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2年7月23日,《人民日報》第5版刊登長篇通訊《北京迎戰61年來最大暴雨》,核心提示語有這樣的文字:
“21日白天至22日凌晨,北京城遭遇自1951年有氣象記錄以來最兇猛、最持久的一次強降雨。全市平均降雨量170毫米,最大降雨點房山區河北鎮達到460毫米。特大暴雨導致全市1.6萬平方公里面積受災,受災人口190萬人……”
我作為房山公安分局河北派出所所長,親歷了這次歷史罕見的暴雨襲擊。
暴雨初臨
應該說,河北鎮的雨是從7月21日上午9點多開始下的,開始是小雨,中午前后便成了中到大雨,并且下個不停。
下午3時許,在家休息的我有些坐不住了。我意識到,如果雨老這樣下,水災馬上就會發生。作為派出所所長不能呆在家里,應該立即回派出所,到鎮黨委、鎮政府領任務投入搶險救災。
我把心事告訴妻子,妻子說:“你的糖尿病病情老不穩定,血糖居高不下,你先到醫院測一測血糖,備齊藥后再走。”
妻子陪我從房山中醫院出來,我來不及送妻子回家,就迫不及待地趕往26公里外的河北派出所。
開車到半路,派出所值班員梁六郎打來電話:“師所長,分局5點鐘開防汛工作會。”
我回答:“我正在去派出所的路上,如趕不上開會,讓警長李德鴻參加。速通知全所民警,在保證安全的情況下,即刻回所工作。”
手機剛合上,鎮黨委辦公室來電話:“師所長,今晚7點召開鎮班子緊急會。”
路上的積水越走越多,我邊走邊琢磨地勢高、少積水的行車路線。行車到坨里大街,我把雨刷器放到最高檔,視線仍被雨水覆蓋。
當行至青龍湖鎮辛開口村時,積水有六七十厘米深了,如果打開車門,水就會涌進車內。此時,有的車輛已靠邊停放。我穩住油門,抓緊方向盤沖過近百米長的積水坑。我腦子里只有一個念頭:回派出所,趕快回派出所……
17時23分,我進了轄區管界——磁家務路口。下了車,我深深地松了一口氣,心想:我的戰場到了。這時的雨用“傾盆”形容都不為過。
雨越下越大,當我看到洪水已從萬佛堂、大石河上游涌下時,立即將情況報告了河北鎮政府鎮長張艷珍,同時向公安分局勤務指揮處、主管副分局長劉志剛報告了情況。
這時,兩輛消防車從身邊呼嘯而過,我感到警情多了。我電話打到派出所,了解到108國道塌方嚴重,行車非常危險。
其他地區怎樣?作為派出所所長,我必須查看實情,獲取第一手水災情況上報分局領導。
我先從108國道南輔路驅車查看災情。到了半壁店村,由于村口公路低洼,雨水已深過近1米,無法通行。
正當掉頭返回時,一婦女招手喊:師傅,您拉我們幾個一段路吧!我一看是兩名婦女、兩個小孩在雨中淋著:“你們先上車。”送到了房山礦區,她們下了車。
當從北輔路來到磁家務水泥廠路口時,洪水夾雜著泥土、石渣、石塊奔流而下。此時一輛微型小面司機已棄車來到路邊,一會兒工夫,面包車就翻滾著沖入河中。
當時我想攔住過往的車輛,告訴他們危險,千萬別通過。但從車速中,從人們的眼神中可以看出,他們要回家、回家!
