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刊訊 (記者 甄云霞)8月28日,由新聞出版總署、國務院新聞辦公室和中國民主促進會中央委員會共同主辦,中國圖書進出口(集團)總公司承辦的201 2北京國際出版論壇在京舉行。本屆論壇的主題為“數字環境下出版企業的生存與發展”。來自國內外出版界的權威人士圍繞論壇主題進行了主題演講和交流。
在演講與討論中,與會領導與專家一致認為,數字出版上升勢頭迅猛。全國人大常委會副委員長、民進中央主席嚴雋琪在致辭中說,隨著數字技術的發展,數字出版浪潮席卷全球。在數字化出版浪潮的影響下,傳統的出版業態、出版者的角色、出版的內容、出版的技術、出版物的營銷方式和傳播渠道以及產業資源、閱讀市場、盈利模式等,正發生著深刻而廣泛的變化。可以說,當今時代是一個全球化、數字化的時代,數字化已成為當今出版業的趨勢和走向。新聞出版總署署長、國家版權局局長柳斌杰指出,在科技迅猛發展的今天,出版業已經成為依托內容創新和技術支撐的產業。數字出版作為新興產業,代表著出版業未來發展的方向和潮流,傳統出版企業要高度重視、積極參與,抓住機遇、加快轉型,不斷研發新技術,推出新產品,拓展新業態,實現新發展,成功探索出一條中國出版業的數字化之路。
對于傳統出版是否會消亡的問題,愛思唯爾管理委員會主席、國際出版商協會主席池永碩認為,關于出版商是否面臨死亡的擔憂其實是被很大程度地夸張了,出版商在數字時代不但會生存下去,而且會越來越繁榮地發展下去,但是我們要實現這點就必須要變化,不能再保持一成不變。亞馬遜全球副總裁瓊·費恩在演講中說,數字版和紙版書籍的競爭,并不是說出版商或者作者到底要紙版書還是電子書籍,我們要問的是所有眼球的吸引或者競爭是在哪里,無論網絡,還是電影,還是電視,他們都是我們的競爭對手,所以我們也要建造出一種非常靈活的商業模型,同競爭對手去競爭。
同時,關于數字出版盈利模式的探討與爭論成為論壇的核心話題。作為國內備受矚目的兩大出版集團——中國出版集團和中國教育出版集團的“掌門人”,譚躍和李朋義分別就數字出版轉型問題發表了精彩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