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教學反思的界定
無論在國內還是國外,從有教學思想起就已有教學反思。但早期的教學反思應該說是一種泛化教學反思,不是真正意義上的教學反思。因此,最早對真正意義上的教學反思進行深入研究的應是杜威,他在《我們如何思維》、《邏輯:探究的理論》等著作中對教學反思進行論述,并且第一次系統地闡述了反思在教學實踐中的重要作用。隨著培養教師教學反思能力的教育思潮的興起,教學反思成為國內外教育界關注的熱點,因此關于教學反思的界定非常豐富。
不同學者對于教學反思界定的角度有所不同,有的學者從教師自身審視角度出發去界定,如王映學認為“教學反思,也稱反思性教學,是教師通過對其教學活動進行的理性觀察與矯正,從而提高其教學能力的活動”[1];許勇認為“教學反思是教師依據社會對自身的要求,以自己的教學活動過程為思考對象,對自己所做出的教學行為以及由此所產生的結果進行審視和分析的過程”[2]。有的學者從教育理論行動研究出發,傅道春認為“教學反思,是指教師借助行動研究,不斷探討與解決教學目的、教學工具和自身方面的問題,不斷提升教學實踐的合理性,使自己成為專家型教師的一種方式和途徑”;[3]國外學者麥倫認為“教學反思作為一種反思性行動,主要表現在三個層次上:第一層次主要是反思課堂情境中各種技能與技術的有效性;第二層次主要針對課堂實踐中的問題,把教育理論應用于教育實踐,以便做出獨立決策;第三層次主要針對課堂中的道德和倫理問題,反省和檢查有關行動的規范化”[4]。
從以上分析來看,通過教學反思能夠更好的分析教師的教學活動過程中的優點與缺點,從而更好的發揮教師的優勢、改正不足,不斷探究新的教學方式、方法,逐步改進教學行為,促進教師專業發展。因此,教學反思是教師專業成長的重要途徑,作為大學教師在教育教學過程中,有必要進行教學反思,教學反思對教師改進自己的工作具有獨特作用,是教師專業發展的基本途徑。大學教師進行教學反思應立足于自我之外的考察,關注自己與大學生在教育教學中的一舉一動,一言一行,對自己已有的教學行為進行有效分析與改進。大學教師教育教學中學會反思,養成反思習慣,做教育的反思者,有助于把自己的教育教學經驗升華為理論,有助于提升教育教學實踐的有效性,有助于教師形成優良的職業品質,在各個方面促進教師的專業發展。
二教學反思的理論依據
1哲學基礎
早在20世紀初,杜威在《我們如何思考》中就對反思問題進行了認真的論述,提出反思的內涵和反省思考在專業活動中的重要性。但由于杜威所處時代的局限性,反思是從某種給定或假定的內容出發進行的“有限”思考。隨后后現代主義的出現,其理論強調知識具有開放性、靈活性和境域性,它反對任何假定的前提、基礎、中心和視角,是一種批判與反思的“無限”的思維方式。后現代主義哲學對教學反思的論述中批判與懷疑任何前提與假設,教師在教育過程中要打破權威理論對教師教育教學的束縛,充分發揮主體能動性,積極反思和研究自身的教學實踐。
2教育學基礎
教師專業發展強調教師自主性發展,這就要求教師要學會反思自己的教育教學,應對教學中不斷出現的問題,提高與發展專業素養和專業知識,實現教師的新角色的轉變———教育的研究者。這為我們研究教師教學反思提供了教育學理論基礎。在新的課程改革的背景下,隨著教育理念的更新,大學教師要具有自主發展意識,創造性的實施新課程,解決課程改革中的各種問題。因此,教學反思是大學教師專業發展的重要途徑。
3心理學基礎
20世紀70年代認知心理學家弗拉維爾(J.Flavell)等創立的元認知理論成為建構教學反思模型的理論依據。元認知理論強調個體對自己認知過程的各種因素及其影響方式的認識,揭示反思的內在思維機制,為培養教師的反思意識和反思能力提供了強有力的心理學基礎。在教育教學中,教師在不斷的反思,運用各種策略加工、儲存和使用與教學有關信息,從而不斷促進自身的教學能力,促進教師的專業發展。
4倫理學基礎
歐陽超在《教學倫理學》中認為教學既是科學性活動,又是道德性活動,教師需要倫理關注,教學道德需要提升,期盼著教師的教學更加道德,使教育對象的學習生活更加道德。這為教師自覺反思教學提供了倫理學方面的理論基礎,做一名有責任感的教師是每位教師的必修技,因此,增強教師的職業道德或責任感是教學反思的重要基礎。
綜上所述,后現代主義哲學、心理學、教育學和倫理學的一些思想為大學教師教學反思提供了充分的理論依據和提出了實踐要求,為我們的研究提供了理論基礎。因此,研究大學教師教學反思及其培養是必然趨勢。
三大學教師的教學反思存在的問題
1對教學反思認識程度問題
大學教師在教育教學中要順利運用教學反思,首先就要明確什么是教學反思,教學反思的理論是什么,為什么要進行教學反思,如何進行教學反思,使教學反思的認識具有深度和廣度。然而,在實際的教育教學中,部分大學教師對教學反思的理論缺乏系統、全面地了解和研究。在一次培訓當中筆者隨機對參會者進行訪談,當被問及什么是教學反思時,只有少數的教師能夠深入理解,而其他教師只是了解一點或是聽說過。當問及是否進行過教學反思,如何進行教學反思,很多教師認為教學反思就是探討教學經驗,教學中優點與缺點,大部分教師并沒有想過自己的教學反思可以升華為自己的教學理論,進而提升教學實踐與專業發展。可見,大學教師對教學反思的認識大部分只是簡單的了解,對于教學反思的價值只是停留在較低級的水平上,在教育教學中具體如何進行反思定是表面的,具有形式化模式化。
