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動畫和教鞭不同。在動畫世界里,任何出格的搗蛋都會被原諒,任何沒由來的形象都能變成“萌寵”,任何天性里的“小惡魔”都會被善良的“奧特曼”征服。
《神秘世界歷險記》就講述了這樣一個故事:“萌寵”啦啦因貪吃而結識了“野蠻女友”雨果,又因為不小心和她說了一句話,而讓雨果有了通曉動物語言的本領。當云鯨要帶啦啦駛向“神秘世界”的時候,古靈精怪的雨果也偷偷地上了“鯨”??
該片將于8月10日登上大銀幕。筆者提前看完影片之后,覺得影片的主創努著一股精氣神兒,卻最終沒能捅破最里層的窗戶紙——盡管在好萊塢動畫大片的圍剿下,其不失為國產動畫電影中的一部守“誠”之作。
從 “沒有那么多蜜蜂,哪兒來那么多蜂蜜”這句臺詞,觀眾應能想到影片中不乏童趣。而“童趣”對一部動畫電影而言就是“心臟”。而且三維畫面唯美精致,色彩亮麗柔和,帶著點歐式小清新。場景設計不再那么單薄,多了些“內涵”。技術水準相較于之前的諸多國產動畫,也有所突破。
影片角色設定結構合理,定位鮮明,“各司其職”。你很難不喜歡“小包子”啦啦,也很難討厭愛搗蛋的雨果,如果是孩子也許會把自己投射成啦啦或者雨果,但成人也許就會把自己投射成熊大叔。反正這年頭到處都是“大叔控”。而且你肯定忘不了會擺十八羅漢陣的小公雞,還有神出鬼沒的“小云”。
一直認為,動畫就應該是在形象上把簡單變復雜,在故事上把復雜變簡單。這一點《神秘世界歷險記》均做出一些探索:野生動物保護、友情的掙扎與包容、戰勝怯懦的勇氣等是能在影片中看到的。
當然,如果你沒見過玫瑰,其實月季也挺好。這部影片無論是人物關系、形象設計、劇情起伏、矛盾設置等,都會有似曾相識的感覺。梁文道說,對待真正的對手,要有最偉大的尊重。《神秘世界歷險記》做到了用其誠意的模仿向“真正的對手”致敬。
當然,影片并非無可挑剔。
比如部分情節轉折的場口有些突兀,啦啦與雨果建立友誼的過程有點扁平化。人物關系在于合理的“刻畫”,之所以用“刻畫”而非“鋪墊”,是因為“刻畫”并不是單純地用分鐘數去鋪就。比如《飛屋環游記》,只用了十分鐘就講述了一生,而觀眾無不淚涌。
在角色的飽滿度方面,影片稍欠火候。影片中一些可有可無的配角和情節會浪費很多精力。啦啦作為第二主角,雖然非常“萌”,但就角色個性而言,其存在感還不如熊大叔。動畫是擬人的藝術,人格魅力需要一些突出的特質來定格。在這一點上,雨果更討人喜歡。
影片想要給孩子們輸出的價值觀和劇情發展的結合還有些不夠自然順暢。而其中揉入一些“東方武俠式”的玄幻,并未能給“神秘世界”作出一個清晰的注腳。
但作為成年人,筆者不愿過分糾結一部動畫影片的不足,如果能和孩子們一樣放平心態去欣賞,會收獲不少樂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