骨質開始疏松 更年期女性除了身體上外顯性的不適外,真正潛伏于角落的致命殺手是“骨質疏松癥”。進入更年期,胃腸道吸收能力減弱,鈣的吸收量減少,每天有20%鈣從腎臟排出,鈣代謝因此呈負平衡,血鈣下降,導致骨質疏松。另一方面,雌激素水平急劇下降使甲狀腺機能異常,體內促甲狀旁腺激素增加,促進破骨細胞的溶骨作用,也進一步導致骨質疏松。骨質疏松會引發骨折、抽筋、周身疼痛、膝關節不靈活等多種不適和潛在危險,一定要高度重視。
為此,更年期女性要多食富含鈣及維生素D的食品,如乳類、豆類、海產品。每天一袋牛奶非常重要,同時也可以補充一些鈣劑。要多做戶外活動,曬太陽,注意家居及工作安全,防止跌倒損傷。絕經的女性可在醫生的指導下采用激素替代治療。對于已發生骨質疏松者,可采用二磷酸鹽類、降鈣素、氟化物給予治療。
腫瘤好發 更年期為常見腫瘤的高發年齡,包括子宮肌瘤、子宮頸癌、卵巢腫瘤等。出現月經改變、食欲異常、不想吃飯、腹部長大,應當及時求醫,早期發現腫瘤,及時治療,可提高治療效果及患者生存率。日常起居要做到有規律,重視睡眠質量,睡前用熱水泡腳,盡量放松,不宜過度思考和興奮,每天保持6~7小時睡眠,并午休半小時;注意室內空氣新鮮。每餐的飲食要定時定量,注意粗細葷素搭配,不偏食,不暴食,可多吃薯類、豆類、海帶、蘿卜、生姜、堅果等。
總之,更年期是人必經的生理時期,不必恐慌,只要加強對自我的認識,及時防病治病,每個人都能平安度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