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從12歲的楊子榮到如今的情感老男孩,王為念有著豐富的人生經歷,從戲曲演員、歌手、主持人、春晚導演、校長,再到如今的“情感達人”,從臺前到幕后,每一樣他都做得有聲有色。
要問這一生中哪一個階段是你最喜歡的?王為念會不假思索地回答:“就是最累的《誰在說》,也是我最喜歡的。”
5年來,作為“情感達人”,王為念共參與錄制了3000多期節目,為數以千計的家庭調解了矛盾。他說:“我只想用50年的人生記憶和在數千期情感節目中的經驗教訓,讓您在愛的路上少走些彎路,多一點情感判斷力,一路上有我,您并不寂寞。”
做電視節目,讓我更接地氣
倪萍這樣評價王為念:“我知道王為念是可以做大事、賺大錢的人,但是他怎么了呢?為什么一心一意地和小王芳一起絮絮叨叨地去做媒婆?后來我知道了,把王為念能夠拴住的是人生的境界,是人性中最美的那份歡喜。我為老朋友如今的歡喜,歡喜中的境界感到欣慰。相信他的辛苦是幸福的。”
2012年6月12日,王為念為新書《念叨念叨》簽售。近一萬讀者到場,從地下一層一直徘徊盤旋到6層。這是王府井書店自建店以來,參加簽售人數最多的一次。這也完全在王為念的意料之外。開始出版社跟他聯系的時候,他說:“你們拿上1000本書吧,萬一要是剩下了,算我的。”結果,不夠了。王為念早上8點半出門,工作人員便打電話來說已經有人在那兒等了。下午3點售書,怎么可能上午8點就有人等我呢?后來,工作人員再打電話說,問了,人家就是等你的,而且夜里很早就有人排隊了。
讓王為念最驕傲就是,看到藝術學校里自己的學生在微博里留言說:“我抱著孩子到簽售會現場了。”“我的孩子都有孩子了,我特別感動。”王為念激動地說。簽售當天來了七八對兒夫妻,都是王為念在《選擇》節目中促成的。而且,現場去了很多人,同樣的一句話重復了幾十遍:“我倆本來有矛盾,看你節目看著看著,后來我倆就好了……”聽著這話,王為念感覺自己特別有成就感。
王為念很感謝北京電視臺,大概4年多前,《誰在說》的編導找到他,讓他幫個忙。誰也沒想到的是,這個忙幫完他就再沒回去,整天在《誰在說》里家長里短、念念叨叨。讓他始料未及的是,在一個節目中做了一些幫助別人的事情,居然也會有這么多人喜歡。
《誰在說》階段,是王為念一生中最喜歡的階段,“因為我是可以踩著地走路的,用老百姓的話叫接地氣。”
應付復雜局面,十八般武藝全上
余秋雨對王為念的評價也很高:“他不是教授,也不是權威,沒有精神病理學的專業文憑,也沒有留學歸來的心理學家的頭銜。這種似乎‘什么也不是’的狀態,使他在發言時,不端架勢,不演角色,不講術語,不夾英文,不引古語,而能直取事件關節,直觸人心痛癢,他的主要學問,就是‘人情世故’。”
大家都說,王導這個人太好了,太熱心了,太真誠了。其實,也有人提出了質疑:王為念人高馬大,有時候在節目中說起話來還很兇,眼睛睜得像個銅鈴,給人一種威懾力,很擔心王為念會跟當事人吵起來。
“這樣的事情發生的頻率很高,只是有時候我們考慮到電視觀眾的視覺承受力,會剪掉一部分。”的確,有時候一個家庭像仇人一樣,持續20年之久。當專家說是A的問題的時候,跟A對峙了20年的B便是勝利的一方。這一得理就會不饒人的,他迫不及待地要在這一瞬間表達自己的觀點。一激動就會交火,專家就得勸架。勸架就熱鬧了,難免會著急,便很自然地站起來,很自然地瞪眼睛。“那種情況下,瞪眼睛還是有作用的。”王為念笑著說。
