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詞]《石灰吟》 教學設計
[中圖分類號]G[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0450-9889(2012)01A-0068-02
一、教材簡析
《石灰吟》這首詩托物言志,詩人以石灰白比,在贊頌石灰堅強不屈、潔身自好的同時.更以此來表現自己那種不畏艱險、不怕磨難的精神,抒發詩人不怕犧牲的英雄氣概,進而表達自己不屈不撓、堅守高潔情操的信念。這首詩語言簡明、生動,通篇洋溢作者磊落剛直的英雄正氣,具有極強的感染力。詩作者于謙,為明代名臣,民族英雄.雖官至少保。但仕途坎坷,命運多舛?!妒乙鳌愤@首詩正是詩人生平、人格的真實寫照。
二、教學目標
(一)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背誦古詩。
(二)學會生字,理解古詩中詞、句的意思。
(三)憑借語言文字,體會作者情感。
三、教學重點
理解詩中詞、句的意思。
四、教學難點
憑借語言文字,感受作者“清白留人間”的氣節。
五、教學準備
(一)創造條件獲取礦工采石、煅燒石灰的視頻,供學生了解石灰的制作過程。
(二)師生搜集與于謙有關的資料。
(三)師生搜集幾首托物言志詩,便于學生了解該類型詩的特點。
(四)教師準備多媒體課件一組。
六、教學時間
一課時。
七、教學過程
(一)欣賞激趣
1.欣賞。多媒體播放著名播音員方明的配樂朗誦《石灰吟》。教師激情朗誦:“千錘萬擊出深山,烈火焚燒若等閑。粉骨碎身全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間。”
2.展示。投影展示于謙的幾幅畫像。
師:這就是于謙,明代名臣,民族英雄,雖官至少保,但仕途坎坷,命運多舛。他的詩作多表達自己憂國憂民的感情和堅貞的情操。他和岳飛、張煌言并稱“西湖三杰”。同學們,他能和民族英雄岳飛并稱,可見其歷史地位。
3.過渡。
師:歌詠言,詩言志。今天,我們就來拜讀其詩,走近其人,領略其風采。
(二)合作探究
投影展示詩句,錄音機播放我校小播音員提前錄制的《石灰吟》配樂朗誦。
師:這首詩雖意蘊悠長、寄意深遠,但文字簡明淺顯、通俗易懂,相信借助前期的準備,通過同學們的合作探究,一定能正確解讀。
1.自主學習,理解詩文。小黑板出示學習要求:自學古詩,理解詩句和詞語的意思;借助課前的準備,在自主學習的基礎上,再合作解決疑難之處。
師:下面,進行大組交流。
(1)釋題解句。
生1:吟,古典詩歌的一種形式,在詩中有贊頌、頌揚的意思。
生2:“千錘萬擊出深山,烈火焚燒若等閑”,石頭是經過千萬次敲打才從大山中開采出來,它把烈火焚燒自己看作是很平常的事。
生3:“粉骨碎身全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間”,即使身體被粉碎,我也毫不畏懼,也要把潔白干凈的石灰留在世間。
師:誰能試著用自已的話把整首詩的意思連起來說一說。
生4:石頭要經過多次敲擊才被從山中開采出來,它把被熊熊烈火焚燒看成是再平常不過的事。即使粉身碎骨,石頭也毫不畏懼。也要把潔白干凈的石灰永留人間。
(2)釋疑解難。
師:從剛才交流情況看,大家不但準備充分。而且理解較為正確。很好。但有幾個地方還要請大家注意一下:
“吟”的解釋有“唱,聲調抑揚地念;嘆息,痛苦的聲音;中國古代詩歌的一種名稱;鳴,叫”。請寫出下列詞語中“吟”的解釋:呻吟( )、吟誦( )、猿吟( )、暮江吟( )。
“等閑”在不同的詩句中意思也不同,如“紅軍不怕遠征難,萬水千山只等閑”指( );“莫等閑,白了少年頭空悲切”指( )。
(3)朗讀再現。
師:這首詩,生動地再現了石灰制作的全過程,自己讀一讀,讓我們的頭腦像看電影一樣再現一次。組內讀一讀,要求讀得正確、流利。詩中的石灰給你留下了什么印象?你能用詩中的一些詞句來回答嗎?
在學生回答的基礎上,師標出朗讀重音。
千錘萬擊出深山,烈火焚燒若等閑。
粉骨碎身全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間。
師:同學們,讓我們通過自己的朗讀。表現石灰雖歷經磨難,卻堅強不屈、寧死不屈、英勇無畏。讓我們來比一比、賽一賽,看誰讀得更有感情、更富韻昧。
2.借助媒介,認識石灰。
師:于謙從小學習刻苦,志向遠大。相傳有一天,他信步走到一座石灰窯前。觀看師傅們煅燒石灰。只見一堆堆青黑色的石頭經過熊熊的烈火焚燒之后,都變成了白色的石灰。他深有感觸,略加思索之后,便吟出了《石灰吟》這首膾炙人口的詩篇。
視頻展示石灰制作的全過程:爆炸開采(師:古代主要依靠錘擊、敲打)、煅燒、成灰。
師:石灰有何作用?請你用“它能……它能……”的句式說一說。
生1:它能建房造屋,它能使房屋變白。
生2:它能殺茵消毒。它能犧牲自己凈化環境,讓人類生活在一個干凈的世界中。
師:石灰的作用,用文中的詩句來加以概括,就是?