2對教學反思態度問題
教師要有良好的態度和自覺地意識去對待教學反思,才能在教學中認真的去反思。但是由于教師工作的穩定性,部分教師惰性比較大,尤其在競爭不激烈的高校中的教師,工作中能應付就應付,工作態度的不積極導致教學反思的亦是如此。所以在教學實踐中去深刻理解教學反思的大學教師會有多少?在大學教學中真正用到教學反思的又會有多少呢?在教學中與學生人際關系處理中的教學反思更是少之又少。因此,教學反思對于部分教師來說是極為奢侈的一項活動。而且長期以來由于教師教學文化的缺失,教師視教學是個人的詮釋與表達的活動,是教師個體獨立面對的過程,大多數教師少有相互學習、共同討論教學工作的意愿,實踐性知識也未必愿意與別人分享,這種消極的教師教學意識和態度,導致教學反思的缺失。
3教學反思效度問題
教師在實際的教學實踐中,教師進行教學反思是否深刻,是否有效發揮它的作用,是教學反思中存在的一個很重要的問題。很多大學教師在進行教學活動時,就是備課、上課,很少有教學反思。即使進行教學反思,也是在課后進行簡單的思考或者寫簡單的教師日志:這節課的優缺點是什么、學生表現的如何等等,很少對整個教學過程進行思考,更沒有深層次的思考,缺乏自我解剖、自我分析。這樣的教學反思不能觸及靈魂深處,是徒勞的。因為一個人難免有某種固定的習慣、個性或者活動方式,如果反思不夠深刻,沒有從教師的自我認識上改變,那么舊的不合宜的教學行為難免再次出現,因此這樣的教學反思是低效的。
四大學教師進行教學反思的策略
在課程改革中,教師的發展走到了歷史的前臺,大學教師的精神面貌和意識等等發展對其自身、對大學生人際關系的發展都具有重要的影響,因此大學教師要積極面對和回應課程改革帶來的挑戰,在教育教學過程中不斷學習教學反思理論、提升教學反思的態度、增強教學反思的效度,通過教學反思促進大學教師的專業成長,促進大學教師與大學生間的師生關系。
1學習教學反思的理論
大學教師要做到正確合理的反思,對教學反思進行系統的理論學習是必要的。因為只有把握教學反思的真諦,把握教學反思的價值,才能在實踐的困惑和迷茫中熟練自如運用教學反思,發揮其作用。因此,大學教師要認真了解教學反思的基礎,學習教學反思的理論內容,熟悉教學反思的過程,掌握反思的方法,養成教學反思的習慣,在教育教學過程中要打破權威理論對教學的束縛,正確大膽運用教學反思,充分發揮主體能動性。
2提升教學反思的態度
反思的意識和態度對反思的品質有很大的影響,倫理學研究提示我們責任感是師德的核心,責任感是教師自覺進行反思的前提。只有增強責任感,大學教師才能在沒有外界壓力的情況下積極運用教學反思,把教學反思與履行好自己的角色義務聯系在一起。另外,還要培養大學教師對教學反思的興趣,認識教學反思的作用和目的,讓大學教師在感情上真正接受教學反思,從而激發起反思的內在動力,在教育教學中持續地、自覺地、積極地思考自己的理念和行動,不斷進行教學反思。
3增強教學反思的效度
對教學反思的理解和把握,影響教學反思的深度和廣度,進而影響教學反思的效度。掌握科學的反思方法,是順利進行教學反思、提高教學反思效果的重要條件。因此,大學教師在反思過程中,不是簡單的回顧和思考,而是把自己的教育教學經驗升華為理論,大膽對實踐中反映出來的問題進行科學的分析、追尋其根源,并進行拓展和提升,以保證反思行為的有效性。定期對自己的反思成果進行整理與分析,逐步形成自己的反思思路與理論,與其他教師進行相互間的監督與借鑒,促進教師間的快速成長。
教學反思給每一位大學教師帶來了機遇和挑戰,給大學教師的專業發展帶來了生機,給大學教師處理好師生關系帶來了的活力。大學教師的教學反思給大學課程改革帶來了質量和深度;大學教師的教學反思是大學師生關系的處理內在動力。因此,教學反思是大學教師提高專業意識和水平,成為教育教學的反思者、研究者、實踐者和創新者的重要途徑,是處理好大學師生關系的重要保證。
參考文獻
[1]王映學.談教學反思[J].教育探索,2000(11):46.
[2]許勇.實施教學反思提高教師素質[J].教書育人,2001(6):25.
[3]傅道春.教師成長與發展[M].北京:教育科學出版社,2001:175.
[4]平愛紅.教學反思的學理探討[J].教育理論研究,2004(12):5.
[5]宋明鈞.反思:教師專業發展的應有之舉[J].課程·教材·教法,2006(7):74-78.
[6]熊川武.反思性教學[M].上海: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1999.
[7]趙海軍.幼兒教師教學反思現狀的調查與研究[D].西北師范大學,2007.
[8]陳薇.幼兒教師教學反思個案研究[D].西南大學,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