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刊訊 (記者 王化兵)8月31日,“第十一屆輸出版、引進版優秀圖書”頒獎典禮在新聞出版總署二樓舉行。新聞出版總署副署長鄔書林、科技與數字出版司司長張毅君、對外交流與合作司司長張福海,中國版協駐會副理事長李寶中,中國新聞出版研究院院長郝振省、副院長范軍,國際合作出版工作委員會主任常振國,出版參考雜志社常務副社長周崇尚等參加了頒獎典禮。頒獎典禮由郝振省院長主持。
本屆活動7月正式啟動,短短一個月時間,活動得到國內各出版單位積極響應。截至8月5日,“第十一屆輸出版、引進版優秀圖書推介”活動的征集工作全部結束,共收到來自162家出版單位的796種圖書。經過初選和專家評審,此次推介活動共有80種輸出版優秀圖書、79種引進版優秀圖書、5位推動版權輸出引進的典型人物和11位版權經理人獲得表彰。
鄔書林發表主旨講話。他首先對獲獎的單位和個人表示祝賀,對活動的主辦方、評審專家,以及積極參與此次活動的出版界同仁表示感謝。然后指出,從輸出版引進版圖書的變化可以看出中國出版業成長壯大的軌跡。這具體體現在以下四個方面:1.引進和輸出的圖書的質量有了顯著提高。2.圖書門類更加豐富多樣。3.引進輸出比例不斷變化。2011年,全國共引進版權16639種,輸出版權7783種,版權進出口比例由“十五”末的7.2:1縮小為2011年的2.1:1。4.培養了一批懂版權會管理的專業人才。最后,提出希望與建議。希望繼續高度重視圖書輸出和引進工作,這關乎中國國際地位的提升。1.引進和輸出圖書是中外文化交流的基礎性工作。中國不斷發展強大,世界了解中國的愿望日趨強烈,輸出的圖書可以幫助世界了解中國。引進圖書則是改革開放的重要組成部分,可以借鑒吸收國外優秀成果。所以,要高度重視輸出,繼續重視引進。2.通過輸出和引進圖書的工作,努力提高我國圖書的質量,發現自身的差距,為更好地做好圖書的輸出和引進工作打好基礎。3.通過輸出和引進圖書的工作,找出我國出版企業在出版管理方式上的差距,形成標準化、科學化的推廣發行方式。4.謀劃好數字時代的圖書輸出和引進工作。
近年來,隨著政府層面對中國文化“走出去”的推進,新聞出版業“走出去”戰略的實施,圖書版權輸出工作得到了長足的發展,效果也非常明顯。在這一過程中,“輸出版、引進版優秀圖書推介活動”發揮著重要的風向標作用,為“走出去”起到了積極的推動作用。
《國際出版業發展報告(2010版)》發布
本刊訊 (記者 甄云霞)8月24日,《國際出版業發展報告(2010版)》(“國際出版藍皮書”)出版座談會在京舉行。中國新聞出版研究院院長郝振省、副院長范軍及課題組成員出席會議。郝振省在成果發布會上介紹了《國際出版業發展報告(2010版)》的核心研究成果。他指出,2007年8月開始席卷全球的經濟危機給世界經濟格局帶來了持久、廣泛而深入的影響,它改變了近十年來國際出版業產能急劇膨脹和跨媒體平行發展的主基調。當前,世界各國出版企業正經歷著深層次的組織變革,內容提供商、技術提供商、平臺運營商一同加入數字內容供應鏈上的角逐。國際出版業進入了真正的、根本性的數字化重塑階段。
《國際出版業發展報告(2010版)》對金融危機爆發以來國際出版業的基本發展態勢、數字化轉型趨勢和以此為背景的產業發展走勢進行了全面、深入、系統地剖析和闡釋,有助于出版管理部門有針對性地了解國際出版市場政策法規環境,有助于骨干新聞出版企業有針對性地制定‘“走出去”策略,有助于學界有針對性地培養外向型出版人才,有助于科研機構有針對性地開展國際出版市場研究。
商務印書館召開“2011年全國文化服務指數藍皮書”出版座談會
本刊訊8月28日,商務印書館聯合編寫方上海高校都市文化研究院,在人民大會堂召開《2011年全國31個省市自治區公共文化服務指數藍皮書》出版座談會。中國出版集團公司副總裁李巖、新聞出版總署出版管理司圖書處處長洪勇剛到會并講話,商務印書館總經理于殿利致辭,課題組組長鮑宗豪教授介紹了有關情況,首都師范大學校長劉新成作為專家代表發言,來自中國社會科學院、北京大學、上海師范大學十余位專家參會。
該書根據2011年中國統計出版社的《中國統計年鑒》、國家圖書館出版社的《中國文化文物統計年鑒》,以及文化部編寫的《文化發展統計分析報告》(文化藝術出版社),對2011年全國31個省市自治區公共文化服務指數作了統計分析,并對31個省市自治區公共文化服務的水平、績效等分類進行了排序。全國首次出版的公共文化服務指數藍皮書,在理論與實踐方面均有所創新。(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