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綠色和平組織統計,地球上每年將失去730萬公頃的森林。在被砍伐的樹木中有40%被加工為紙漿,成為圖書、報刊和紙張。我們大力倡導出版業的發展,在看到出版品種,出版碼洋增長的同時,可否意識到樹木被大量砍伐、森林面積在減少、地球在“遭難”呢?隨著環保意識的增強和低碳生活理念的流行,如今,綠色出版的理念已經傳遍全球,全球的出版業正在積極探求綠色、可持續發展的道路。
綠色出版,世界在行動
2000年,綠色和平組織在加拿大首先發起了圖書項目,呼吁作家和出版社使用森林友好型紙張印刷書本。所謂森林友好型紙張,就是指再生紙、通過森林管理委員會(FSC)認證的紙張,以及達到污染排放標準的草漿紙。此后,歐美國家紛紛投身于綠色出版之中。在眾多的組織中,美國綠色出版倡議協會(Green Press Initiative)最為出名,協會的總目標是在2011年將可再生紙的平均使用量從5%增加到30%。此外,他們還號召出版商,印刷商等書業機構參加該倡議。加拿大已經有100多家出版社承諾只使用再生紙或FSC認證的紙張;英國有60%的出版社做出了同樣的承諾,在西班牙,則有70萬本書使用了再生紙或FSC認證的紙張印刷。除了專門的組織以及出版商之外,世界上的一些著名作家們也力挺綠色出版。由于作者和出版商的共同選擇,《哈利#8226;波特》由最消耗紙的書變成了有史以來最綠色的書。
由此看來,國外綠色出版已初具規模,分析其原因有兩點。首先是有綠色出版理念作為支撐。美國綠色出版倡議協會發言人TysonMiller稱,只有出版社普遍接受了綠色出版理念,尤其是得到出版社最高決策人的認可,綠色出版才會真正得以推廣。截至2011年6月,已有100多家出版公司簽名參加綠色出版倡議,其中不乏西蒙&舒斯特這樣的大型出版機構。其次,還要有綠色印刷技術作為保障。在美國,湯普森-朔印刷公司(Thompson-Shore)是第一家加入綠色出版倡議協會的印刷商,他承諾保護環境并為自然資源的合理使用負責。作為印刷業大國,德國工業協會在2010年初,已經將能耗計量指導方針作為德國出版機械設備制造業聯合會的標準。在前不久閉幕的英國國際印刷展覽會上,不論是海德堡等傳統印刷企業,還是OKI、富士施樂等數碼印刷企業,都紛紛提倡綠色印刷。
綠色出版,中國在行動
在中國,相當多的老百姓都有參與廢紙回收買賣的好習慣。這些廢紙回收后可以經過再加工而繼續使用,這種回收再生紙大部分是用在報紙上,而圖書的綠色出版,則是在2008年綠色和平組織把“愛書人#8226;愛森林”項目帶到中國時才開始。此后,我國開始了探索綠色出版的道路。
2008年8月,弘文館推出了100%再生紙印刷的圖書《阿米》,這是國內第一本綠色圖書。此后。我國綠色印刷不斷發展。2010年9月17日,新聞出版總署署長柳斌杰與環境保護部部長周生賢在北京簽署了《實施綠色印刷戰略合作協議》,這標志著綠色印刷進入具體實施階段。從2011年開始,我國部分中小學教材將進行綠色印刷,爭取3年內實現全部綠色印刷。2011年3月2日,我國首個綠色印刷環保標準《環境標志產品技術要求印刷第一部分:平版印刷》頒布。據中國印刷技術協會統計,已經有首批326家企業開始申請綠色印刷認證。2011年,新聞出版總署和環境保護部下發的綠色印刷業“十二五”規劃提出,到“十二五”期末,我國將基本建立綠色印刷環保體系,力爭使綠色印刷企業數量占到我國印刷企業總數的30%。
經過努力,我國綠色出版有了一定的成果,但綠色圖書只有很少的幾十本,這幾十本書相對于海量圖書來說不過是滄海一粟,綠色出版在中國的發展可謂前途漫漫。究其原因有兩點。其一,綠色出版的理念有待深入,行動有待落實。雖然,我國已有部分出版社和書店投入綠色出版之中,但大多數還缺乏創新的發展模式,依然出版和發行著內容雷同、形式相似的圖書,依然過分追求圖書的形式美,而不考慮環保因素-依然觀念保守,甚至很難接受較為環保的“電子圖書”,依然只追求眼前的利益,而不考慮長遠、可持續的發展道路。其二,綠色出版的技術層面也有所欠缺,我國印刷產業集約化程度較低,印刷企業大的不強、小的不精,多數還是低水平重復建設,且勞動生產率相對較低、區域發展不平衡,內資企業缺乏國際競爭力和品牌影響力。不僅如此,在實踐中,印刷企業的綠色程度也較低。有的企業剛從傳統落后的印刷技術里面走出來,有的還在使用落后的印刷方式,污染普遍存在。
盡管目前還有各種原因制約著我國綠色出版的發展,但走綠色出版之路的決心已經確立。只有與全世界一起行動,愛護我們的地球,才能為出版業開辟出一條可持續發展的道路!
(作者單位系中國長安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