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今年多場車展焦點詭異地變成了車模著裝問題,我不禁開始懷念往年動輒出現的那些豪車被搶購一空的消息,想起常常有恨嫁的年輕女孩告訴我,為了尋找有實力出手如此闊綽的女婿,她們的父母多么樂于在每晚的餐桌邊反復咀嚼這樣的新聞,當然,還都不忘加上一句自以為幫助女兒減輕心理壓力的話:“我們倒不要你找這么富的,但起碼應該有車有房吧?”
缺錢要借錢 借錢先花錢
相信很多人都記得車展豪車被搶購一空的新聞,記者一般都會分析該現象是車商炒作,購買者則是滿足虛榮心。然而,我所知的某位買豪車的兄弟,就曾非常不屑地從鼻孔中哼出聲來,有一次他直白地提醒我:商人無利不起早,自卑到用買豪車來滿足虛榮心的人,發展不到買豪車的那一步。
有一個學會計的女孩曾經試圖說服她的父母,千萬豪車理論上講已經不是消費品,而是生產資料,一擲千金買豪車的人,不是錢多亂花,而是想省錢,甚至是想“騙”錢,卻被父母當做一派胡言,女會計最后放棄抵抗。她說的故事和商人無利不起早的說法還真是遙相呼應,我們不妨從會計實務的視角來審視一下買豪車后企業賬務處理的全過程。
首先,購買者以企業名義花1000萬買一輛豪車,根據《企業所得稅法實施條例》相關規定,以固定資產計算折舊的最低年限4年計提折舊。4年中,每一年都能在稅前利潤中抵扣250萬元,可以一年節約企業所得稅62.5萬元,四年就能足足省回250萬元。同時,為該車購買的保險等支出,也可以作為稅前費用列支而減少繳納企業所得稅。
其次,在這4年期間,這輛豪車可以經過評估,作為抵押物向銀行申請抵押貸款,所得貸款雖然名目上應是“流動資金貸款”,主要用于采購生產原材料,但在實際操作中,不乏借款人用于購買生產廠房的例子。后面的故事不用細說了,廠房可以再抵押借款,即便真的將這筆銀行貸款用于采購原材料,那隨著生產規模的擴大,企業也可以用一連串的財務處理手段,取得合法的應收賬款憑據,并以此向不同銀行申請質押貸款……至于擇機將豪車低價拍賣,則又是另一段故事了。
雖然債務雪球越滾越大,但那輛最初一擲千金的豪車仍然歸你正常使用,關于車主富可敵國的美麗傳說也在城中流轉不息。這種傳說最大的用處,是讓跟你打交道的銀行對你的償債能力非常放心,因為企業主心里明白,只要借貸鏈上的任何一家銀行要收回借款,資金鏈就岌岌可危了。順便說一句,這也是去年以來江浙商人“跑路”消息日盛的原因——雖然個人仍然維持著良好信譽,奈何銀行受調控要求改變市場策略,急于收回特定領域的貸款,于是盲目擴張規模的企業主們無計可施,最終只得紛紛跑路。
斗富要斗膽 攻城先空城
剛剛過去的夏天,京東商城“強哥”底氣十足地宣布“大家電三年零毛利”,瞬間引爆電商價格大戰,到最后京東商城用微博小號怯怯發布道歉聲明,承認罷手收場,滿打滿算也就22天。其間強哥很強地擺出不差錢的架勢,很強地炫出公司里“打蘇寧指揮部”的搞笑大字,終究穿幫露餡兒,原來強哥不強。在漸漸勢微之際,京東強哥曾透露,他當初叫板蘇寧,是以為對方不敢應戰的。這話聽起來令人啞然失笑,但也算他活學活用了空城計,唯蘇寧不是司馬懿,只能令他徒嘆奈何。
被財經媒體熱烈關注過的斗富擺闊的人物及事件,近年來層出不窮,最后終于都偃旗息鼓,或者被揭了造假傷疤,或者被起底了灰色利益鏈條,又或者被戳中假借公益空殼傳銷的痛處,但當他們風頭正健時,那些故事都曾是人們樂于引用的談資。
事實上,那位出生在江蘇轉道東莞并最終登頂超級富豪太太的女生,當年坐頭等艙去香港謀職的事跡中,充滿著智巧的痕跡。在各種爭斗中,中國古諺所稱的“勇者勝”都鼓勵著形形色色的人在不同的際遇中,以智巧心機得償所愿。因此我們也就不難理解,為什么斗富首先斗的是膽,為什么強哥攻城之前,用了空城之計。
一位因工作與無數富豪打交道的銀行私人銀行總經理告訴我,真正的富人根本不需要各種囂叫以壯聲勢。我的經歷也為此提供了佐證。上世紀90年代初入職銀行時,第一次見到一位富有同事,僅活期存款余額就達到400萬,少不經事的我因為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反復點數“0”的數量,其他同事則告訴我,這位富人同事平時騎一輛被戲稱為“老坦克”的載重自行車上下班,午餐從不吃超過5元的盒飯,并且,永遠只有同一件穿了多年的春秋夾克。
嫁人要看人 嫁富先自富
如果父母大人們以為,那些在局中爭斗的人們,個個智勇雙全、功成名就,并以此作為激勵女兒嫁入豪門的依據,那可就要千萬小心了。如果只是希望女兒從此過上幸福的生活,并不指望她贏回世界頂級富太的名頭,那就不要輕易被“看起來很富”的財富幻象迷惑。盡管我知道許多女生現在看《梁祝》已經認定“嫁人當嫁馬文才”,看《泰坦尼克》已經認定“露絲當嫁高帥富”,但富可敵國從來都不是幸福生活的充分必要條件,兩情相悅,相敬如賓,才是先賢所賜的幸福法則。
一位女同學當年就讀名校,卻因為男友是湖北窮苦青年,被母親逼婚遠嫁美國,最后仍逃不過是夫婦二人攜手打拼,但因為攜手的并非真愛,反而使那份打拼顯得尤為苦惱艱辛,女孩甚至一度抑郁就醫。
嫁人的根本,是看你嫁了什么人,而不是嫁給多少錢。嫁入豪門的女孩因為不夠門當戶對而受到婆家歧視的真不在少數。為父母者恐懼貧賤夫妻百事哀的事理固然可以理解,但是,為什么你們不能相信自家那個聰明智慧的女生,有能力和自己相愛的人一手打造出衣食無憂的人生?卻寧愿沉醉在種種人為的財富幻象中,還催眠般地以此絮叨著那些重壓了女兒心靈的說教。
(摘自《新民周刊》2012年第38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