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電影《神探亨特張》是命題作文。話說北京市海淀區分局雙榆樹派出所有個民警張慧領,七年間抓獲1600多名違法犯罪嫌疑人,人稱“反扒神探”——多好一位英模典型!用電影體現“人民警察為人民”再正常不過。但到了高群書的鏡頭下,影片卻換了一番妝容:在真實呈現一個小警察日常工作和生活的同時,巧妙地繞開了過多的常規宣傳訴求,而是以此為切口,還原了一個活色生香的當下北京,整出一幅獨屬這個時代的浮世眾生相。
影片拍攝的是冬季的北京——這是最能代表北京的季節,那種凜冽冬日下的刺眼陽光,將一切塵埃照耀得一覽無余,也為百態眾生提供了一個絕佳的表演場。它不同于被CBD和三里屯圈囿起來的銀幕上的北京,而是被街頭攤點和汽車尾氣真實包裹著的北京。
熙熙攘攘的街頭,影片以紀實手法,不露聲色地跟蹤著張慧領的步伐,借著張慧領的視角,一群形形色色的小賊小偷輪番登場,冰糖葫蘆式的串聯起一樁樁街頭犯罪事件。高群書顯然無意于講述一個驚心動魄的警匪故事,鋪陳一段令人血脈噴張的智勇交鋒,盡管影片似乎也設計了一個張慧領和周云蓬飾演的賊王宣戰交手的貫穿性線索,但做法卻與通常的好萊塢路數大異其趣——沒有剝繭抽絲的案情分析,也沒有層層遞進的邏輯推演,而更在于狀態呈現。民警張慧領腦袋縮在圍脖里四下周游,路人的外表下掩藏著鷹隼般的目光和嗅覺。他能夠在停車的剎那發現借助電子干擾器犯罪的小偷,也能夠在平常的交談中捕捉到轉瞬即逝的碰瓷團伙。當然,他也有著普通人的疲憊和煩惱,種種不堪的“負能量”終日困擾著他,使他面對電視臺的采訪時都忍不住一訴苦水。
數十位微博名人的加入,不僅成其為影片別出心裁的一大賣點,同樣也營造出一種屬于微博時代的觀察視角:平等、自由、個性張揚。那些像是在無意間被捕獲進鏡頭的犯罪分子們,影片沒有將他們置于一種先在的道德化圖景之中,而是在有限的篇章里給他們訴說的空間。他們都是小人物,都有著種種悲苦的命運前史,盡管可憎卻也不乏可憐,在他們不加粉飾的“歪理”中,高群書更是夾帶了不少私貨,諸如貧富差異、民生多艱,微博上許多能夠引發公知們集體亢奮的公共話題和社會熱點事件,也被不經意地抖落出來。
饒有趣味的是,正在熱映的《搜索》憑借一起公交讓座事件引發一場媒體裹挾、全社會動員的道德拷問,《神探亨特張》中也恰恰有這么一個公車讓座的片段,對比其十足的煙火氣和不露聲色的態度,反襯得《搜索》中的這場戲看起來像是盆景中的中國。
不論作如何觀,《神探亨特張》都是這個時代中國電影中的一個異數。它展覽著這個時代,戲謔著諸般人物,但底子上卻是對真實生活的真誠熱愛。高群書計劃以三十年的時間打造二十部系列平民電影,為之命名《“你”系列:1930—2030》,《神探亨特張》是《千鈞·一發》之后的第二部。如若能夠堅持到底,當真是個令人激賞的計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