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中國出版機構國際化進程的不斷加深,版權貿易的內容逐漸拓寬了范圍。中國出版機構與國外出版機構之間的版權貿易合作,出現了合作出版、聯合出版及數字出版等多種合作方式。
合作出版,是指國內外出版機構共同確定作品的選題,共享作品版權,共同或按約定分工合作進行有關圖書的編輯、出版和發行,共同或按約定分別投資、共擔風險、共享收益。合作出版與我們通常所說的版權貿易的根本區別,在于版權貿易僅發生版權轉移,至于具體的翻譯、編輯、出版、發行等各項工作,全部由引進方負責。
聯合出版,也稱“合資出版”,即一個出版機構同其他出版機構合資,共擔風險,分享利潤。這種合作可以是按約定比例分擔所有成本并分享利潤,也可以是按約定分別承擔項目不同部分或不同階段的成本并分享相應比例的利潤。聯合出版是合作的雙方共同出資,共同取得收益;而合作出版,可以是雙方按照各自所負責的內容進行先期投入,也可以是一方提供版權,而另一方出資。取得收益后,再按約定扣除出資方及提供版權一方的全部成本,或者按照約定的比例分配利潤,或者平分收益。
傳統意義上的版權貿易是由引進方承擔全部風險,版權輸出方只按時收取版稅即可,而無需承擔風險。但反過來說,如果版權輸出方對圖書的銷售數量不滿意,希望版權引進方采取相應的措施來加強圖書的銷售,也只能提出自己的建議,而不能要求引進方按照自己提出的方式采取措施。合作出版中,擁有版權的一方雖然可以不出資,但是,是以圖書的版權作為“資金”,也是一種投資。而且,為了使圖書得到出版方所在國家讀者的認可,同意并將原書的內容按照出版方的要求進行更改,并且可配合出版方對圖書進行宣傳。提供圖書版權的一方在圖書取得收益前,不獲得任何收益。所以,也承擔小部分的風險。而聯合出版,為雙方共同策劃選題、共同投資、共同商定宣傳策略,不論最終是否能取得收益,雙方都承擔相同的風險。
國際出版業所稱的“合作出版”,不同于我國的“合作出版”概念,而相當于我國的帶有印制合作條件的版權貿易;而國際出版業所稱的“聯合出版”,與我國“對外合作出版”的概念類似。但在實際合作中,合作出版與聯合出版的界限并不十分明顯,大多是兼而有之。
隨著網絡經濟的影響迅速擴大,全球化的進程不斷加快,如今,出版行業正面臨著一個前所未有的挑戰,那就是如何適應互聯網對人們的生活方式和消費習慣進行的改變。為了適應市場的需求,擴大經濟效益,傳統的生產模式和管理模式必須升級換代,不斷更新。
在世界經濟高速發展的同時,我國的IT技術和互聯網應用水平也持續提高,以及國民閱讀習慣和閱讀環境的變化,我國的數字出版產業迎來了一個高速發展期。網絡數字出版的優點十分明顯,一方面它們更具有開放性、即時性、多媒體性等;另一方面它降低了出版的成本,大幅度地減少了傳統出版的許多中間環節,使出版產業更加綠色和環保。因此,今后數字出版將成為中國出版業,乃至世界出版業重要的出版經營模式。
2009年2月2日,溫家寶總理在英國劍橋大學具有500年歷史的“瑞德講壇”發表題為(《用發展的眼光看中國》的演講時,將一套由其親筆題字的電子書及數字圖書館系統——“中華數字書苑”作為國禮,贈送給了劍橋大學。標志著中國的數字出版進入了一個重要的發展階段。
現今,國內外出版機構都在根據各自的專業積極溝通,希望共同建立一個數字化平臺。為國內外用戶提供數字出版物的購買與使用途徑,并促進國內外讀者的直接交流。中國的出版機構也希望在打造企業品牌的同時,加快中國文化走向世界的進程。
數字出版的合作方式包括:
1.通過數字印刷與裝訂的方式生產圖書(按需印刷),然后配以出版所在地文字的封面,在當地進行銷售,可以降低庫存的壓力。
2.將圖書內容放在網站上,供用戶按需、付費下載(可以下載整本書,也可以單頁下裁)。
3.在網絡商店中提供可供購買的數字化圖書(電子書)。
與傳統出版相比,數字出版以出色的快速查詢、海量的存儲、低廉的成本、方便的編輯以及更加環保等特點,迅猛發展。因此,數字出版必定成為國際間版權貿易合作的一種重要的方式。
其實,以上所有國際間版權合作最根本的核心內容就是保護版權。保護作品版權所有人的版權,同時保護出版者的版本權,是進行國際間版權貿易合作的基礎。在此基礎上,才能夠加強國際出版機構之間的版權貿易合作,進而推動我國出版業的不斷發展,并不斷促進國際間的文化交流。同樣,傳統出版的資源優勢和數字出版的技術優勢只有很好地結合起來,并同時加強對版權的保護、打擊網絡盜版,才能不斷地擴大國際間合作的規模,數字出版產業也才可能進入到一個良性發展的階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