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刊訊(記者王化兵)1月9日,傳記文學出版重鎮——華文出版社推出傳記文學系列圖書并舉辦“華文傳記”閱讀征文活動。
華文出版社為中國出版集團旗下以人文教育出版為特色的綜合性出版社。多年來,華文出版社的傳記類作品在全國圖書市場占有率排名一直名列前茅。在2012北京圖書訂貨會上,該社又推出了《孫中山傳》《吳孟超傳》《魯迅傳》等不同時期的代表人物為傳主的優秀傳記作品,并在全國舉辦為期半年的以“品位閱讀伴你成長華文傳記啟迪人生”為主題的“華文傳記”首輪閱讀暨征文活動,請讀者寫讀后感、寫書評、寫建議。征文具體事項在華文出版社網發布。華文出版社將評選征文特等獎10篇,各獎勵華文出版社購書卡lOOO元;優秀獎20篇,各獎勵華文出版社購書卡500元。據悉,“華文傳記”閱讀活動將常態化,每輪確定一個主題,以此推動閱讀活動的深入開展,促進健康有益的閱讀。
《孫中山傳》以通俗、生動的語言,詳盡地描述了孫中山為民族獨立、國家富強、民主自由、人民幸福而奮斗的一生,展現了孫中山天下為公的博大胸懷和豐富多彩的情感世界。本書被新聞出版總署列入向全國青少年推薦的百種優秀圖書。《魯迅傳》是我國傳記文學史上關于魯迅的經典巨作,《會稽恥》是三部曲之一。作者張夢陽是中國社會科學院文學研究所研究員、中國魯迅研究會副會長、中國作家協會會員。他的《魯迅傳》是一部由學者型作家撰寫、以“還原魯迅人生真實”為根本生命的魯迅傳。
光明日報社2012年新書主打多元“民族風”
本刊訊(記者王化兵)1月9日,光明日報出版社舉辦了“故事中的文化,影像里的中國”主題活動。本次活動主要展示了光明日報出版社在民俗民族文化出版領域的開拓性成果,涉獵大型圖書《中國節日志》200卷、《中國白族村落影像文化志》(60卷)和新書《中國文化產業50問》。
《中國節日志》已經獲得導國家出版基金支持,將預計歷時5年完成出版計劃。本叢書是由國家發起的全國范圍的節日調查,全面系統地整理、記錄我國近千年來的傳統節日文化,傳播優秀的民族民間傳統節日,保存中華節日文化基因。《中國白族村落影像文化志》也列入“十二五”國家重點圖書出版規劃項目,自今年起陸續出版。它用影像記錄的方式對白族整個族群的生存、生活進行了精彩的記錄,展現了白族人民的文化傳統和民族精神。
活動由光明日報出版社總編輯孫獻濤主持,主要來賓有文化部民族民間文藝發展中心主任李松,云南社科聯主席范建華。二位來賓都是奔走在文化產業一線的實干家,利用自己的遠見和能量,只為傳承和傳播文化,為我們展現一個更豐滿的中國。活動現場布置了貼滿各民族精彩照片的照片墻,穿著民族傳統服飾的少數民族引導員,充滿濃郁的民族風情。
團結社出版《東城西咎》
本刊訊(記者王化兵)80后知名網絡作家藍藥師新作《東城西咎》(上下冊)近日由團結出版社出版,并正式亮相北京圖書訂貨會。
這本網絡原名《在東城》的新書曾是天涯文學的標志性作品,也是網絡奧斯卡十年十大給力文學之一。作品聚焦南漂生活以及想象中的娛樂業王朝,幾經修改完善后,終于回到了小說的解讀范疇。作者新增3萬字大結局,并坦言“小說就是小說,好看是它唯一的宿命”。據介紹,這一部超人氣作品突然走紅于網絡,獲得年度十大作品等榮譽,有它的偶然性,也有它的必然性。藍藥師犀利的文筆,亦莊亦諧的文風,以及劍走偏鋒的選材,很能抓住觀眾的眼睛。信手拈來的詩詞歌賦、還有那些鮮活的網絡語言,給了文章詭異的光彩與生命力。據悉,該書的出版標志著包括《誅仙》《明朝那些事兒》等網絡奧斯卡十年十大給力文學全部出齊實體書。記者還獲悉,目前已有包括PPTV網絡電視、歌亮傳媒等影視公司與出版方接觸,擬購買影視改編權,開拍網絡可視節目。
《養生豆漿米糊果蔬汁大全》教你玩轉豆漿機
本刊訊(記者王化兵)如今,豆漿作為“植物奶”的營養越來越被大家關注與熟知。功能各異的豆漿機更是層出不窮,自己做豆漿已不是什么難事。喝豆漿的人越來越多。如何“玩轉豆漿機”,實現“一機在手,健康不走”的健康目的?如何制作美味、營養的家制飲品?由中國輕工業出版社最新推出的《養生豆漿米糊果蔬汁大全》,力求把健康、易得的食材,可口的搭配方案以及簡單快捷的制作方法全都告訴您。
本書由營養專家張曄老師親自配制多款養生配方,從選材、泡豆、打制……每一步都親力親為,食品安全不用擔心!書中介紹了近90款豆漿、50多款米糊和60多款果蔬汁的做法,每款豆漿、米糊、果蔬汁都提煉出了最重要的健康功效,在目錄中即可一目了然,讀者可以根據自身需求,有針對性地選擇,方便速查。最值得—提的是,本書中特設“養生功效解析”這一版塊,將每—款豆漿、米糊、果蔬汁的功效闡釋得清楚明白,讓您吃得明白、放心,同時也能吸納更多的健康知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