幸福是重要的民生訴求,是新時期的時代命題。
2006年,胡錦濤在耶魯大學演說時曾明確指出,要關注人的生活質量,發展潛能與幸福指數。2011年“六一”前夕,胡錦濤作出重要指示,讓每個孩子都擁有幸福的童年。2011年,中國兩會高度關注“幸福中國”。2011年9月,教育部“開學第一課”主題聚焦幸福。今年兩會代表委員們的意見建議再次匯聚成一個聲音———伴隨經濟社會發展,要不斷提高百姓的“幸福指數”。
何謂幸福?人們可以從不同的角度理解它,但總能抽象出一些共性的東西和規律。比如,幸福是一種愉快的心情,即快樂;這種快樂必須是持續一段時間而不能是瞬間的,它來源于對生活現狀的滿足和生活的樂趣。值得強調的是,這種快樂不是單純的享樂,而是以發展和進步為支撐的。真正的幸福是物質與精神、生理與心理、個人與集體、主觀與客觀、眼前與長遠的有機統一。
通俗地說,幸福教育就是在幸福中開展教育,在教育中體驗幸福;通過教育創造幸福,通過幸福促進教育。幸福教育就是要為幸福人生奠基。幸福教育提出如下七大綱領:以人為本是幸福的靈魂,積極心理是幸福的支點,優良品德是幸福的先導,快樂有成是幸福的真諦,勞動是幸福的源泉,滿足特需是幸福的天平,生命健康是幸福的本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