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數字出版與文化傳播國際學術論壇暨第八屆全國電子網絡編輯年會召開
本刊訊 (記者 繆立平)8月30日,201 2數字出版與文化傳播國際學術論壇暨第八屆全國電子網絡編輯年會在中國國際展覽中心(新館)召開。本次會議由北京印刷學院、中國編輯學會、中國圖書進出口(集團)總公司聯合主辦,北京印刷學院新聞出版學院承辦。新聞出版總署副署長鄔書林出席了本次會議的開幕式并發表講話。新聞出版總署對外交流與合作司司長張福海、副司長趙秀玲,北京印刷學院校長王永生、副校長蒲嘉陵等參加了論壇。
鄔書林指出,改革開放30年來,無論是傳統出版,還是數字出版都呈現不斷增長的態勢。政府對出版、文化重要性的認識不斷深化,對文化建設投入不斷加大,基礎設施不斷完善;文化體制改革的成果顯著,許多遠景都寫進國家“十二五”發展規劃綱要之中,大家對文化發展,對未來的出版業,特別是數字出版充滿信心,相信未來會更美好。
論壇分兩部分進行,在實踐者的聲音部分,劍橋大學出版社全球首席執行官彼得·菲利浦斯以“數字出版與文化產業的發展”為題,從英國及劍橋大學出版社建設與發展的角度闡述了數字出版與文化產業互相促進的關系。德國施普林格出版集團銷售執行副總裁茱麗安·瑞特以“數字出版的發展——施普林格變身為電子出版商”為題,向大家全面展示和介紹了施普林格在數字化時代的華麗轉身。在理論者的思考部分,韜奮基金會理事長、北京印刷學院新聞出版學院院長聶震寧以“數字化轉型與閱讀文化重建”為題,生動論述了閱讀與文化在數字化轉型中重建的重要性。英國出版商協會CEO理查德-莫里特以“版權貿易及其在數字時代的發展”介紹了版權貿易的歷史演變與今日現狀。北京大學現代出版研究所所長肖東發教授詳細論述了“傳統出版的數字轉型之路”,認為未來的數字出版將呈現大投入、大整合、大平臺的態勢,而“云出版”將成為數字出版變革的加速器。
中國作家館首設主賓省河南作家整體亮相國際舞臺
本刊訊 (記者 韓陽)8月29日,由中國作家協會主辦,中國作家出版社集團、河南省作家協會協辦的“中國作家館”開館儀式暨“文學中原崛起”的新聞發布會在北京國際圖書博覽會舉行。本屆中國作家館的主題是“文學中原崛起”,由中國作協、河南省委宣傳部共同舉辦,旨在通過北京國際圖書博覽會,展示我國文學事業取得的成就,尤其是崛起的中原作家群體取得的創作成就。河南省委省政府、省委宣傳部、省文聯、省作協領導及一批作家受邀來京參加此次文學盛宴。
圍繞著“文學中原崛起”這一主題,在圖博會短暫的五天時間里,好戲連臺,精彩不斷,“中原崛起——中原作家群論壇”、中原作家之夜、周大新《安魂》新書發布會、京豫作家創作交流座談會、中原崛起——中原作家群讀者見面會、大氣人生——文學豫軍北京讀者見面會等系列活動相繼舉行。
作家社相關負責人在接受采訪時表示,作家社充分利用“中國作家館”已有品牌影響力,在展示中國作家整體風貌、宣傳中國文學整體成就的基礎上,將目光投向能夠代表中國文學創作水平的某一地域或某一群體,讓更多的人了解不同地域的作家群體及特有的文化特征,首次設立主賓省——河南省,提出了“文學中原崛起”的概念,這既繁榮了中原文學,也為“中國作家館”的可持續發展注入新的活力。據悉,從本屆北京國際圖書博覽會開始,中國作家館將每次推出一個主賓省,深入介紹一個地域的作家群,使參觀者能夠更深入、更具體地了解中國文學,推動中國文學更加繁榮發展!
“中國經驗”叢書(第二輯)英文版簽約儀式舉行
本刊訊 (記者 繆立平)8月29日,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與美國麥格勞一希爾教育出版公司聯合為《大國競爭的金融戰略》(陳雨露)、《世界經濟中的中國因素》(黃衛平)、《中國人的價值觀》(宇文利)英文版舉辦了英文版簽約儀式,以此作為雙方合作出版的“中國經驗”系列叢書的第二輯。
據介紹,本次簽約圖書均為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12年推出的精品力作。陳雨露教授的《大國金融的競爭戰略》通過理論探討和實證分析,從一個長期視角全面審視全球范圍內主要大國在不同發展階段的金融戰略和現代金融體系下一國金融競爭力的決定因素,并以此為基礎全面構建有利于促進長期經濟增長和增強國家競爭能力的金融體系框架。黃衛平教授的《世界經濟中的中國因素》將理論分析與實證分析相結合,深入淺出,用簡明的語言介紹中國經濟的發展道路,現狀和經驗,探討當前中國經濟發展所面臨的機遇與挑戰。宇文利教授的《中國人的價值觀》把握中國人的價值觀由傳統到當代的發展演變線索和歷程,立足于揭示當代中國人的價值觀概貌,重點突出當代中國人的“生”“和”“禮”“義”“惠”“進”“美”的核心價值觀,展示中國人的精神風貌和價值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