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高中語文課程標準》中根據實施素質教育促進學生全面發展的需要,總結語文教學實踐中的經驗教訓,在學生的表達與交流方面提出了新的目的要求,對寫作提出了新的理念,認為“寫作是運用語言文字進行書面表達和交流的重要方式,是認識世界、認識自我、進行創造性表述的過程?!备鶕抡n標的要求,結合學生當前教學中存在的問題,提出對學生進行開放性的作文指導。
所謂開放性的作文指導,是指教師不預設刻板的教學目標,不勾畫教學流程的運行軌跡,不套用死板的評判標準,而讓學生有充分顯示個性與才能的自由天地,在學得有關作文知識、掌握作文技能的同時,創造自主、合作、探究的作文氛圍,在作文中獲得更多的個性張揚和思維發展。
隨筆寫作教學就是最好的開放性作文指導。開放性具體體現在以下幾方面:
一、目標開放
隨筆寫作教學給學生作文“松綁”,尊重學生富有個性的情感體驗和思維方式,為他們創設寬松的寫作環境和愉悅的寫作心境,鼓勵學生說自己想說的話,寫自己想寫的文章。在隨筆寫作教學理念下,教師制訂的目標具有開放性:面向全體學生的寫作目標有層次性,面對不同學生的寫作目標有個體性,面向現代生活的寫作目標有交際性,面對非命題的寫作目標有多元性。
二、內容開放
在日常生活中,學生經歷過的事情有很多。學生熟悉的事物都可以作為寫作題材。哪怕是一件件細微的小事,一個小小的微笑,一絲淡淡的心緒都可以在筆下自由表現。既可以寫真善美,又可以寫假惡丑;既可以寫生活的真實,又可以寫合理的想象。社會現象透視、閱讀書本隨感、影視評論、體壇縱橫、思想雜談、歡樂與苦惱、眼前一瞬、人生感悟,都可以表達于筆端。生活有多寬廣,隨筆寫作的選材范圍就有多寬廣;生活有多豐富,隨筆寫作的內容就有多豐富。在這里,思想可以穿越時空,自由翱翔;內容可以涵蓋歷史,無所不包。寫什么,完全讓學生自由選擇。
三、指導開放
老師或多或少都有過這樣的經歷和感受:指導學生寫作文,唯恐學生 “跑題”,于是一步一步、仔仔細細“手把手”地教學生寫作文。而隨筆寫作教學,教師采用多種指導方式:給學生觀察的方法,但不指導學生在寫作中用何種觀察方法;教育學生寫作要有順序,但不指導學生選擇何種順序寫作;指導學生明確題意,但不去指導學生理解題意,感悟題意;在學生有困難時指導,不讓指導成為學生構思的定勢影響。
四、寫作開放
學生的寫作不局限于專門的寫作課,學生可以隨時寫,不管在課間、閱讀課上、自習時間、語文課堂,還是周末、假期,靈感閃現之時,情感涌動之際,均可以揮筆寫作。寫作也不局限于教室和課堂,可以在學校,也可以在家里,甚至在社會其他地方,閱覽室、電視機廚、床頭、餐桌都是寫作的場所,只要有感而發,就隨手寫在紙上、本子上,然后再整理到隨筆本上。日記、周記、微博、博客、 隨感、書信,喜歡用哪種形式就用哪種形式,完全自愿,教師不作限制。自由選擇文體及表達方式,可記敘,可議論,可抒情,隨心所欲,不拘一格。教師不規定寫法,不定框框,充分發揮學生的想象能力、創造能力。
五、評價開放
《語文課程標準》中關于“寫作”的評價建議“應重視對寫作的過程與方法、情感與態度的評價”,“重視對寫作材料準備過程的評價”,“重視對寫作修改的評價”,“采用多種評價方式”,因此寫作評價關注學生發展,進行多層次、多元化評價。隨筆寫作教學的開放性要求把評改的權利交給學生,以鼓勵為主,讓學生保持積極的心態,品嘗到成功的喜悅,感受到寫作的樂趣。采用自讀自評、互讀互評、教師點評、社會家長參評等形式,通過評價真正促進學生寫作能力的提高。
總之,只有開放,才能全面提高和強化寫作主體的綜合素質,才能使我們的作文教學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