我只好把我自己開的車放在路中間,別讓來往搶行車輛發生事故。
就在這時,一輛捷達車剛走到洪水中間就熄了火。我上前一看,車上共5人。急忙從車上叫下兩名年輕同志,一起將車推過奔涌的洪水險段……
18時30分,我進了派出所的大門。迅速將108國道交通中斷、兩條輔路15處塌方、大石河河水已經飽和的警情上報了分局勤務指揮處和各級領導。
當得知派出所中的16名民警,有6名民警被困家中不能回所,3名民警在途中,7名民警在所內時。我立即安排1人死盯值班室,記錄上報的各種情況;派1名警長帶1名民警到中斷交通的108國道塌方處用石塊設置路障,不準車輛來往;派兩名民警在派出所兩個門口留守,確保派出所的安全。
眾志成城,同抵水災
晚上7時,鎮黨委、政府召開正科級以上領導干部緊急會議,再次部署全鎮的抗洪救災工作。
鎮長張艷珍說:現在第一位的就是讓村干部立即進村,安排險戶轉移。要告訴村民別怕沖走壇壇罐罐,保證生命安全是第一任務。
鎮黨委書記穆建山說:同志們,考驗我們的時候到了,每一位現職領導干部,關鍵時刻要以人民的生命安全為重,發揮主觀能動性,體現共產黨員的先鋒模范作用……
會還沒有結束,險情接踵而來:半壁店村20名老師、小學生被困;口兒村山洪已將村民住戶包圍;檀木港村兩家房子危險;108國道多處發生泥石流,交通已經完全中斷。
派出所的110警情都是求助……求助……
晚上9時,大石河河水就像一群脫了韁的野馬奔騰咆哮,真有掃平一切之態勢。
觀察著水位,一位70多歲的老人說:真是少見哪,我活這么大年紀,還沒有見過在這么短的時間發這么大的洪水。
此時,我雖然與鎮黨委、政府干部們一起救災,可心卻始終想著派出所,我擔心派出所的安全,擔心民警在現場是否存在危險。
還好,我欣幸得知派出所政委劉竹溪,在自家進水的情況下,依然帶民警劉殿瑞、惠猛趕往派出所,邊走邊救助路邊群眾,從路邊水溝中救出一名騎電動自行車的落水群眾,還救助3名路人到安全地帶。最后由于行駛到坨里大街,水深車子熄火,仍然就近在青龍湖派出所開展備勤工作。
得知警長李德鴻帶民警蘇長春,到中斷交通的108國道塌方處設置路障,冒著泥石流沖擊的危險,阻止車輛來往。共指揮掉頭車輛120余輛,疏散來往路人80余人。
得知民警杜煥增、肖春,在21日晚9時30分,洪水進入派出所門前臺階處時,兩名民警著1米多深的洪水,將被柴草、石塊堵住的透水涵洞捅開,使派出所及周圍住戶沒有被淹。當時周邊群眾看到民警水疏通涵洞,都勸阻不能去,涵洞吸力太大,一不小心就會被沖走,但民警依然冒著生命危險疏通了管道。
內勤民警梁六郎,在派出所只有一部電話能聯系外界的情況下,死看死守值班室,記錄各方面來電情況,一天一夜都沒有睡覺休息。
觸目驚心,村中搶險
7月21日23時,鎮黨委再次召開全體干部會,這會兒會議室沒有了燈光,全鎮停電、停水、通信信號完全中斷。
此時,黨委副書記譚斌在口兒、他窖等4個受災村落抗洪救災,組織群眾轉移,已無法回到鎮政府。因為大石河洪水已把南北19個村隔離。
在蠟燭橘紅色火苗的映襯下,鎮黨委、政府領導干部匯報著全鎮人民搶險抗洪的英雄事跡——
18時30分,半壁店村委會接到緊急求救電話,12名參加石花洞少兒書畫比賽的師生被困村口超市,除一名老師外,學生最小的5歲,最大的也只有11歲。此時,超市周邊已全被1米多深的湍急洪水包圍,情況萬分緊急。接到報案的村委會干部鄭桂江,一邊用電話安慰師生,叮囑超市負責人要盡其所能確保大家的安全,一邊想盡一切辦法進行營救。由于水深浪急淤泥多,人員無法靠近,洪水在不斷地上漲。突然,“轟隆”一聲,超市后院的廁所被洪水吞噬,這瞬間加劇了師生們的恐慌。就在這時,正在指揮搶險的黨支部書記李長果,緊急調動一輛個體戶的重型卡車趕到。暴雨中,李長果及村干部將師生一個個地背、抱到車上。晚上9時30分,被困近3個小時的12名師生終于轉移到了安全地帶。被困師生萬分感謝,但李長果書記只反復地說一句話:“這是我們應該做的。”
