職業教育與普通教育相比更注重“職業性”。“職業性”要求職業院校的教師不僅要有豐富的理論知識,更要有較強的指導實踐的能力。而具有實踐經驗的教師的缺乏正是目前制約高職院校發展的一個重要因素。加強職業院校教師隊伍的“雙師”素質和“雙師”素質結構的建設,創建一支專兼職結合的專業化師資隊伍,已成為高職發展的一個重要課題。早在1985年5月27日發布的《中共中央關于教育體制改革的決定》中就指出:“各單位和部門辦的學校,要首先依靠自身力量解決專業技術師資問題,同時可以聘請外單位的教師、科學技術人員兼任教師,還可以請專業技師、能工巧匠來傳授技藝。”隨著兼職教師隊伍的逐漸增大,對于兼職教師隊伍的管理成為高職院校師資隊伍管理的一個重要方面。
一、高職院校兼職教師隊伍建設的必要性
(一)“雙師”的必然要求
2005年國務院頒布的《關于大力發展職業教育的決定》中提出,職業院校專業教師每年脫產接受繼續教育的時間應不少于規定的學時數,每兩年必須有兩個月以上時間到企業或生產服務一線進行實踐,并以此作為教師提職、晉級的必要條件。但實際情況是,相當一部分高職院校達不到這個要求。盡管對于高職院校的師資隊伍的“雙師”素質提出了要求,但實現這個要求不是一蹴而就的,是需要一個過程的。在這個過程中,兼職教師的介入,就為組建“雙師”素質結構師資團隊提供了可能。而且也可以通過“傳幫帶”等方式加快高職院校專任教師“雙師”化的進程。
(二)促進產學研結合
教育部副部長魯聽提出:“職業教育只有學會了與行業、企業對話、對接,按照企業需求設置專業,培養應用型人才才有出路。”聘用兼職教師,一方面解決師資隊伍人員缺乏、結構不合理的現象,提高了實習實訓類課程的教學效果;同時,通過與兼職教師的合作,整合課程實訓部分的內容,與社會需求接軌。另一方面也方便雙方進行應用技術的研究開發、技術服務等項目,提高雙方的科研能力和科研水平。在高職發展的過程中,課程建設是教學改革的基石,來自一線的兼職教師對生產過程熟悉,學校應充分利用這一寶貴的資源,成立課題小組,將教學改革落到實處。
(三)強化職業教育特色的有效途徑
兼職教師參與教學,對于教學內容的及時更新以及與社會崗位需求的接軌有著積極的作用。兼職教師在授課過程中,可以將一線最新的技術、手段、材料以及他們豐富的實踐經驗融入其中,既提高了實踐課程的教學效果,又讓學生能夠較近距離地接近他們將來要從事的職業,縮短入職的時間。這樣做,自然地強化了高職院校的職業教育特點。
同時,通過與兼職教師的合作,能夠在社會調研等方面獲取更加真實有效的數據,對于專業定位的確立和專業發展方向的確定也十分有利。
二、目前兼職教師隊伍管理中存在的問題
(一)選拔缺乏系統性
選拔聘用兼職教師不應該是權宜之計,而應該是一項長期的系統性的工程。聘任兼職教師不僅僅是為了彌補專任教師不足的現狀,還要從加強實踐教學、改善師資隊伍結構、提高教學質量等諸多方面進行考慮。目前在兼職教師的選拔和任用方面,很多院校采用“臨時抱佛腳”的做法,需要什么課程的老師就臨時到相關領域去找。沒有對學校的整體發展狀況的預估,沒有建立科學的兼職教師聘任制度。這樣自然也就沒有從專業結構、職稱結構、年齡結構等方面的考量了。
(二)管理存在真空
與特定的企業行業有著緊密的合作關系的高職院校,對于來自合作單位的兼職教師的管理相對比較簡單,因為雙方的合作是有協議的,擔任兼職教師的企業行業人員有原來單位和擔任課程的學校共同管理。但是也有一部分兼職教師是以個人的身份參與到學校的教學中來的,這部分兼職教師的管理就處于一個比較尷尬的真空管理狀態:本職所在的單位不負責管理,因為擔任兼職教師并非本職所在單位的要求,甚至有些單位是不知道的、不允許的。學校對于這部分兼職教師的監管也是有限制的:非本單位員工,“上課來,下課走”,很多約束機制不適用。對于這部分兼職教師的管理就成為一個重要的課題。
(三)缺乏培訓體制
來自企業行業一線的兼職教師,他們的經驗豐富,對于崗位所需知識、技能和能力有著清楚地認識,這是他們從事教學的優勢。但是同時也應該看到,他們沒有教育教學理論學習的經歷,對于教育規律、學生特點和教學方法不熟悉,駕馭課堂的能力還有提高的空間。而高職院校對于這部分兼職教師在教學能力方面的培訓還跟不上,不能將兼職教師的培訓納入本單位教師的培訓體系,兼職教師的實踐優勢、授課效果在一定程度上打了折扣。這對于兼職教師的發展和高職院校的發展都是不利的。
