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敘文是以寫人、記事、狀物為主要內容,以敘述和描寫為表達方式的文章。
以寫人為主的記敘文,應該注意肖像描寫、行動描寫、語言描寫、心理描寫以及對細節的描寫,考生應根據寫作的要求,靈活掌握,突出重點。
以寫事為主的記敘文,應該注意描寫先后順序以及記事的相對完整,注意把握好事情的開始、發展、高潮及結局。
以寫景為主的記敘文,應該注意景物的主要特征,景物描寫的層次,以及人與物的情感交融。
一、記敘文的選材
1.選擇來自生活、出自心靈的人和事。情真,方能動人。
文章不是無情物——是說無論是作家創作還是學生作文,都得出自真情。有了真情,才能感動別人。但是,還有一些作品或作文的作者,是寫出了自己的生命體驗或提示了心靈深處的“隱私”的——這就是更加難能可貴的,這類作品或作文,往往能激起讀者心靈的震顫。
2.選擇具有深刻意義,對人生或是社會有所映射的人和事。
二、選材的方法與技巧
對于記敘文,高中學生感到最困難的,只怕還是生活的匱乏。同樣的年齡,同樣經歷,同樣的喜悅與憂傷,同樣的成功與失敗……太多太多的相同,仿佛我們的生活無可記敘。
三、生活素材的藝術處理和加工
一個作者選擇什么題材,如何處理題材,都取決于他的創作意圖和所要表現的主題思想。
1.為了使主題鮮明,首先必須做到詳略得當。。
2.為了使主題鮮明,必須要有一個統率全文的線索。
線索把文章中的所有內容組合起來,使文章形成一個有機的集體。可作線索的內容多種多樣,學習過的文章里就有很多體現:
①物為線索:《藥》(人血饅頭)《一碗陽春面》
②感情為線索:《記念劉和珍君》(悲憤的感情)
③一件事為線索:《為了六十一個階級弟兄》(尋找和運送特效藥)
④一句話為線索:《為了周總理囑托》(棉花就是俺的命,啥也別……)
⑤游蹤線索:一般的游記散文常用這種方法。
四、記敘文的細節描寫
細節指的是那些細微的環節,可以是人物的表情、動作、心理、語言等,也可以是某一事物。生活中充滿了細節,而正是這些細節更能反映出人物的某些心理活動和性格特征。作文中要想使人物有血有肉,有立體感,要使感情表達的更細膩感人,細節描寫必不可少。細節雖小卻能起到以小見大的作用。作家劉真就曾說過:“作品中的細節就像活人身上的細胞,是藝術作品當中的靈魂。所謂作品的高度深度是由它的細節部分決定的。”人物是記敘文中表達作者情感的重要部分,即使是寫事的記敘文也要依靠人物來完成主題的表達,因而對作品中的人物進行細描就顯得尤為關鍵了。人物描寫的手法主要有下面幾種:
1.動作描寫 :讓人物自己來表現自己。寫人物的行動應該借助情節的發展、矛盾沖突的展開而進行。
《藥》寫劊子手康大叔,主要就是用行動描寫來對他進行具有流氓反動性格刻畫的。
在動作描寫時要注意:
(1)不是人物的所有動作都有描寫的必要。
(2)動作描寫的目的,不只是為了表現人物做了什么,更重要的是通過人物動作來刻畫人物形象。
(3)要善于抓住那些最能體現人物性格,最能反映人物內心世界的動作進行概要或細致的描寫。
動作描寫比較常見的失誤:
(1)對人物的動作不加選擇與取舍,不明白動作描寫的目的。
(2)動作描寫與人物身份的年齡、性格不符,對人物缺乏細致的觀察。
(3)動作描寫不準確,不具體,不形象,詞匯貧乏,語言表述力差。
2.肖像描寫:人物外貌描寫指對人物長相體態,衣著打扮,神態表情,姿勢聲音以及生理特征等的描寫。為此外貌描寫應能抓住人物外形的特征,又體現出人物性格特征,并與人物的社會地位、身份、年齡、職業、性格等符合,切忌面面俱到。
我們可以回顧一下魯迅所說的畫眼睛的寫法,他筆下的祥林嫂有三處集中的以眼睛說話從而揭示其人生經歷和內心情感的描寫。
我們改變一下課文中的描寫順序,按時間先后體會一下肖像描寫的獨特魅力:
初到魯鎮: 年紀約二十六七,臉色青黃,但兩頰卻還是紅的。模樣還周正,手腳都壯大,又只是順著眼。
二到魯鎮: 仍然頭上扎著白頭繩,烏裙,藍夾襖,月白背心,臉色青黃,只是兩頰上已經消失了血色,順著眼,眼角上帶些淚痕,眼光也沒有先前那樣精神了。
三到魯鎮: 五年前的花白的頭發,即今已經全白,全不像四十上下的人;臉上瘦弱不堪,黃中帶黑,而且消盡了先前悲哀的神色,仿佛是木刻的;只有那眼珠間或一輪,還可以表示她是一個活物。
三次描寫,都反映了人物不同階段的人生境遇,“眼睛是心靈的窗戶”,這說得很對。
3.語言描寫:言為心聲,人物語言是人物思想的直接表現。因此語言描寫最重要是能反映人物的心聲,并表現人物的思想性格。
一定要透過語言把握人物的身份、性格,也就是我們說的“語言描寫的個性化”。我們一定會記得那個貪婪的吝嗇鬼吧,他的視財如命,“那簡直是抹自己的脖子”的內心獨白恐怕是讓人永不能忘懷的。
我們在描寫人物語言的時候就應該抓住人物的身份、地位、年齡、性格去寫作,否則就會很不諧調。語言表達一定要得體。《紅樓夢》中的焦大絕說不出林黛玉說的話來。
此類描寫常見的失誤是:
(1)對人物語言不加選擇或選擇不當,使人物語言與其身份性格不符。
(2)語言無個性。
(3)語言拖沓重復枯燥。
4.心理描寫:對人物內心活動的刻畫是心理描寫。直接揭示人物的內心世界,但在心理描寫的方法上卻可以分為直接描寫和間接描寫,大致有以下幾種:
a.直接描寫心理。往往表現為“××想”“他覺得……”。
b.動作表情寫心理。如他“拖著鉛一般重的腿。”“母親用手摸了摸箱子的冰冷的皮,將臂肘靠在上面,很滿意地望著大家。”
c.環境寫心理。如“每次開門的時候,就有一陣云霧似的冷空氣吹到他臉上,這使他覺得很爽快,于是她把冷空氣深深地吸進去。”
d.內心獨白寫心理。“完蛋了嗎?”母親問自己道。但是接著就顫抖地回答:“大約還不妨吧……”
五、記敘文特別注意
①人物形象要豐滿生動,敘述具體完整;
②語言要避免低幼化;
③避免內容空洞,情感虛假;
④避免單一的敘事,要有適當的議論和抒情。