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來的科技將會發達到什么程度?答案似乎一向是由科幻作家想象出來的,很少有人會嚴肅對待。但有一個人畢生從事著此類預測工作,還要靠它賺錢謀生,而且,他的預測也有著驚人的準確率。這個人就是美國互聯網巨頭思科系統公司首席規劃師和技術專家戴夫·埃文斯,這位“未來學家”的工作被眾多媒體稱為“硅谷最酷的工作”。
從小愛好機器人
埃文斯1969年生于美國,他童年中印象最深刻的,是一部名叫《六百萬美元先生》的電視劇,講述了一個全身裝備機器零件的飛行員的故事。那個時候,埃文斯常常幻想自己成為一名外科醫生,能夠幫殘疾的病人用“意志”來控制身上安裝的假肢。12歲時,埃文斯將一把掃帚柄改造成了一個機械手臂,雖然外形粗糙,但具備實用功能,還包括完備的可移動手指和肌腱。從那之后,埃文斯似乎找到了畢生的興趣愛好——機器人。
設計工作讓埃文斯沉迷于電腦,看他坐在電腦前,你很難弄清他到底是在工作還是娛樂。他的休息方式,也是設計機器人、編寫代碼或者讀一些關于科技方面的書。有時,他會去購買許多最新上市的電子產品,并將它們大卸八塊。他坦言,“我對人與機器人之間的相互感覺十分癡迷,在打造機器人上的花費總計高達數百萬美元,30年來從未間斷。”埃文斯曾發明了一臺名為“赫莉”的機器人,它以年輕女孩的形象出現在一塊特殊顯示屏上,埃文斯用日常語言向它發出指令。“赫莉”的功能很多,可以幫忙傳遞文件,還可以找到氣象報告或調節恒溫器,等等。
除了“赫莉”,埃文斯家中還有一些他自己設計的實體機器人,用來接收郵件、控制燈光以及看家護院。這個興趣愛好是相當耗時的,有時,連埃文斯本人也會自嘲:“這就是我的另外一份全職工作,當然,家人和朋友也要有足夠的寬容才行。”
神奇源自“街頭智慧”
1990年,21歲的埃文斯成為思科的員工。這家如今在全球擁有6萬名員工的公司,當時職員不到200人。在思科,埃文斯的主要工作就是分析技術發展的一般趨勢,并預測未來技術發展的方向。也許是基于從小培養出的科學素養,22年來,埃文斯對科技發展趨勢進行過數十項預測,準確率達到100%。
1993年,互聯網歷史上第一個獲普遍使用的網頁瀏覽器“馬賽克”(Mosaic)發布,人氣大爆發,帶動了后期互聯網熱潮。當時埃文斯就表示,互聯網市場潛力無窮,在不久的將來,每個人都將擁有自己的網站,還可以進行網上購物;不僅如此,全球網速將以幾何級數增長,互聯網的功能會日益多元化。沒過多久,人們就看到了預言成真。1995年,亞馬遜和eBay相繼成立,開啟了網絡購物時代。
如今,埃文斯擁有38種保持在線的連接方式,帶寬速度超過每秒50MB,能同時進行視頻會議、看在線電影和玩網絡游戲。他預測,未來10年家庭網速還會提高20倍。
除了互聯網,埃文斯還曾預測無人駕駛汽車將會應用于現實生活。如今,這一預言也正在逐步變成現實:目前,谷歌人工智能工程師研制的無人駕駛汽車已經完成20多萬英里的里程測試。
埃文斯認為,自己的預測經驗也源于所謂的“街頭智慧”,他幾乎做過一個IT從業者的所有工作,從爬到天花板上架網線,到設計一個復雜的商業軟件平臺,再到管理一個功能齊全的IT團隊。這樣的經歷,賦予了他常人所沒有的前瞻性眼光。
端穩“未來生意”飯碗
在美國科技界,像埃文斯這樣吃“預測未來”這碗飯的人并不是少數,他們受雇于大型科技公司,對未來5年、10年甚至50年的科技大勢做出預估,公司則根據他們的預測,改進產品戰略和調整客戶定位。
埃文斯的準確預言,能幫思科制定更具前瞻性的互聯網問題解決方案。舉例來說,他預測5年后的網速將會比現在快10倍,公司就不能僅按現在的網速設計系統,必須讓其能適應未來10倍的網速,這樣,5年后客戶才不會抱怨系統過于陳舊。
為了推廣自己的預言,埃文斯的另一項重要工作就是做演講。得益于日新月異的科技,埃文斯的預言從產生到實現的時間越來越短,現在,很多原來懷疑他的人都已經成了他的忠實“信徒”,繼而成為思科的客戶。
埃文斯對公司的貢獻很難用金錢量化,但他的作用毋庸置疑——因為他的存在,思科獲得了更高的客戶信任度、更強的客戶忠誠度和更可觀的品牌效應,這一切,反過來又讓埃文斯成為了思科最倚重的員工之一。
(摘自《環球人物》2012年第2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