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2012年7月1日開始,國家電影專資委電影資金辦公室(以下簡稱電影資金辦)將逐步向社會提供電影票房及相關數據服務。記者在第一時間采訪了電影資金辦綜合處處長楚相華。
《綜藝》:電影資金辦向社會開放數據服務的主要目的是什么?
楚相華:隨著中國電影產業的高速發展,社會及電影業界等對電影數據需求與日俱增。為了適應這一形勢,電影資金辦開始向社會提供電影數據服務,同時也是對業界呼聲的積極回應。這樣做是為了更好地發揮電影數據服務于社會、服務于產業的功能,滿足電影制片、發行、放映企業對電影數據的使用需求,助推中國電影產業發展,同時更好地為政府決策提供參考依據。
其實,早在10年前,在國家廣電總局的領導下,電影資金辦就開始構建全國電影票房數據體系。2002年6月,由電影資金辦在全國推廣安裝的影院計算機售票系統在全國30個院線公司的800多座影院建成使用。當時影院通過這套系統向本院線公司、本省電影行政主管部門及電影資金辦終端(即現在平臺的前身)每日報送數據,在滿足專資收繳工作需要的基礎上,極大方便了院線公司的經營管理、全國及各地電影主管部門對電影市場的管理。目前,這套經過不斷升級及幾次大的更新——尤其今年2月份剛剛完成了最新一輪全面升級,形成了功能完善、數據上報準確及時的“全國電影票務綜合信息系統”,實現了電影數據為產業服務的初步目標。
但隨著電影產業的迅猛發展,業內業外的多種投資經營主體,對電影數據的多方位、深層次的需求越來越迫切。為此,電影資金辦經請示主管部門同意后,決定對社會開放電影數據服務。
《綜藝》:電影數據服務主要通過什么方式實現?
楚相華:服務于電影產業是我們的初衷和最終目的。我們免費為各省級電影專資委及各院線公司、影院、國有發行公司等單位提供其自身范圍的查詢端口,使其能夠及時了解本單位及所屬院線及影院的票房情況。有償服務則針對行業內外的其他具有商業目的和利益的單位,主要包括:業內的制片公司和發行(院線)公司、電影院,專門從事有關研究的機構,其他單位和個人等三個層面,根據不同的情況,采取不同的收費辦法,在其簽署相關協議后可付費購買相應數據。
有償數據服務是在免費服務的基礎上,為提高服務效率及效果而采取的一種方式,是對免費方式的有益補充。多年以來,我們為建立和完善這套系統,累計投入數千萬元,并設一個處室專門負責系統的建設、運行及維護,在不斷完善現有技術架構的同時,也已開始著手該平臺的二期設計研發,確保和推動數據更加準確及時全面。
《綜藝》:電影資金辦作為事業單位從事這種經營性活動有依據嗎?
楚相華:當然有依據。這種有償服務,我們參照了新華社的采集資料、數據銷售,以及電視、電影頻道廣告收費經營的做法,并且已經得到主管部門批準。而用戶購買數據所支付的費用,也主要用于抵付提供數據服務發生的必要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