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在高考語文試題中占60分,可謂語文的“半壁江山”。 如果一個考生高考作文寫砸了,不用說他的高考就失敗了,一篇作文定終生的說法,不是沒有道理的,所以作文不可小視。
我個人認為作文教學很重要,成功的作文教學不僅能幫助學生提高語文水平,而且能塑造人品人格。要讓學生成為有語文素養的人,語文老師必須設計好自己的作文教學。
首先,我認為作文是一種藝術,但藝術的高度也得從點滴基礎做起。學生進入高中,高一、高二就要安排他們寫周記,一周一記,寫出一周中最能觸動心靈的人和事,這是練筆的最佳場地,也是培養學生的意志力和堅持力的最好方式。周記每兩周檢查一次,但光檢查不批改也不行,你還得找出每篇周記的亮點,好的周記也就情不自禁地細批細改,寫出勵詞嘉語加以鼓勵,借此增強學生的寫作興趣,這就要語文老師多花點時間,多花點心血,和學生一樣堅持才行。這樣,高二下學期寫最后一篇周記的時候,就有不少同學寫出留戀之記,把兩年周記作為人生中一筆寶貴的財富,用心珍藏,一輩子不忘。
其次,布置作文題要切合實際,讓學生真正有話可說,有感可發,有情可抒。我的作文題分兩類,一類是自己命題,一類是教材上“表達交流”模塊的作文題。先說自己命題,高一時,學生剛進入高中,又剛經過十天的軍訓,所以我的學生高中第一文作文題是“高中生活的第一天”或“我已經是高中生了”,亦或是“軍訓感悟”;高二,這是我們學校從“立志成才”到“故土情深”的層次教育階段,是承上啟下的過渡的關鍵時期,高二第一文,我的學生就會寫“暢想高二”或以“感恩”為話題作文;高三了,學生斗志昂揚,你追我趕,我會安排他們寫“我的高三”,意在讓學生認準目標,找準努力方向,立下遠大志向,報效祖國。這幾道作文題很有必要,學生寫的是真話,抒的是真情,思想健康向上,何樂而不為?另外,可安排學生寫一點評論,如“我看別里科夫”,“我心目中的魯迅”等,也可安排他們寫一些場景,如“聽雨”、“節日”、“站臺”等,還會安排他們寫續寫,如《邊域》續寫等,這些寫作均安排在相關教學之后學以致用,學生自然興趣不少。再說依教材命題,我認為新教材的作文訓練編排較好,每個訓練都主題明確,有的放矢,如“發現幸福,學習縱向展開議論”,“確立自信,學習反駁”等,作文題一般設計五道題,有命意作文,有材料作文,有圖表作文,還有半命題作文等,形式多樣,學生可自由選擇,必修五冊教材,學生至少在每冊中訓練兩個專題。有了這10個專題的訓練,學生不僅能分清文體,明確寫作目標,且能掌握多種技巧,比如記敘有細節,議論有觀點,抒情有真意等,所以,教材中的作文訓練不能忽視,我們在統考中也會采用一些專題來考查。
再次,最重要也是最辛苦的一件事是批改作文,有的老師不愛布置學生寫作文,就是因為作文難改。的確,像我的學生高一、高二周周有周記,每學期至少5次作文訓練,每一次作文批改,從標題到結尾,從文章布局到文章思路,從組詞到成句,包括標點符號,每一句每一點,我都要認真批閱。有問題處要指出并改正,佳妙出也要寫出欣賞意,最后還有50字左右的點評,有時改一篇稍長的作文就會花掉十幾分鐘,一個小時改五六本,真的是“苦不堪言”。一次,一位數學老師看見我在改作文,好長時間都沒改完一本,他打趣說:“張老師,你改一篇作文,我至少要改20本數學作業。”是的,大作文一定要細批閱,這樣老師才會了解學生的寫作情況和寫作層次,學生也才會有收獲、有興趣,每一個學生寫了作文都渴望得到老師的認真批閱和真心幫助,所以老師要認真批閱。說實話,每次作文批閱,如果全是老師一人全批全改,確實是件痛苦的事,但雖“痛苦”,卻也樂在其中,沒有老師的付出,學生的成績是提不高的。但每次作文,包括周記,都這樣改,時間顯然不夠,我的作文批改分三種,第一種是我的全批全改,哪怕再艱難,每學期本人至少全批全改3次學生習作。第二種是略改,部分作文和周記采用略改,就是通讀全文,指出亮點和明顯不足,用A、B、C等次標示作文質量。第三種是學生交換改作文,此班與彼班,同一班級各組成員之間交換,由學生根據自己的欣賞認真批改同學的作文,要指出標題好壞,有無錯別字,錯別字應標識并讓習作者改正,用波浪線標出佳詞妙句,然后寫出評語,這種作文批改方式有趣有效,全員參與,但次數不要過多。
另外,作文教學不可忽視的還有學生的成文習慣和書寫,每次作文我必強調“先構思,后行文”,也必強調,字數不少于800字,書寫工整,文面清潔,少寫錯別字。相信這兩點,大家都做得不錯,我就不多講了。
以上即是我的作文教學之路,多年實踐,亦頗有效,在此與大家共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