(四)缺少能力考核環節
在兼職教師的選拔過程中,很多院校對于兼職教師的資格都有明確的規定,規定了不同性質的課程聘任的兼職教師的水平和層次。但是對于其能力的考核還沒有明確的規定。有資格不代表有能力,有實踐經驗不一定有能力將這些經驗清楚準確地傳達到學生,這就需要在兼職教師的選拔和管理方面加強對于兼職教師能力的考核。
三、對加強兼職教師管理的建議
(一)做好兼職教師聘任計劃
一個既具前瞻性又有可操作性的兼職教師聘任計劃需要根據多個要素制定,既要考慮到學院的整體發展規劃和專業發展規劃,也要考慮到行業大背景的變化,還要符合教學改革的規律。學院在整體考慮的前提下,制定出一定時期內的兼職教師聘用規劃,并制定相應的管理和考核文件予以制度的保障。而不是即時用,即時聘。
(二)要有嚴格的選拔制度
在兼職教師聘任之前,要按照學院的相關規定要求其進行試講,組織學院的相關部門和教師進行聽課,對試講教師的專業水平、教學能力、語言表達等諸方面進行考察。再對擬聘的兼職教師提供的相關證書進行鑒定。在綜合考核的基礎上,由學院的相關部門進行批準,簽發兼職教師聘書,并簽訂合作協議書,明確兼職教師的責、權、利、聘期、待遇、考核以及辭聘等相關事項。并有教學管理部門簽發任課通知書,明確課程的相關信息以及教學管理的有關規定。防止出現個別兼職教師缺乏誠信,未經協商,中途溜號,擅自中斷兼職工作,造成該課程無人授課等諸多情況。
(三)加強培訓
許多兼職教師并不是學師范出身,多數人沒有從教尤其是在高職院校從教的經歷。因此,對兼職教師進行培訓是必須的。培訓內容大體應該涉及以下幾個方面:
1.師德培訓
“學高為師,德高為范”。作為一名教師,無論學院的專任教師還是外聘的兼職教師,師德都應該是必須進行的培訓。而作為兼職教師,需要克服的主客觀的困難更多,和本職工作的沖突更是經常發生的。可正因為如此,兼職教師更需要師德,需要更崇高的師德。如果作為兼職教師只是出于經濟問題的考慮的話,那關于師德的培訓就顯得更加突出。
2.高職教育理論的培訓
目前能夠承擔高職院校實踐課程的行業企業的專業人士,大多也是經過了普通高校教育的,盡管他們在一線已經摸爬滾打許多年,但是對于高職教育的認識也存在短板。比如對于高職教育發展的大背景、學校的辦學特色和辦學宗旨、具體的學情等,需要院方在兼職教師的培訓中有所涉及,予以彌補。
3.教育學和心理學知識的培訓
非師范專業出身的兼職教師對于教育規律和學生的心理發展往往了解不多,在教學過程中不能有效把握學生特點,教學效果會大打折扣。所以在培訓中關于教育學(尤其是高職教育學)和心理學知識的培訓也顯得十分重要。
4.現代教學技術手段的培訓
當今的教學已經不再是一塊黑板、一支粉筆就可以實現的了,盡管兼職教師承擔的實踐類的課程大多在理實一體化教室或者實訓室進行,但是現代教學技術手段已經越來越成為教師授課的重要工具,對于這方面的培訓也是必不可少的。
(四)教學質量監控
對于兼職教師教學質量的監控應與學院專任教師保持一致。學院要明確將職責告知兼職教師。要向兼職教師提供其所在專業的人才培養方案和所任的課程標準以及具體的授課要求。授課前需要提交授課計劃、授課進度和授課教案,參與學院學生對教師的教學情況測評,并將測評結果作為考核的一個重要方面;接受學院教學督導人員和專任教師的聽課,并參與專業團隊交流;接受期末教師的教學總結和考核,建立考核檔案。對責任心不強或教學效果不好的兼職教師,依據合同條款予以隨時辭聘。
(五)建立兼職教師資源庫
從兼職教師的選拔階段開始,就保留其提供的各種證件的復印件、試講記錄、授課計劃及教案、學生測評及領導測評結果等資料,為每一位兼職教師建立一套檔案,形成兼職教師資源庫。并安排專人進行管理。表現優異、受學生歡迎、教學效果良好的教師將作為學院長期聘任的教師;考核處于末位的兼職教師要予以辭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