生:要留清白在人間。
師:石灰清白留在人間,需要經歷(生:千錘萬擊),需要經歷(生:烈火焚燒),需要經歷(生:粉骨碎身),真的令人敬佩。由此,你想到了那些成語?
生:不屈不撓、堅貞不屈、一身正氣、寧折不彎、寧死不屈。
多媒體播放背景音樂,音樂前段舒緩悠揚,中段激昂鏗鏘,后段遼遠悠長。
師(充滿激情):同學們。石灰歷經萬難,寧可粉身碎骨也要留下清白在人間,讓我們帶著敬重之情、感嘆之情、頌揚之情來朗誦這首《石灰吟》。
3.拓寬渠道,研讀于謙。
投影展示文中插圖。
師:于謙佇立在山頂之上,凝望著祖國的大好河山,此時此刻,于謙會想些什么呢?
錄音播放于謙的生平。
生1:他會想作為進士,我要心系百姓,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
生2:他會想,我是朝廷重臣,我要為皇帝分憂,為社稷著想,絕不貪圖享受。
生3:他會想雖然許多大臣都魚肉百姓,但我絕不同流合污,我要做一個清廉之官,一身正氣,兩袖清風。
4.再現情境,扮演于謙。
背景音樂悄然響起。
師(深情地):于謙,不為利益所誘,不為環境所迫,不為惡勢力所懼,胸懷國家,憂國憂民,浩然正氣流芳百世。不正像《石灰吟》所吟誦的那樣“要留清白在人間”?
師生合作表演于謙面對不同境況的情景。
師(諂媚地):于大人,您是太子的老師,這十兩黃金送給您了,請您在太子面前替我美言幾句。
生1:對,我是教太子,但我只教清正廉明,只教胸懷百姓,只教綱紀嚴明。
師(引誘地):于大人,您看看,像您這樣手握大權的官員哪個不是腰纏萬貫、地超萬頃,只有您還是兩袖清風,您官任少保,只要您批個條子,我包您發大財。
生2:哼,我不圖家財萬貫,我只求百姓安居,我不圖權傾朝野,我只求百姓安寧。
師(威逼利誘,強硬地):于謙,你負責兵部,只要你勸說皇帝老兒放棄抵抗.在新皇帝面前我保舉你做丞相,怎么樣?
生3:你這個奸賊,不管你給我什么官我都不稀罕,我一定會力主抵抗。一定會把來犯之敵全部殲滅,一定會保國家太平。
師:此時此刻,你在想些什么?你想說些什么?
生1:于謙真是一個為國為民、憂國憂民的人。
生2:于謙,您真不愧為一代名臣、重臣、忠臣。
生3:于謙,您真像詩中所吟誦的那樣“只留清白在人間”。
(三)誦讀內化
師:此時此刻,于謙的形象在我們心目中豁然高大起來,他是一位憂國憂民的詩人,他是一位胸懷國家的名臣,他是一位寧折不屈的英雄。
師:誰愿意通過自己的朗讀來表達自己的情感?先小組推薦,然后大組競賽,推選出四名同學進行朗讀錄音,準備在學校小廣播播出。在錄音之前,老師想問同學們一個問題,你朗讀時會帶著什么樣的情感?為什么?
生1:仰慕之情,我長大了也要像于謙那樣,無論做什么都要想著國家,想著民族,想著他人。
生2:敬重之情,于謙不但立志為國為民,更在做官以后用自己的行動踐行著自己的諾言。
生3:愛戴之情。
生4:感嘆之情。
(四)拓展延伸
1.填空。詩言志。
《石灰吟》分明就是于謙在表明自己“——,——”的志向;《墨梅》中有“——,——’的詩句,也是王冕在表明信念;陳毅爺爺在《青松》中有‘————’的豪言壯語;‘————’正是王安石的生平寫照。
2.誦讀下面這首《詠煤炭》,詩中哪些句子最令你感動?為什么?詠煤炭明·于謙
鑿開混沌得烏金,藏蓄陽和意最深。
爝火燃回春浩浩,洪爐照破夜沉沉。
鼎彝元賴生成力,鐵石猶存死后心。
但愿蒼生俱飽暖,不辭辛苦出山林。
(五)總結升華
師:石灰由于它的堅強不屈、潔身自好在人間留下了清白。而于謙呢,他也像石灰一樣任憑怎樣的千錘萬擊.任憑烈火如何焚燒,哪怕是粉骨碎身,他都亳不畏懼,堅決同惡勢力斗爭到底。可見?!妒乙鳌肪褪怯谥t自己一生的寫照啊!讓我們一起有感情地背誦。
多媒體播放京劇片段《石灰吟》。
師:同學們,請欣賞京劇片段《石灰吟》。有興趣的可以跟著學一學。
(六)板書設計石灰吟明·于謙
千錘萬擊出深山,烈火焚燒若等閑。
粉骨碎身全不怕,要留清自在人間。
(責編 黃鴻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