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微軟很忙。
2月,微軟發布Kinect for Windows;6月,必應搜索重大更新,而微軟自有品牌的平板電腦Surface也首現真容;7月,發布新一代Office;8月,更新logo;9月,發布Windows Server 2012;10月,Windows8和Surface正式推出;11月,Windows Phone 8面市。
這些大多是代表著未來1~2年內微軟的工作重點和方向的重量級產品,特別是Windows 8和Windows Phone 8,這是微軟有史以來首次在PC、平板電腦和智能手機三大終端的操作系統中使用同一個核心,而且為配合觸屏操作,還以全新的Metro界面顛覆了傳統的Windows體驗。
按照IDC數據,2012年全球PC市場的增長率不足1%,在PC產品出貨量停滯不前的市場環境下,Windows 8被幾乎所有PC廠商視為“救命稻草”,他們期待像過去一樣,新一代的操作系統能夠刺激PC產品的升級換代。但與此同時,OEM廠商們還不得不面對一個事實——微軟推出了自有品牌的平板電腦Surface。
實際上,微軟又何嘗不是把Windows 8和Surface視為自己的救命稻草?
在iPad、智能手機和大批安卓系統平板電腦的沖擊下,微軟在上游對硬件產品的統治地位基石早已松動。特別是在移動互聯領域,已經淪為不折不扣的追趕者。但即使微軟按照游戲規則,推出自己的操作平臺和應用商店,但對硬件的掌控缺失,讓微軟的移動生態系統一直發展緩慢。因此,微軟CEO鮑爾默決定,“硬件與服務”才代表微軟未來。而這必須打破微軟以往的鐵律——絕不涉足OEM合作伙伴所從事的終端制造領域。
當然,Surface只是一個開始。雖然鮑爾默一再宣稱Surface只是一個設計概念,是給OEM作為參考的指導產品。然而,另一方面,微軟卻在積極加強與第三方零售商的關系。對此,宏碁CEO王振堂不止一次在公開場合批評:“微軟所作所為,正在摧毀整個計算機產業的生態系統。”
然而,單從目前的市場反饋來看,雖然Windows 8上市一個月便售出了4000萬份(微軟官方公布數據),但并沒有獲得太多正面評價。市場研究公司NPD數據顯示,從10月末Windows 8發布至12月首周,Windows設備在美國零售店的銷量同比減少13%。很明顯Windows 8的表現遠不及Windows 7上市之初。
而在年底的圣誕銷售季,消費者們還是紛紛涌向了蘋果零售店,Windows 8并沒能引起微軟商店門庭若市的景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