還別說,有時候為了勸解嘉賓,王為念還真得“動武”。有一次,一個姑娘打來電話,說媽媽一直逼著她跟前男友復合,但是她不想。她說前男友很生氣,拿著水果刀扎了她若干刀以后,她就再也不敢見到這個男人了。然而,媽媽思想比較封建,她覺得女兒跟男孩在一起那么久了,已經是他的人了,就應該嫁給他。這事聽起來很簡單,但是戲劇性的一幕還是發生了。錄制節目的時候,編導在未經主持人給信號的情況下,就把女孩的前男友請了上來。當女孩突然看到男孩的時候,立刻情緒失控,像被人拿笤帚追打一樣四處亂跑。最后,王為念發現她渾身發抖地躲在幕布里。他把她請到房間,溫柔地說:“姑娘你放心,我能打得過你前男友,以前我一個人打過好多人……”最后,王為念甚至拿出了看家的本事——拿大頂,女孩這才緩過來這口氣兒。她一把抱住他,號啕大哭。等女孩稍稍平靜,王為念帶著她走到男孩跟前,讓兩個人慢慢靠近,讓女孩永遠不再害怕那個男孩。
王為念是個很有智慧的人,他不斷摸索調解方法。“音樂療傷”便是他一個非常有效的殺手锏。到目前為止,在《誰在說》的現場,甚至是吵了幾年甚至十幾年的情侶或者夫妻,每每聽到他演唱的《我只在乎你》或《親密愛人》時,無一例外地先是想到對方的好,兩人總是相擁而泣。王為念說:“如果情感出現問題,嘗試各種方法補救都無濟于事的時候,最后關頭千萬不要忘記,還有一個可能拯救你們的東西,是曾經共同記憶中的那段音樂。”
說出自己的故事,讓人們少走彎路
王為念這樣說:“我也曾目空一切,也曾不顧及別人的感受而作出不理智的決定,但是現在的我多了一分淡定,也完全體會到:原諒對方其實是增加了自己快樂的砝碼,這樣何樂而不為呢?”
大家面前的王為念十分健康、活力十足、樂觀爽朗,但很多人不知道,他其實做過心臟造影手術。經醫生診斷,王為念心臟的動脈和靜脈的交叉口處狹窄。王為念很慶幸,病情早被發現,當即選擇做手術。王為念倒沒覺得怎樣,可把節目組的同事們嚇壞了,想起他經常拿大頂、做俯臥撐,在那兒折騰,就后怕。
就在那次住院期間,王為念突然間接到了一個電話,是前妻小香玉打來的。分開多年,王為念沒想到她會說:“最近老看你的節目,說得挺好的。”小香玉的認可,讓王為念很是高興。
小香玉是王為念生命中一個非常重要的女人。他在《念叨念叨》一書中說:我曾經有過兩段婚姻,我把第一任妻子稱為孩子他媽,第二任妻子稱為前妻。我和前妻曾經在朋友圈里被稱作是黃金搭檔,我們在一間小屋子里開始,創辦了后來在全國非常知名的小香玉藝術學校。在那間屋子里,構思了第一次上春晚的節目,帶著山里的孩子走進了央視春晚,我陪伴著她摘得了很多各級國內專業的大獎。作為共同創業的夫妻,我們也犯了一個通病,除了事業,感情溝通越來越少,最后在一個寒冷的冬天,我們徹底分開了。這些年來,我和很多老朋友聯系不多,其中一個重要原因就是坐在一起,大家總是不自覺地把那段婚姻提起。曾經有好幾年的時間,我不敢面對,甚至沒有勇氣聽到對方的名字,我們分手分得太痛了。一切和她有關的東西我都想屏蔽掉,那種難受只有經歷過的人才有體會……
剛分手的日子,不堪回首。王為念一個人經常在冬季北京的三環路上開車繞圈,在不知不覺中淚流滿面。一想到這場分手,整個人都是頹廢的,什么事兒都不想做,什么人都不想見,唯一喜歡的地方就是有酒的地方。那些日子他經常有熬不過來的感覺。
和小香玉的過往是王為念最不愿意提起的,但是最后還是說了。原因只有一個,說出與小香玉的感情經歷,給別人更多愛的指導。他不記得在他做過的情感節目當中,有哪個故事更能清晰地說明這樣一個問題:兩個事業型的夫妻走在一起應該怎么樣去經營和善待這段情感。特別是隨著社會的發展,越來越多的事業型的夫妻走在一起,應該如何經營?這是一個很重要的話題。想來想去,王為念還是覺得自己的例子更貼切,更能說明問題。他認為:事業型的夫妻,尤其是男人,當他覺得自己很強大的時候,會不斷地把事業放大,而忽略很多夫妻間應該做的事情,乃至最后把成績打包放起來,說:“這一切我都是為你做的,這就是情感的最佳基礎。”他認為他們的感情絕不會出問題。然而,事實卻并非如此,他們的關系早已有了縫隙,只是他不知道。當這個縫隙一旦變成了一個裂痕,一條鴻溝的時候,他再填就已經來不及了。
編輯/麻 雯 mawen214@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