檀木港村黨支部在大雨來臨之際,組織干部、黨員和村民代表積極投入到搶險救災中。村委蔣克江冒雨將呂潤清、劉淑秀兩位老人背到村委會避險;村委殷海洋與村干部一起奮斗在白石口溝搶險一線,在營救遇險群眾后,才想起自家的安危。他回家看到的是自家的房屋被洪水沖刷,配房已經倒塌。村支部書記蔣士立冒雨在村莊巡視,密切關注險情,在得知村民郝士堯家的險情后,立即組織人力、物力,想方設法開展救助,保證了百姓的生命安全。
三十畝地村委會接到村民侯學良家被洪水包圍,家中還有一個五六歲的孩子,請求援助的警情后,村主任親自帶隊冒雨翻山越嶺,走了近5里的山路進行營救,終于將孩子接回村里。緊接著,看到有兩輛汽車漂浮在水中,他們又找到繩子將兩車固定在樹上,保住了村民的財產。在群眾轉移中,村兩委干部兵分兩路,指揮搶險,在短時間內,協助村民轉移20余戶。
東港村支部書記周景友接到村民周學龍家進水的報警后,迅速組織人員進行排除,由于水太深,周書記光著膀子、光著腳與搶險隊員一起改水道、疏通排水溝。黨員周景才、村民代表蔡書英、王廣路自發地加入到救災隊伍中,奮戰兩個多小時,終于將周學龍家的水排出。
辛莊村村委會接到幾家村民進水的消息,立即組織搶險隊救援。到了進水最嚴重的溫永成家,把困在屋里的4人接出安置在村委會,然后又逐戶進行轉移,共轉移村民30余人。由于該地區地勢低,高處的水不斷流入,必須加高防護。村委會找到本村砂石料廠李增永、溫為民、溫海波三人,他們二話沒說,提出無償使用,并親自參與到本村救援隊中。同時還無償地提供了鏟車、沙子、農用車。經過兩小時的努力,終于將水堵在外面。
危急時刻,東莊子村委會充分發揮戰斗堡壘作用,哪里出現險情,村干部就沖到哪里。當得知村南有泥石流、500米山體滑落,造成東閻路交通要道全線堵塞和泄水洞無法排水;七八十戶居民家中進水的險情后,村書記、主任帶領班子成員迅速成立搶險隊,組織被淹群眾轉移。找鏟車冒雨作業,疏通道路和排水,歷時幾個小時,將公路上的土方清走,暢通了交通,排除了積水,保護了廣大人民群眾的生命財產安全。
無一人傷亡的重災區
不知不覺,時間已進入7月22日,大雨仍下個不停。
這時派出所東西兩側的山溝由于山洪暴發,民警駕車已經出不了派出所的大門,在外邊出警的民警更無法回派出所。
在這種情況下,我找來梯子,爬上5米高的圍墻,翻過公路圍擋,駕駛從鎮政府借來的消防車,帶民警開始在險段巡邏。
雖然已至夤夜,但大石河的岸邊仍站滿了人。他們有的舉著傘,有的淋在雨中,聽不到有人說話。他們拿著手電,雙眼在洪水上面搜尋,生怕有被水沖走而未被及時發現的人。大伙兒期盼著大雨別再下,洪水趕快退去。
凌晨4時許,大雨才逐漸停了下來。
這時,從鎮政府獲知兩個驚人的信息:河北鎮平均降雨量541毫米,河北鎮無一人傷亡。
7月22日上午,鎮政府召開抗洪搶險階段性總結會:房山區普降暴雨,河北鎮雨量最大。最大、最急時,10分鐘的降雨量超過了18毫米,而截至22日上午8時,降水量為1951年北京有實測記錄以來的最大值。
全鎮主要溝域都涌出了洪水,多處發生泥石流災害。大石河由原來的干涸河床,水位猛然暴漲,水面寬達100米,每秒流速1110立方米,是幾百年一遇的特大洪水。
全鎮范圍內都發生了嚴重洪災、多處泥石流、道路橋梁損壞、房屋倒塌、禽畜被沖,造成直接經濟損失近6億元。
面對嚴重的洪災,轄區群眾在鎮域范圍,洪水肆虐的情況下卻沒有傷亡!主要得益于四個早到位:一是決策早到位,贏得時間,確保全部安全轉移。根據雨情、水情的變化,河北鎮果斷啟動相應的防洪應急預案,鎮防汛指揮部負責人24小時帶班值班。當強降雨到來時,河北鎮果斷作出“放棄搶險,強制轉移”的決定,村干部全部入村,組織重點村險戶群眾進行轉移;二是措施早到位,贏得了全鎮戰勝災難的勇氣和信心。三是搶救早到位,贏得大災無大難的勝利。四是自救早到位,贏得安定平和的社會局面。盡管山洪肆虐,但全鎮黨員干部表現出了高度的政治責任心和大局意識。他們不畏犧牲,不顧自身安危,奮力搶救受災的百姓。
在充分掌握災情的情況下,鎮政府協調有關部門,調集6740箱礦泉水、6740箱方便面,連夜送進各村,確保轉移危險區域的災民安置、吃住、飲水問題。截至目前,無后續險情發生,水、電、路已恢復。
劫后真情,向英雄敬禮
7月21日的夜晚是驚心動魄的夜晚,是激動人心的夜晚。激戰在抗洪搶險第一線,整夜無眠!
第二天剛過8點,新聞網絡的消息傳播開來,導致家家戶戶氣氛緊張。新聞報道說:北京遭遇60多年來最強暴雨,郊區災情嚴重,房山河北鎮雨量最大,房山一派出所所長因公殉職……
此時,由于一整夜的停電,通信中斷。燕山公安分局向陽路派出所所長李方洪犧牲的消息,還沒有傳遞到河北鎮地區,更沒有讓眾多群眾所知。認識我的親戚、朋友,知道我在河北派出所當所長,都以為我出事了。
最早得知此消息的,是我在民政局上班的妹妹,她聽到這個消息后不敢相信。她先給我打電話,信號通信中斷。再打,無法接通。她不敢把“不幸”的消息告訴嫂子……
此時,妻子從家里往派出所打電話,也是一個接一個地打。她把知道的派出所民警的電話幾乎打了一遍,都無法接通。她急中生智,打通了派出所值班室唯一能聯系外界的電話。
當我到值班室接過電話,只聽到妻子一句“你沒事吧”后,便聲音哽咽了。
我說:“沒事兒,當時情況形勢緊急,把你們都忘了。”
上午10時許,河北鎮與外界的通信才暢通。這段時間打給我的電話和信息一個接一個:家人、親人、外地朋友、一起工作過的戰友、同學。大石窩鎮一位老同志怕我真的有事,先責成司機給我打了電話,知道我平安無事后。不會發短信的他,還是給我發來8個字:注意身體,保證安全!
“房山一派出所所長因公殉職”的消息,與我這個在河北派出所當所長的聯系在一起。我急忙打開電腦搜尋:
燕山公安分局向陽路派出所所長李方洪的英雄事跡占據了各大網站的重要版面。
這場百年一遇、驟然而來的無情大雨,淹沒了低洼的街道、村莊,沖毀了房屋、農田……災情緊急!原本應在家休息的李方洪,立即趕回派出所,帶領民警趕赴受災最嚴重的鳳凰亭村,指揮排水、轉運受困群眾。那時,他完全不顧持續勞累帶來的疲憊,完全不顧險象環生的種種危險,毅然決然,勇敢沖在最前線,勇敢地和戰友們并肩奮戰。不幸的是,他被電線擊倒了,永遠地倒下了……只有一句“還是我先來吧”留在了這個世界上。
忠于職守,大愛無言。
李方洪,用他的名字,踐行了首都公安精神,印證了一個人民警察的社會責任。
李方洪,默默地走了,帶著戰友們的牽掛,帶著人民群眾的祝福。
走好!李方洪,首都人民警察永遠記住你。
放心!李方洪,首都人民警察永遠向你學習。
編輯/韓 旭 hanxu716@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